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樹疙瘩”原是“金疙瘩”,黃河故道桑黃科研示範基地落戶臨清

11月26日上午,山東大學教授張友明黃河故道桑黃功能性食品科研示範基地暨吉林農業大學教授包海鷹黃河故道桑黃博士工作站簽約儀式在臨清舉行。

桑树“树疙瘩”原是“金疙瘩”,黄河故道桑黄科研示范基地落户临清

張友明一行參觀了黃河故道古桑樹群、臨清先鋒桑黃基地和金郝莊桑黃基地,深入瞭解了臨清市桑黃產業的發展現狀,並與相關公司簽訂了院士工作站合作協議。

臨清境內的黃河故道上的古桑林,有300年以上古桑樹2萬多棵,其中一棵“古桑王”的樹齡約700年。在很多古桑樹腐化的樹幹上會長出一種黃色的“樹疙瘩”,這種保健類寄生菌,就是名貴的中藥材桑黃。目前國內野生桑黃資源比較稀缺,打粉加工後500克可賣到2萬元,被譽為桑樹黃金。

黃河故道桑黃功能性食品科研示範基地和桑黃博士工作站的成立,對桑黃產業的發展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是桑黃真正由“樹疙瘩”變成“金疙瘩”的重要一步。“桑黃產業科研基地的成立,有助於臨清桑黃產品及其相關產品的開發,為臨清市桑黃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先進的現代科技動力。”臨清市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淳悅忠說。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高田 通訊員 曹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