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留言說“美國不打伊拉克,你都開不起車。薩達姆天天漲油價”,你們怎麼看?

雲霄飛翼


薩達姆就算是天天漲油價也不關我們的事,因為他要漲也只能漲伊拉克的,國際油價的定價權不在他手裡,而是在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手裡。

歐佩克是由世界主要產油國伊朗、伊拉克、沙特、科威特、卡塔爾、阿聯酋、敘利亞、委內瑞拉等國組成的。他們行動一致,通過增產和減產手段影響世界油價。

美國打伊拉克有兩次,一次是1991年的海灣戰爭,另一次是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

海灣戰爭的起因是伊拉克吞併科威特引起的。經過8年的兩伊戰爭,伊拉克成為了所謂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但也囊中羞澀。為了填補財政,薩達姆就藉口科威特和沙特“偷採”伊拉克石油為油,向科威特和沙特索要金錢補償。在遭到拒絕後,薩達姆乾脆就以“科威特自古以來是伊拉克的一部分”為由,出兵吞併了科威特。

吞併科威特後,薩達姆的下一個目標肯定是沙特啊!科威特、沙特、伊拉克在當時都是歐佩克的重要產油國,如果薩達姆將它們吞併了,那伊拉克在歐佩克的話語權就大了,海灣地區的大部分石油就掌握在他手裡的。這是美國和其他國家都不願意看到的。於是聯合國安理會順風順水的就通過決議,要求薩達姆從科威特撤軍,並授權美國組建多國部隊,使用包括武力在內的手段解放科威特。於是,美軍開始向海灣集結,英法德意等國也加入到多國部隊中來。至於伊拉克周邊的國家,伊朗、以色列宣佈保持中立,除了巴勒斯坦宣佈支持薩達姆外,其餘的國家通通都加入到多國部隊中去了。伊拉克可謂是四面楚歌,全民公敵。

當薩達姆在最後刻拒絕了聯合國安理會的撤軍要求後,聯合國安理會立即宣佈授權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使用武力解放科威特。於是,海灣戰爭正式打響。

海灣戰爭歷時42天,伊拉克軍隊大敗,薩達姆宣佈接受聯合國安理會的條件,從科威特撤軍,雙方簽署停戰協議而結束。

海灣戰爭後,伊拉克就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封鎖和制裁,一滴油都賣不出去。這時候他根本無力左右國際油價。大家都知道,伊拉克國土絕大部分是沙漠,不適合種植莊稼,所以伊拉克的糧食大部分要靠進口。另外,伊拉克的工業也不發達,很多生活用品和藥品也需要進口。由於國際社會的封鎖和制裁,伊拉克的石油賣不出去,經濟崩潰,老百姓缺衣少食,出現了餓死人、病死人的事。為防止人道主義危機,經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建議和斡旋,國際社會推出“石油換食品”計劃,也就是允許伊拉克每年出口一定額度的石油,換取老百姓所需要的食品和藥品。而在這些年,也就是海灣戰爭結束後的1991年至2003年,國際油價從原來的每桶17美元漲到了40美元。2003年3月,美英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薩達姆和本.拉登是一夥的”為由,發動了伊拉克戰爭。也就從那一年起,國際油價從原來的40美元一桶打到了最高峰時的160美元一桶,現在還在60美元一桶之間徘徊。

從以上事實可以看出,說薩達姆“年年漲油價”是不對的。1991年海灣戰爭之前,他確實是想控制海灣地區的石油,想成為地區霸主。但海灣戰爭之後,他已經被打殘了,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受到了諸多的限制,根本無力左右世界石油價格。將國際油價上漲的原因歸咎到他頭上是不對的。

其實,左右世界石油價格的是市場需求和產量。產量少,市場需求旺盛,石油價格就上漲;產量大,市場需求疲軟,石油價格就下跌。而歐佩克就是根據市場需求採取增產或減產的手段,控制石油價格的。

當然,隨著俄羅斯和美國大量出口原油,歐佩克在控制國際油價方面已經減弱了。如今歐佩克做出什麼決定還需要派人去美國和俄羅斯,三方進行協調。如果三方不協調好,那國際油價就不聽歐佩克的。比方說歐佩克認為石油產量太高了,需要減產,這樣才能抬高價格,可人家美國和俄羅斯不聽他們的,不但不減產,反而還增產,那國際油價只能繼續下跌了;反之亦然。

最後,說到咱們國內的油價。咱們國內的油價也受國際油價的影響,但我國政府也對它實行宏觀調控。首先,國內的油價裡面是加了很多稅的,所以,有些不明白的人總以為國際油價都降了,為什麼國內的油價不降,肯定是有貓膩。其實沒什麼貓膩,就是裡面有附加稅。其次,國內的油價只能在40至160美元之間做調節,超出這個範圍之內就不允許上漲或者下跌了。比方說國際油價上漲超過160美元一桶,國內油價也只能按照160美元一桶的價格賣。為什麼?因為這要考慮到民生的問題。如果任由油價一直漲,就會帶動其他的東西上漲,不利於民生;如果國際油價跌破了40美元一桶,那國內油價也只能按照40美元一桶賣,這是要考慮到油企的生存問題。畢竟人家石油公司要交稅,要賺錢,要給工人開工資,要採購新的採油設備、煉油設備,而這些東西又要維護、保養等等,哪都需要錢。


血染戰旗紅


如果當年美國不打伊拉克,任由薩達姆吞併科威特,並脅迫住沙特,這樣,他肯定會擁有控制世界石油價格的實力。

當年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這三國的石油出口佔了全世界的50%以上,如果全被薩達姆控制,他一句話減產,石油的價格就會上漲,他一句話增產,石油的價格也會下降,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要是說你都開不起車,似乎略顯誇張。

不過這個賬就怕細算,如果薩達姆只把石油價格提高1點點,譬如你每天的的油錢只漲:1塊!

問題是我國現在的私家車就已經2億輛了。如果把公車,部隊車輛,坦克、飛機、軍艦......的油都算上,咱們也不用細算,應該還是相當於2億的私家車。總的算下來,我國裡裡外外是4億輛車。

每輛車,每天多花1塊錢的油錢。

這一年就是225億美元。

海灣戰爭到現在已經是30年了。如果美國不打伊拉克,任由薩達姆做大,這30年,通過石油,伊拉克輕輕鬆鬆從中國抽走3000億美元。而且這是在極其輕微漲價的情況下,不傷面子交情的那種,每天只讓你多花1塊錢。要是多花2塊呢?你是不是還得照樣開車?照樣加油?照樣給薩達姆交錢?

全世界對石油需求最強烈的國家全在東亞,中日韓。這30年也是三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如果薩達姆控制了石油,這30年,在中日韓身上,伊拉克就得抽走1萬億美元的血。

注意哦,這1萬億美元並不是薩達姆出口石油賺的錢,而是僅僅漲價,只漲每天1塊錢人民幣,這部分的錢。

實際上美國自己是產油大國,現在完全能自給自足。但如果薩達姆控制了油價,他也是受害者。

中國、日本、韓國都是出口型經濟,美國人的褲子、鞋、小商品、家用電器、精密電子元件也包括汽車,都是這三國出口過去的。如果薩達姆讓石油漲價,三國的石油成本增加,也必然導致製造成本增加,人工成本增加,最後就是出口到美國的褲子、皮鞋、相機、冰箱......也全漲價。

薩達姆在中日韓抽走的這1萬億美元,美國也得分擔3000億。

誰也跑不了。

海灣戰爭美國掏了700多億的軍費,這跟薩達姆漲價被抽走的錢比,那就是毛毛雨,美國人能幹賠本買賣嗎?這個世界的石油可以漲價,也可以掉價,但這事兒肯定不能讓薩達姆說了算,怎麼也得是這幾位大佬來商量。怎麼可能讓薩達姆有機會擾亂市場秩序?

美國滅了薩達姆,這邊路邊炸彈還沒清理乾淨呢,中國的高管們就跑去和伊拉克新政府籤石油合同了。美國剛把塔利班打跑,中國就收購了阿富汗世界儲備量第一的銅礦......然後中國的工人在裡面施工,美國大兵在外圍巡邏。中國進口的石油、銅便宜了,出口到美國的褲子也就便宜了。賣完褲子收到錢,再去買臺蘋果手機,看看復仇者聯盟......這個錢中美兩國也就分完了。

肯定不能讓薩達姆這種小角色半路拿走一部分錢。


這些年汽油的價格也沒少漲。錢,可以漲,但肯定是輪不到薩達姆漲,輪不到他把錢大搖大擺的拿走......對不對?


銳度何老師


這是典型的顛倒是非,胡說八道! 美國沒打伊拉克時,國際油價在40美元一桶之間徘徊;美國打伊拉克後,國際油價一路飆升,最高時達到160美元一桶,如今的國際油價還在60美元一桶左右徘徊。大家對比一下就知道,誰在撒謊了。

另外,國際油價的定價權不在薩達姆手裡。以前國際油價的定價權在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手裡,薩達姆並沒有定價權。大家要知道的是,自從1991年海灣戰爭後,伊拉克就被國際制裁和禁運,伊拉克的石油一滴都賣不出去,他怎麼影響油價?直到1995年,因為伊拉克被封鎖和制裁,出現了餓死人和因缺醫少藥導致伊拉克人病死的事,經過聯合國秘書長加利斡旋,推出了石油換食品計劃,國際社會才允許伊拉克每年出口一定數額的石油換取老百姓所需要的食品和藥品。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薩達姆又怎能影響國際油價?當時他能把石油賣出去都要千恩萬謝了,還奢談什麼漲價?就像如今的伊朗一樣,被美國封鎖石油出口,導致他的石油出口量下跌了70%。如今能有國家敢買他的石油他就感激不盡了,還敢漲什麼價啊?


金正思將軍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爆發的海灣戰爭,阻止並把薩達姆軍隊趕出科威特,與薩達姆的野心及石油資源的霸佔與控制是有聯繫的。

一夜吞併科威特,薩達姆的藉口就是科威特偷採了伊拉克的石油。當薩達姆十萬軍隊陳列在科沙邊界被美國的衛星發現時,沙特已經被薩達姆列為其擴張侵略的下一個目標。美國防長切尼把這些衛星照片拿給沙特的國王看後,才同意美軍在沙特與科威特的邊界上畫出一道防線,美軍稱其代號為“沙漠盾牌行動”。才阻止了薩達姆吞併沙特的野心,才有後面的一系列軍事行動“沙漠風暴”才把伊拉克趕出科威特,在這場沙漠風暴的戰爭中薩達姆殘敗後撤回時把科威特的所有油田點燃,燃燒了兩年才被撲滅。

假如當年,美國任由薩達姆的野心擴張,最後極有可能中東所有的石油國都會被伊拉克佔領。當薩達姆控制了整個中東的油田,國際油價可想而知任由薩達姆開價,也許真的就賣二百三百美元一桶。為了打敗薩達姆把他趕出科威特,那年沒有參加海灣戰爭的國家像日本就要拿出一百億美元支持聯軍打仗。在聯合國的決議下西方包括中東多數國家都參與到以美軍為首的聯軍才把伊拉克趕出科威特。


掛羊頭賣狗肉628


這樣的論斷顯然太過於高估了薩達姆和伊拉克的能量,在實際的歷史中,薩達姆並不具備石油的定價權。

要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伊拉克一個石油出產大國的話,那麼薩達姆還真可能有這個權力,但是這個世界上並不僅有伊拉克一個石油出產大國。


根據最新的數據表明,世界上石油儲量排名前十的國家分別是委內瑞拉、沙特阿拉伯、加拿大、伊朗、科威特、中國、阿聯酋、俄羅斯、利比亞。

在這前十的榜單中,伊拉克只排到了第五名。

如果其他石油大國不同意抬高石油價格,只有薩達姆自己抬高石油價格的話,那麼他最終就會發現自己只是一個笑話。

畢竟國際交易市場是自由而開放的,很多國家明知道從其他石油大國進口石油比伊拉克便宜,為什麼要花更高的價格去從伊拉克進口石油呢?是愛嗎?是責任嗎?

只要是個正常人,都知道該如何選擇。

薩達姆抬高石油價格失敗的案例

而如果想要知道薩達姆到底具不具備抬高石油價格的能力,我們可以從兩伊戰爭中的一個案例看出來。

在兩伊戰爭中,由於薩達姆入侵伊朗花費巨大、資金變得緊張,所以他就想到了提高石油價格的方法來增加自己入侵伊朗的軍費。



其間,他找到了科威特以及其他石油大國,想和這些國家一起商議提高石油價格,只不過遭受到了科威特等國家的拒絕,當時,科威特甚至還加大了石油的出口量。

因為科威特不願意和自己一起抬高石油價格、因為薩達姆不想還在兩伊戰爭中借科威特那100多億美元、因為科威特實在太過於弱小了,所以薩達姆就在1990年的時候入侵了科威特。

從這個案例,我們就可以知道薩達姆對石油價格的實際控制能力。

實際中的他根本就抬高不了石油價格。

對於石油價格,他從來只具有降低的能力。

如果他想達成降低石油價格的目的,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大量低價出口石油,這點倒是他能輕易辦得到的。

薩達姆被剷除時完全失去了這個能力

另外,在美國人剷除薩達姆政權的時候,就算其他石油大國同意了抬高油價,薩達姆跟石油價格的變動也搭不上什麼關係了。

之所以會這樣說,跟美國在海灣戰爭後對伊拉克的經濟制裁有關。

在海灣戰爭結束後,伊拉克就遭受到了美國人報復性的經濟制裁。

在那沒有硝煙的封鎖中,薩達姆想向國外賣出一滴油、從國外進口一盒藥品都難,這時候,他又怎麼可能抬高得了國際間的油價?

因此,我們不應該過多地把薩達姆政權的覆滅和石油價格聯繫在一起。

美國會發動伊拉克戰爭、會剷除薩達姆,完全是他們互相之間的利益衝突造成的,除了利益之外,其他因素都不是重點。


孤客生


薩達姆漲油價?這不是開玩笑吧?石油的價格起起落落,很多時候是沙特說了算,而不是薩達姆說了算,沙特通常聽誰的呢?大家都知道……

我們還是來看看國際市場油價的變化吧!1970年的油價僅為11.36美元/桶。這算是歷史上比較低的水平。

1974年,因為第四次中東戰爭的爆發,阿拉伯國家破天荒的團結起來,拿著石油當武器,結果造成了第一次石油危機,把油價推至57.59美元/桶。

1980年,美國的小兄弟伊朗國王巴列維被推翻,因為伊朗國內亂糟糟的搞革命,所以有那麼兩三個月沒有賣石油,然後就是薩達姆在美國的支持下發動了兩伊戰爭。因為這場戰爭使得海灣的石油輸出困難,結果又造成了第二次石油危機,油價升至109.56美元/桶。

在這以後,儘管兩伊戰爭一口氣打了差不多十年,1991年戰爭剛剛停止,伊拉克就想賴賬,薩達姆回首打了科威特引發了第一次海灣戰爭,不過美國很輕鬆的就打垮了薩達姆,儘管有這場戰爭,可是國際市場上的油價卻在一路走低,1998年油價僅為19.12美元/桶。

在這期間薩達姆被聯合國制裁的只能蹲在家裡,他能賣的石油只是一個是有限度的數量,這個東西叫做石油換食品計劃。能賣多少油薩達姆說了不算,能賣多少價錢他能說了算嗎?

2003年,美國發動了第二次海灣戰爭,也就是所謂的伊拉克戰爭,兩個月的功夫就把薩達姆徹底掃地出門。可是這個期間國際市場的油價是什麼樣的呢?

其實從2000年起,國際市場石油的價格就在一路飆升,到2008年7月,一度達到147美元/桶,創下歷史新高。

別忘了薩達姆可是在03年就完蛋了,後面這五年是哪個孫子讓油價漲了這麼多倍?

雖然147美元的高油價沒維持多久,很快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一路暴跌至33美元/桶。

可是到了2009年,石油價格又逐漸反彈至110美元/桶。直到2011年油價攀升至121.24美元/桶。這期間薩達姆早都死的透透了,這又是誰幹的好事啊?


千里巖


我是暗部忍者,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好像這個兩年才出現這個說法的,這個說法總得來說,還是有些靠譜的,但是當年美國打伊拉克可不是為了讓油價降下來,而是薩達姆的野心嚴重破壞了美國在中東的戰略部署!

中東地區的石油佔了全世界的60%以上,而石油又是全球的戰略能源,沒有石油,整個世界差不多都會停止轉動!美國身為地球霸主,為了鞏固地位,繼續稱霸下去,中東地區是美國的必爭之地!美國在中東地區最重要的一步是全力扶持以色列,讓以色列成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外圍勢力!

伊拉克自薩達姆上臺之後,實行深入改革,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越來越強大,而薩達姆本人的野心也隨著越來越膨脹!已經引起了美國的警惕,在美國看來,中東地區任何一個國家變得強大,都不符合美國的戰略部署,都會成為美國掌控中東地區的絆腳石!

1990年8月2日,20萬伊拉克軍隊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徹底佔領了科威特全境,,科威特身為中東5大產油國之一,被伊拉克佔領,會大大的增強伊拉克的實力,用不了多久,伊拉克就進攻跟美國友好的沙特,如果不解決掉這個問題,任由發展,美國想要掌控中東地區就難上加難!

1991年1月17號,美國軍隊轟炸伊拉克首都,海灣戰爭爆發,在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壓倒式攻擊之下,伊拉克軍隊迅速潰敗並撤出科威特,1991年2月16號,海灣戰爭結束,美國阻止了 伊拉克的入侵計劃,並重重的打擊了薩達姆的野心!

之後薩達姆一直龜縮在伊拉克,但是薩達姆的野心並沒有因此消失,不斷的在中東製造麻煩,叫囂對抗美國,2003年,美國找藉口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徹底終結了薩達姆,並在伊拉克扶持了親美政權,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部署因此更加牢固!這才是美國攻打伊拉克的真正目的!

當然美國攻打伊拉克對油價的下降也起到了關鍵作用,兩伊戰爭結束的時候,伊拉克欠了一屁股債,當時薩達姆就提出讓OPEC減少石油產量提高油價,好讓伊拉克賺多點錢還債,當初美國要是不管,任由伊拉克佔領科威特和沙特的話,以薩達姆的尿性,肯定會大幅度提高油價,到時候,誰也阻止不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油價上漲!


晴空視界


我覺得,這種說法是一種顛倒黑白的說法,為美國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一種洗白。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且聽我細細給您講來:

首先,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原因是什麼?是真的如同美國所說伊拉克侵佔了科威特,他們天降正義?顯然不是!


正義於美國而言,只是偽善的藉口,美國人之所以發動伊拉克戰爭,是因為伊拉克一旦攻佔了科威特,那麼就等於伊拉克取得了石油控制權,石油控制權可是美國的命根子啊!美國也正因為如此才不惜一切代價,繞過聯合國發動了伊拉克戰爭。

那麼,為什麼美國會這般在意石油控制權呢?這得從近百年前說起了:


1944年7月,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即以金本位的方式實現外匯自由化,資本自由化和貿易自由化的經濟制度,而所謂的金本位便是用黃金來衡量美元,多少美元便可以換多少黃金,以此來增加美元的信用,建立了美元的信用體系,但是最後,美元越印越多,黃金儲備有限,再加上金融危機的來到,佈雷頓森林體系於1971年崩潰。


而金本位的失敗讓美國政府急於重新找一種現實物品來重建美元信用體系。所以美國政府便把眼光放在了被譽為“工業血液”的石油上面,所以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世界上絕大多數石油貿易的貨幣結算都是由美元結算。這使得美元變得前所未有的強勢,也就是說,只要石油控制權掌握在美國手裡,美元將會無往而不利,而中東地區地底有著全球百分之八十的石油儲備,所以這是美國為什麼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原因,也是美國絕對不可能放棄中東的原因。一旦放棄中東,便意味著放棄石油控制權,美元的信用體系將會萬劫不復,伊拉克後期不聽美國人的話,便有了第二次海灣戰爭,敘利亞戰爭,伊朗美國現如今的衝突更是如此,並且美國還在大力扶持以色列國家。


所以,我認為類似問題中的留言,要麼就是留言的人別有用心,要麼就是無知!

文學與哲學


美國總共教訓過伊拉克兩次,一次是冷戰剛剛結束也是兩伊戰爭剛剛結束沒有多久,伊拉克和伊朗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打了世界上最難看的戰爭,美國也是剛剛拖垮蘇聯自己成為世界的老大,在這種背景下伊拉克因為兩伊戰爭欠了一屁股賬,原本的富裕生活一落千丈,國內的矛盾非常突出。

第一次美國打伊拉克是海灣戰爭,美國剛剛成為世界老大,所以要立威,這個時候伊拉克自己送上門,薩達姆為了轉移國內矛盾順便佔領科威特的出海港口以及消化掉伊拉克欠科威特的債務,所以選擇出手,這個做法傷害了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利益,所以美國選擇出手立威,打擊挑戰美國世界老大權威的國家,伊拉克就成為了出頭鳥。

第二次美國打伊拉克其實就是因為伊拉克又不聽話了,挑戰美國的美元霸權權威,打算拋棄美元結算石油貿易,這個行為刺激到了美國,因為美國霸權在軍事和政治霸權是一方面,經濟美元霸權是另一半,伊拉克想跳過美元結算,這是美國最不允許的事情,特別是在石油貿易這種大事情上面,美國怎麼可能讓伊拉克挑戰權威,所以找了一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理由收拾薩達姆。

伊拉克就是被拿來當做殺雞儆猴的例子,伊拉克跳過美元結算如果美國不干涉,那以後會有更多國家效仿,只是美國不允許的事情,後來的委內瑞拉也是一樣被美國用另外一種形式收拾了,就是通過經濟制裁的方式,伊拉克不老實美國直接通過軍事改變伊拉克的面孔,中東和南美不一樣,南美是美國的後院所以經濟制裁足夠,中東需要軍事威懾。

美國打伊拉克其實跟油價關係不是主要的,伊拉克雖然生產石油,但是並不能真正的左右世界石油的價格,伊拉克並不是最大的石油出口國,伊拉克不敢得罪全世界,而且中東各國跟伊拉克的關係並不好,並不會真的跟著伊拉克亂來,所以說美國打伊拉克只是為了控制石油價格那是無稽之談。


無法超越的足跡


這個就是胡說八道了。能提供石油的國家很多,又不是伊拉克一個。再說決定世界石油價格的地方不是這些產油國,而是美國紐約和英國倫敦的石油期貨交易所,歐佩克都無法決定國際油價,更不用說伊拉克了。

在1991年海灣戰爭被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擊敗之後,伊拉克已經成了西方嚴厲制裁對象,其石油生產和出口根本無法自己做主,而是要看西方的臉色。西方通過聯合國這個橡皮圖章規定伊拉克出口的石油僅用於購買糧食、生活必需品和藥品,其他一律不許購買。

由於限制極其苛刻,伊拉克的石油設施嚴重老化,產量大幅下滑,出口又受到嚴格監控,而且買家購買伊拉克石油還要看西方的臉色,西方不高興,就沒人敢買伊拉克石油。在這種情況下,伊拉克還想漲個P的油價,能低價賣出去都阿彌陀佛了。

美國打伊拉克,很大原因是薩達姆想拋開美元,用歐元結算,這豈能是美國能夠容忍的,結果就成為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催化劑。(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