長子,嫡子,庶子傻傻分不清楚?其實區分很簡單

在古裝劇中的我們經常會見到“嫡長子”,“嫡子”,“庶子”,等等類似的稱呼,但是這些“子”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呢?古人為什麼要對自己的孩子進行類聚群分呢?今天我們就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古人的那些孩子們。

長子,嫡子,庶子傻傻分不清楚?其實區分很簡單

說到古人的孩子,自然免不了說一下古人的那些老婆們,首先我們要糾正一個關於古人嫁娶的偽常識:一夫多妻。其實古人和現代人在是一樣的都是一夫一妻制。只不過在古代除了明媒正娶的妻子外,還可以納妾,甚至是納多個妾。

嫡子/嫡長子:

古人明媒正娶的妻子叫正妻,正妻只能有一位,除了正妻死了之後,後面明媒正娶的妻子也是正妻,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叫嫡長子,其餘的兒子依次是嫡次子,嫡三子,嫡四子等等。嫡子有時也指繼承家業之子,而嫡長子往往享有優先繼承爵位和財產的權利。

長子,嫡子,庶子傻傻分不清楚?其實區分很簡單

比如家族死後第一繼承者就是他的嫡長子,如果嫡長子也死了但是嫡長子有自己的嫡長子也就是死去的家主有嫡長孫,那麼下面的順位繼承者就是嫡長孫及其同母弟,沒有嫡長孫才會輪到其他的嫡子們。如果正妻死後又重新娶妻,新娶的妻子生的孩子一樣是嫡子。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嫡長子,嫡長孫這一門被稱為正宗,而其他的叫別枝。

長子,嫡子,庶子傻傻分不清楚?其實區分很簡單

另外這裡需要科普一個常識,那就是一般來說在古代想要將妾扶為正妻是有違禮法的,《唐律疏議·戶婚律·以妻為妾》記載:“以婢為妻者,徒三年。以妾及客女為妻,以婢為妾者,徒一年半。各還正之。 《宋刑統》卷十三條:“以婢為妻者,徒二年。以妾及客女為妻,以婢為妾者,徒一年半,各還正之。

庶子/庶長子:

庶子一般與嫡子相對,妻子生的兒子為嫡子,妾生的兒子為庶子,而這一群庶子中最大的那麼叫庶長子。庶子一般情況下沒有政治繼承權,不過凡是都有例外,如果家主沒有嫡子,那麼這時候庶長子就算是熬出頭了,他父親的爵位和財產都將由他繼承,而他這一門也就成為了家族的正宗。

長子,嫡子,庶子傻傻分不清楚?其實區分很簡單

除了妾生的孩子為庶出之外還有一種極端的情況,那就是正妻被休之後,他的孩子也會成為庶出,但是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因為在古代休妻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被休的妻子必須有以下的七種:不敬翁姑、惡疾、無子、嫉妒、多言、通奷、盜竊。否則無故休妻是犯法的要被流放一年的。

長子,嫡子,庶子傻傻分不清楚?其實區分很簡單

關於嫡子庶子的出身其實完全取決於其母親的地位,一般來說是子憑母貴。但是皇族往往是不同於民間的,如果皇帝想讓他庶出的皇子繼承自己的帝位,那麼他最好的方式先封其母為皇后,那麼這個庶出的皇子就成為了嫡子,這時再讓他繼位皇帝承受來自大臣的阻力就會少很多,所以在皇族子憑母貴還是適用的,比如漢武帝劉徹。

長子,嫡子,庶子傻傻分不清楚?其實區分很簡單

最後給大家留下一個小問題,那就是古代既然是一夫一妻制,那麼平妻又是怎麼回事呢?歡迎知道的小夥伴來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