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經濟的中國邏輯:從阿里巴巴到拼多多,下一個是誰?

友情提示:這是一篇長文,如果你覺得有價值,歡迎參與評論、轉發與收藏。我是小歐,感謝關注!

平臺經濟的中國邏輯:從阿里巴巴到拼多多,下一個是誰?

服務業精神依然缺失,平臺經濟下的中國答案依然未知

在這個節點上去觀察中國的核心商業平臺思路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切入角度,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人憑藉成功的平臺經營迅速擴大影響力,並把國內外的商品資源有效進行整合,最終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其中不乏商業巨頭的崛起: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頭條抖音、騰訊遊戲。這些商業模式中或多或少都是平臺經濟的一部分體系的細化領域,多元加細化正迎合時代風口,這是中國商業影響力的一種展示。

其實說起來平臺經濟這種東西是一個確確實實的舶來品,在我們的阿里巴巴尚未出世之前,美國亞馬遜早在此紮根多年,並形成了品牌影響力。作為傳統平臺經營的最成功範例之一,亞馬遜不僅在模式上提出線上經營和擴容的框架,同時它也帶來了區別全體實體零售市場之外的一種選擇,這種選擇不僅是給消費者的,同時也是給予品牌商家的,虛擬經濟的從平臺市場開始出發擴容了傳統商業模式的思考和邏輯,重新定義了市場經濟的另闢蹊徑。

儘管這種模式來源和成熟於西方資本社會體制下,但實際上平臺多元價值的延伸落地和壯大卻是來自我們中國人的闡釋,從馬雲到黃錚,從阿里巴巴到拼多多,我們中國人在用自己的視角不斷改變著平臺經濟的進步形態。

從市場架構上去看,穿透底層和不分虛實產品是一種非常值得鼓勵的強大糅合力量,它促使商業眼光從過去的自下而上變成了自下而上,形成擴大基底市場的作用,極大地延伸了商業應用的觸角,讓一切都被連接起來成為一種非傳統的聯繫作用,商品不再侷限於過去的流通形式變得更加貼合需求,這才是平臺經濟真正改變時代的地方。

為什麼中國人能接受並持續改善這種商業模式?從邏輯上看作為一種獨特的組織架構運營方式,平臺經濟的核心發展動力是服務,它把中介的外延擴大到雙線交流,因此這需要豐富的產品供應門類和巨大的市場需求做為推動,而這兩點上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中國之外更適合平臺經濟的土壤了。

傳統中國經濟長期依賴實體產業架構,但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們突然發現基於第三產業的邏輯在世界商業邏輯中的紐帶作用無比強大,是勾連全球化經濟互聯互通的巨大商機,頻繁流動的商品貿易和流動資本需要一個合理的節點去構築整個世界商業網絡,這就是平臺經濟在新世紀成為最大商業價值的秘密。

而如今中國的平臺經濟從淘寶到拼多多,正在經歷爆發期之後的思考,因為日趨完善和成熟的市場總是有一個瓶頸期,它會質問商業價值的本質,如今藍海走向紅海我們的平臺經濟要如何去走向更高的層次,這是拷問中國商業的巨大考驗,同時也是對中國第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未來之問!!!!!


平臺經濟的中國邏輯:從阿里巴巴到拼多多,下一個是誰?

平臺自阿里始

一、那些年的崛起平臺和中國市場的壯大

如今的中國平臺經濟早已今非昔比,僅僅從馬雲阿里巴巴的巨大商業帝國上去看,這顯然是一個成功的案例,回望這種商業模式在中國從啟蒙紮根到逐步走向多元的過程,實際上也代表了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逐步適應世界經濟環境複雜局勢,也許只有風起雲湧才可以真正描述這種格局。

如今我們不僅有阿里巴巴,還有京東、騰訊、百度、拼多多、頭條等等以互聯網為基礎技術的龐大虛擬平臺經濟框架,這個產業集群已經頗具世界商業影響力,成為支撐中國經濟全球化的有力抓手。當我們仔細去品味這些龐然大物們的初心和發展歷程,我們會驚奇的發現它們身上所經所遇皆是傳奇,而環境才是構築傳奇最重要的一部分。

什麼樣的環境才能夠誕生這樣的傳奇?中國無疑是一個好的答案,從傳統實體產業為主的挖掘市場方式轉化為虛實結合的高度均衡發展脈絡,我們中國人在21世紀的這次世界全球化中傾注了中國智慧元素,睿智的眼光,堅定地分享發展成果,包容地接納多元價值,純粹地追趕需求動力,因此平臺經濟才能起於西方卻在東方發揚光大,這是一種必然的商業發展趨勢。

最初的改革開放打開了中國人觀望國際的視野,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商人無疑是優秀的,實體產業的發展成就有目共睹,但在如何商業化和市場化的過程中這並不容易,單純依靠我們簡單的二元市場論無法消化如此巨大的產能,那麼我們必然將關注聚焦到了全球標準化市場,而這個需要從商業邏輯上去改變中國基礎貿易網絡的建立,此時正值互聯網高速崛起,定義了虛擬產業的標準,虛實結合也就一定會碰撞出火花,平臺經濟的誕生正是這種思想下的產物。

平臺經濟透過互聯搭構承載,將商業生產和服務貿易相互集合,向實體市場供應優質商品,並且憑藉互聯網的無限延伸屬性可以便達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這一下子將中國經濟的戰略高度極大地抬高了,十四億人的市場和貿易和世界對接,這就是這些傳奇平臺的作用。

容量商品時代,我們需要這種架構型第三產業平臺的存在和發展,它是帶來聯繫和豐富市場元素的重要部分,尤其是針對我們中國日益崛起的進程幫助巨大,也帶給了世界經濟一個新的可能。

平臺經濟的中國邏輯:從阿里巴巴到拼多多,下一個是誰?

拼多多並不可笑,它是優勝者

二、走向世界的中國平臺商業:從阿里巴巴到拼多多

其實具體到個案上說,行業趨勢的發展也許更有總結意義,我們從改變模式到充實的平臺要素,從阿里巴巴到拼多多,中國平臺商業走向世界的過程是一個連續的不間斷的線性現象,背後有很多的東西可以琢磨和理清。

我們先來看阿里巴巴這個中國最優秀的平臺經濟範本是如何崛起的,馬雲在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集團,請注意這個時間節點,這正是世紀交匯的最後一年,也是互聯網虛擬經濟高速爆發的前夜,而此時的亞馬遜也不過成立4年的時間,阿里巴巴將中國商業的敏感真正追趕上了時代紅利,憑藉著迅速擴大影響力的網絡虛擬產業,馬雲將傳統零售轉移到了互聯網應用上,也是那一年中國開始擴大對外開放,兩年後年中國成功加入WTO組織,中國經濟脈絡對接世界的腳步成為現實。之後馬雲的阿里巴巴不斷觸及各種商業形式演變,但核心仍然是平臺服務理念,最終成為了一個比肩亞馬遜的大型綜合體商業架構平臺。

而京東的模式探索更多得是細化服務附加的價值注入,它在阿里巴巴淘寶的模式上探索更多基於人性化需求的服務模式,自建物流體系,打造寬泛的商品流通環節,讓精緻消費成為一種可能。如果說阿里巴巴的淘寶是行業定義者,京東更像是一個完善者,尋找平臺經濟擴容的可能性是挖掘價值的深入過程,而京東正是這個階段的相對成功者。

騰訊則更多經營於虛擬產物框架,從遊戲產業出發,開發社交虛擬場景和應用標準,在中國互聯網時代成就了突破實物產品的商業零售邏輯,中國人第一次感受到了虛擬產業的理念是可以創造價值的,從QQ到微信,乃至於互聯網的一切產物佈局支撐,騰訊構築了一個非常另類的互聯網平臺帝國,實現了中國虛擬產物的市場生態標杆。

以上是傳統BAT在互聯網框架下發展起來的基本平臺經濟模式,是中國經濟第一次以非傳統實體的搭載形式去摸索商業市場邏輯,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光是上面這三家公司的老總就完成了個人財富價值的塑造,躋身世界頂級富豪。

不過中國的平臺探索其實並未真正止步於此,這三家龐大帝國的後起競爭者更加難能可貴,關於拼多多和頭條系的崛起實際上是自2012年後才出現的,是名副其實的後起之秀,它們的出現讓趨於平靜的平臺經濟模式出現了新的競爭形勢,並改變了傳統BAT商業平臺內容生態。

頭條系自媒體和短視頻框架的出現,代表了新一代互聯網風口,抓住了內容時代平臺的市場需求,捕獲眼球焦點,並用流量附帶突破了傳統帶貨以及傳媒方式,直接使傳統電商出現了新的變化。

而拼多多則抓住了競爭時代價格戰的優勢,以強補貼和團購扶持的形式入手,構築新的消費理念和鋪貨概念,將現實砍價的流程帶到了互聯網平臺中,減少了供應商和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實現大成交量下的薄利多銷概念,這就是為什麼它能夠打破過去電商邏輯的原因。

從借鑑萌芽到發展壯大,再到競爭下出現新的變局,平臺經濟在中國從藍海走向紅海的過程中,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市場的溝通效率,同時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更將其引領走向了世界舞臺!!!

平臺經濟的中國邏輯:從阿里巴巴到拼多多,下一個是誰?

缺失的服務意識和假冒偽劣產品是桎梏平臺經濟發展的長期問題

三、爭議的第三產業核心:始終存在的假貨和長期缺乏的服務精神

儘管平臺經濟在我們這裡佔盡優勢,也幫助中國人在全球互聯網聯通時代造就了耀眼的商業奇蹟,但對於立足第三產業的發展模式之一,平臺經濟在現實生活中仍存在可圈可點的地方。

客觀看待一件事物從來都不是基於成績,而是對於缺點的摸索和改造,只有在缺點和不足處我們才能找到繼續向前的動力。

其實從這些行業標杆的生存態勢上來看,我們不難看出缺點還是非常明顯的,在過去傳統電商平臺一直為人所詬病的無非是兩個非常大的方面,其一就是商品質量問題,其二就是服務精神的期待落差。

我們先來看商品質量的問題,這其實是有兩個方面造成的,即中國商品的客觀生產質量以及主觀培育品牌過程中的代價。中國產品物美價廉是一個發展的過程,而過程中我們生產方式和市場邏輯上去看,大體上過去我們仍然以維持生存框架為思路去發展,因此代工貿易之下我們的技術門檻很低,這個階段中國的商品基本上以外銷為主,而且大多數以生活消費品佔據大頭,因而質量問題就誕生於此,隨著市場經濟自主經營的擴大,很多參與商品生產的規模急劇擴張,造成了擴容下的商品質量下降的問題是非常普遍,這是導致平臺商品質量對接的一個非常現實的因素。從主觀培養上去看,中國品牌意識直到現在都非常薄弱,大環境競爭下山寨和假冒偽劣的濫竽充數者大行其道,而互聯網平臺本身就是基於大容量渠道獲利的邏輯,因此低門檻之下,間接助長了這些山寨品牌的生存空間,但這個方面還是要相對理性去看待,畢竟品牌也需要沉澱過程,並不一定就是假貨,要區別去看。

除了商品質量長期成為一大掣肘之外,服務意識是所有平臺商業的通病。作為第三產業的核心要旨,中國人似乎一直都無法做到真正讓顧客感真誠和體貼。中國人的個體意識過於強烈,即使是在客服這樣的崗位上經過專業化的培訓,很多時候還是會有照顧不周的現象存在。另外如今的各大平臺都有專門且細緻的服務評判系統,但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沒有聽說因為差評而導致下架的情況出現,這也間接助長了一大波附屬刷評價和惡意刷單的情況出現,這並不是一個合理是平臺產業現象。最可怕得是就是流於形式的評判服務系統還不如沒有,這種處於尷尬境遇的情況既對商家良性經營不好,也對顧客產生極差的消費體驗。

從這兩個極其明顯的平臺經營桎梏長期存在於現有行業現象中,我們可以看出儘管我們的平臺經濟方興未艾,但是伴隨著輝煌的不只是成績還是問問題,如果解決不好這些根本性的矛盾會嚴重阻礙我們向前發展的步伐和前景。

平臺經濟的中國邏輯:從阿里巴巴到拼多多,下一個是誰?

借勢還要借力:競爭和開放下的平臺經濟

四、繞不開的接力和借力發展邏輯:競爭大勢下的中國平臺品牌

中國經濟看世界,世界經濟看中國,在短短數十年的時間裡,我們中國人始終都著眼於高遠,積極接納世界經濟新的格局與產物,擴大自身開放速度,努力改進自身經濟結構,發展最優秀的商業產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關於中國平臺經濟發展的大勢,我們首先要看到接力和借力的問題依然關鍵,接力在於自我改進,借力在於開放容納創新對軌世界潮流,只有雙面共同發力才能走得更遠。如今的平臺經濟已經趨於成熟,在行業標杆作用下,最重要得是能否培育出更加出色的中國商業品牌,打造更具備競爭力的跨域平臺架構,深化品牌國際影響力,繼續讓中國商品和市場走向世界,同時讓世界商品和市場面向中國。

深刻競爭是一個良性市場的進步驅動力量,在我們這個土地上一直都對這個態勢有所向往,但往往現實中要在一個行業中形成一種自主競爭的態勢卻頗為不易,尤其是在紅海市場的撕殺過程中,到底依靠什麼去形成競爭優勢是一個難題。

平臺商業本身實際上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附加形式和內容卻很有考究,你提供什麼樣的渠道路徑和對接什麼樣的市場人群是不二的建設法門,更深層次的標準在於如何讓生產和消費市場都能滿意,這是最終能否樹立品牌的關鍵。

其實對於中國的商業平臺來說,誰更能抓住市場,誰就能贏得生存的環境。做得更好者能夠驅動行業標準,這是正確的導引,就像拼多多一開始的時候頗多爭議,而頭條和騰訊的競爭也從未間斷,但這都是基於生存邏輯去比拼的手段,也是正常的競爭過程,這是一個基於國內行業接力競爭優化的過程需求。

不僅如此我們中國商業品牌如果想要走得更好,不僅要對內競爭,同時更應該把標準對標國外最優質的標杆。我們藉助中國內部的土壤發展起來了這一批品牌,未必在國際上就具備絕對競爭力,因此我們仍需要借外部的勢去完成深化進步。

只有當我們的平臺商業緊跟中國經濟發展的脈絡,同時串聯世界格局變化標準的時候,我們才能夠不斷改善平臺商業的前景。

平臺經濟的中國邏輯:從阿里巴巴到拼多多,下一個是誰?

下一個時代?

五、多元時代的商業價值和未來平臺進步——尋找下一個風口

觀望這個時代,從單一走向多元,從商業本體走向聯繫萬物,市場需求在那裡,商業觸角就在那裡,我們要做得就是接受並且積極面對。無論任何時候,商業都是基於生產和需求之間的橋樑,它的生存發展生態依賴於市場形勢和前景探索,那麼平臺經濟的下一個風口是什麼?

在我看來這個時代是有昇華需求的時代,人類社會格局長期穩定的基礎就是經濟生活的不斷充實和演化,它滿足了世界市場的需求,但它又不是沒有變化的。在找尋下一個平臺經濟的窗口之前,我們先要知道這個時代正在渴求什麼,以及渴求背後的探索者們正在致力於什麼。

我一直都說多元和個性是未來經濟需求極端對立,又極端統一的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因為得益於過去經濟成果的發展,除了非洲一些尚未發展的國家,我們大致上已經處於一個生存滿足的時代,極端貧困依然有但相對成為了少數,這樣一來深化市場就變成了一種主觀的推動時代力量,在社會工業化持續進步的背景下,生產滿足各種高層次需求成為了一種趨勢,且如今的人們要求更多,不僅要求高層次高質量,更要求貼合自我的表達,而這才是面向前景的經濟推動力量。

有了這樣一個理解的時代需求背景,我們再去看細化平臺所能夠提供的多元和個性化價值理念到底能夠挖掘到多深,這就是我們發展下一層次平臺經濟的根本要求。

我們看看我們當下的抖音帶貨模式和自媒體價值套現就完全體現了這樣一種著眼於多元和個性的平臺市場,只是要持續在同質競爭下走向更遠,我們仍然需要看到更多類似頭條系這樣的思考攪局者出現,那麼優化平臺商業生態的基本帶動就沒有問題了。

另外基於我們平臺運營的營商規範則需要監管者從更高的高度上去制定規範和尺度,既要維護各主體競爭的活躍性,又要制約一些不規範的行業陋習,形成良好的經營土壤,期待中國商業平臺再出後起之秀,而且多多益善!

這樣我們就可以自我創造風口,而不是等待時代風口的降臨!!!!!

平臺經濟的中國邏輯:從阿里巴巴到拼多多,下一個是誰?

優質價值是未來中國經濟的持續推動力量

六、提供最優質的商品和服務,走向價值化的中國平臺

除了基礎架構技術的發展前景,實際現存企業做大多強上還有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地方,那就是改善現有弊端,實現現狀超越,因而提供最優質的的商品和服務,也是評價走向價值化的中國平臺企業的標準之一。追逐風口並不一定適應於所有平臺商業體,也許改進也是一條出路,改革和開放同樣都是能夠作用改變,提升品牌價值的塑造力量。

無論如何我們的經濟正在走向深化,而作為其中內容之一的第三產業支柱,平臺經濟的發展邏輯始終都應該著力於做得更好。從阿里巴巴到拼多多,我們的關注點不應該在於體量到底有多大,而應該要求服務業的精細和適宜為標準去衡量。

中國經濟正經歷一個非常複雜的歷史時期,在於戰略,也在於戰術;有宏觀,也有微觀;溶於實體也溶於金融,但這一切都依賴於下一次產業技術革命的串聯,如今很多未來的趨勢已經開始顯現,因此要求中國經濟體量向高質量需求轉化的過程中,各個行業都需要自帶歷史使命去面對內外部挑戰,而平臺經濟的特色在於紐帶,是整個中國經濟面向世界的樹脈和窗口,因此如何定義整個行業的價值化過程,相當於再一次改革開放的深度思考過程,必須要高標準嚴要求。

無論是競爭中求發展,還是摸索中求進步,落腳點都應該是提供最優質的的商品和服務概念,因此我們的平臺經濟仍然值得期待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