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國產替代勢在必行

隨著美國對中國芯片禁運事態的演進,全球尤其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正處在前所未有的大變局中。當芯片成為國家戰略,全民高度關注,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可謂是榮耀與艱辛同在,機遇與挑戰並存。

集成電路產業服務痛點

用產業服務打造生產,發展產業,談起來不難,具體實施起來卻有不少困難。像在運動中打“移動靶”,原因在於目前以應用為代表的集成電路產業在快速發展,但產業服務卻沒有好的模式。

不僅如此,集成電路產業是全球化的,國際形勢瞬息萬變。更為困難的是,目前國內有16個省,20個市佈局集成電路產業,產業服務資源封閉,低水平重複,造成產業服務難以協同,提升困難,帶來了三重困難。

首先產業服務需求、界面、佈局問題,導致重點難以把握。集成電路產業鏈很長,服務需求很寬泛,產業服務牽涉到政府以及市場,需要政府與市場合力發展,並且集成電路產業滾動發展不夠,持續服務能力不強。

其次是集成電路產業服務普遍存在體制機制和服務人才問題。產業服務意識不夠,服務不夠貼近企業,導致跟不上企業發展節奏,服務能力不足,區域缺乏標誌性產品導致跟不上區域發展的節奏。而這些其實都是問題的表象,其問題根源在於,體制機制亟待優化以及留不住高端服務人才。

直擊產業服務痛點 | 集成電路,國產替代勢在必行

貿易戰背景下,國產化需求強勁

貿易戰背景下,雖有外資和臺資等企業從大陸外遷的個案,但大陸本土企業的芯片需求仍然非常強勁。根據相關數據統計,2019年大陸本土企業半導體市場總需求為1521億美元,本土芯片設計產業的產值卻只有362億美元,缺口巨大。之前國內終端客戶對國產芯片的重視更多停留在口頭,體現在聯合申報項目等形式上,現在則是真正發自內心,體現在行動上。不考慮蘋果、三星等外資和富士康等臺資企業在大陸的製造,僅僅大陸企業的巨大市場和真心需求,對中國設計公司來說就是無限市場、無限可能!

當然半導體還是全球化的產業,中國的市場不會只是中國芯片公司的市場。但我們也要看到,為了應對風險、降低對外依賴度,為了轉型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提高國產芯片的自給率,加速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卻是中國的必須。中美貿易戰帶給我們的,除了爭端,還有警醒,更有需求!

因此,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在當下可謂是恰逢其時——如果說過去五年是“市長”高度重視,那麼未來則是“市場”高度重視。對半導體這樣一個以市場為主,靠市場拉動的產業來說,中國產業人的覺醒與改變絕對能讓中國芯“好芯憑藉力,產業上青雲”。

直擊產業服務痛點 | 集成電路,國產替代勢在必行

中國:三駕馬車雛形初現

我國集成電路主要依靠華為、紫光與阿里巴巴這三家公司作為行業的領路人。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是我國集成電路的翹楚,涉足手機芯片、智能芯片、安防芯片等,實現了從低端到高端的蝶變,躋身為世界第七大集成電路公司,可與國外巨頭分庭抗禮。譬如海思最新的麒麟990芯片,用上了當今最先進的7nmEUV工藝,且採用自主研發的達芬奇架構NPU(此前麒麟810已經採用),已與世界最先進的手機芯片相媲美,未來將繼續擴大華為在高端芯片領域的市場份額。

直擊產業服務痛點 | 集成電路,國產替代勢在必行

紫光旗下的紫光展銳,與高通、聯發科並列為手機芯片三強(海思手機芯片未對外銷售),每年芯片出貨量超15億顆,為三星、Vivo、中興、聯想等手機廠商供貨。在沒有英特爾幫助下,紫光展銳自主研發了5G基帶芯片,並在今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發布了5G通信技術平臺及首款5G基帶芯片春藤510,在當天英特爾就因為自身失去了合作的價值,宣佈與紫光展銳終止5G合作。

除了手機芯片,紫光在存儲器領域實現了國產零突破,旗下的長江存儲64層NAND量產在即,規劃產能為10萬片/月,將在2020年直接挑戰國際大廠。阿里巴巴旗下的平頭哥半導體,雖然正式成立還不滿一年,但幹勁十足。2019年7月發佈了第一款芯片產品玄鐵910(XuanTie910),應用於5G、人工智能以及自動駕駛等領域,這是業界性能最強的RISC-V處理器,性能直接提升了40%以上,同時宣佈全面開放IPCore,意圖打造新的生態體系,震撼整個行業。不到一個月,又透露正在研發一款專用SoC芯片,這款芯片將被用於新一代阿里雲神龍服務器的核心組件MOC卡,可提高服務器的網絡和存儲性能,解決雲計算的性能損耗難題。更不用說,還有一款雲端神經網絡芯片Ali-NPU也在抓緊研發中,真可謂三管齊下。

直擊產業服務痛點 | 集成電路,國產替代勢在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