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五位文狀元,佛山被稱為“廣東狀元之鄉”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自古以來,就比較重視教育,佛山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以來人文薈萃,書香繁盛,歷史上曾出了5個文狀元,是廣東出狀元最多的城市。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是哪5位狀元。

因為這五位文狀元,佛山被稱為“廣東狀元之鄉”

佛山第一位狀元簡文會

佛山南海咸寧黎水村人(今佛山市石灣區瀾石鎮黎衝村人)),生於907年,卒於958年,是廣東歷史上第二位文狀元,佛山地區第一位文狀元。

因為這五位文狀元,佛山被稱為“廣東狀元之鄉”

簡文會幼年喪父,母親靠縫繡衣服維持生活,把他拉扯大。因無錢供他讀書,就憑自己略識幾個粗淺文字為兒子啟蒙。南漢乾亨二年(918年),簡文會高中狀元,先任翰林院編修,從事為皇帝起草、批答文書,撰擬文詞等工作。後來升任尚書左丞相,成為南漢重臣。

因為這五位文狀元,佛山被稱為“廣東狀元之鄉”

簡氏宗祠為紀念簡文會而建

但無奈第三代南漢王中宗嗜殺成性,揮霍無度。對這些昏庸無道的所為,簡文會犯顏切諫,中宗不但不聽,反而把他貶為刺史。他到任後,公正嚴明,愛民如子,因而得到老百姓的愛戴,後來在當地寓所終老。

因為這五位文狀元,佛山被稱為“廣東狀元之鄉”

簡文會狀元墓

宋代廣東省唯一狀元張鎮孫

南宋時期廣南東路南海縣熹湧(今廣東省順德倫教熹湧)人,宋度宗鹹淳七年(1271)辛未科狀元,卒於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

因為這五位文狀元,佛山被稱為“廣東狀元之鄉”

德佑元年(1275)冬,元軍逼近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恭帝君臣降元后,宋臣擁立端宗趙昰即位,張鎮孫奉詔與都統凌震招兵買馬,誓圖恢復。景炎二年(1277),張鎮孫率軍收復廣州,軍心,民心為之大振。但不久,元軍又復佔廣州,張鎮孫兵敗被俘。4月,張鎮孫自殺於大庾嶺。

因為這五位文狀元,佛山被稱為“廣東狀元之鄉”

張鎮孫石像

張鎮孫還和廣州有淵源。如今廣州的人民南路,有一條街叫"狀元坊",是有名的步行街。相傳,南宋時張鎮孫住的那條街原名叫通泰裡,自張鎮孫中了狀元后,人們在通泰裡的街口處建築起一座富麗堂皇的狀元牌坊,於是便把通泰裡改名為狀元坊。

因為這五位文狀元,佛山被稱為“廣東狀元之鄉”

狀元坊

佛山鬼才狀元倫文敘

倫文敘,字伯疇,號迂岡,明朝南海縣黎涌(今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石灣鎮街道黎涌村)人。自幼家貧,但才氣橫溢,有"神童"、"鬼才"之稱。弘治十二年(1499年)33歲時在京考試,參加殿試名列第一(狀元)。

因為這五位文狀元,佛山被稱為“廣東狀元之鄉”

中狀元后倫文敘被授翰林院修撰。正德八年(1513年)出任順天府主考,是年卒於京師,享年47歲。倫狀元在廣東歷代狀元中非常有名,是很多戲曲和電影中的主角。究其原因,是倫家父子兄弟並以魁元策名,故天下稱之為“一門四進士,父子魁三元”。據傳,明朝皇帝御賜玉旨在黎涌村前建牌坊,上書“中原第一家”。

因為這五位文狀元,佛山被稱為“廣東狀元之鄉”

倫文敘公園

倫文敘家貧,一粥店老闆憐其年幼,惜其才,就天天買一擔菜,要他送到粥鋪,並用剩的豬肉丸、豬粉腸、豬肝生滾白粥,然後再放些姜蔥等免費請他吃。後考中狀元衣錦還鄉時,倫文敘特地到粥鋪感謝老闆,請老闆再煮以前常吃的粥。因為粥沒有名字,故取名為"狀元及第粥",並親筆為粥鋪寫下牌匾。

因為這五位文狀元,佛山被稱為“廣東狀元之鄉”

倫文敘紀念廣場

“鴨蛋狀元”黃士俊

廣東順德甘竹右灘人,明萬曆三十五年丁未科(1607年),37歲的黃士俊成為當年的狀元,並從此進入官場。據傳年過九十,不能決事才辭職歸鄉,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卒於家。

因為這五位文狀元,佛山被稱為“廣東狀元之鄉”

黃士俊被後人戲稱為“鴨蛋狀元”。據傳,當年窮書生小黃進京趕考前去岳父家借盤纏,正趕上岳父在家中宴請賓客,因嫌其衣衫襤褸,連客廳的門都沒讓進,只拿了兩隻鴨蛋打發他走人,幸好岳父家的幾個奴僕傾囊相助,才有後來的狀元及第。

因為這五位文狀元,佛山被稱為“廣東狀元之鄉”

清暉園中的黃仕俊像

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的清暉園,原是黃士俊為光宗耀祖所興建的宅邸,最初只建有黃家祠、天章閣和靈阿之閣。後黃家衰落,庭院荒廢,得清乾隆年間進士龍應時購得並修葺擴建,才漸成規模。留芬閣即得名於黃士俊的“足不下樓”,園內並設有狀元堂。無論傳聞真實與否,留芬閣正可觀照出,黃士俊在生命餘下歲月中,還是保持了民族氣節。

因為這五位文狀元,佛山被稱為“廣東狀元之鄉”

“金玉”狀元梁耀樞

梁耀樞(1832~1888年),字冠祺,號斗南,晚號叔簡,順德杏壇光華村人,清同治十年(1871年)狀元。梁耀樞為官清正廉明,人品學識兼優,處事謹敏,而且長得眉清目秀,氣度非凡,慈禧太后曾贊其“梁耀樞,金玉君子也!”後在朝堂傳開,梁耀樞遂被百姓稱為“金玉狀元”。

因為這五位文狀元,佛山被稱為“廣東狀元之鄉”

梁耀樞生於清道光十二年,是封建社會廣東最後一位狀元郎。據說,梁耀樞出生時,人們好像聽到天空中響起了優美的旋律,樂音悅耳動聽,同時產房裡一陣異香突起,正在大家都感到非常驚訝之時,只聽“呱呱呱”,梁耀樞出生了,這事在當地稱為奇聞。

因為這五位文狀元,佛山被稱為“廣東狀元之鄉”

梁耀樞作品

因為這五位文狀元,佛山被稱為“廣東狀元之鄉”

梁耀樞作品

梁耀樞自小父母雙亡,由堂兄梁介眉撫養長大。中了狀元的梁耀樞不忘堂兄梁介眉的撫養之恩,對待他如親生父母一樣。 梁耀樞一生做事,嚴謹。遺憾的是梁耀樞因為為官時積勞成疾,告老還鄉後不久,便於光緒十四年 [1888] 病逝於自己的家鄉,享年56歲。

因為這五位文狀元,佛山被稱為“廣東狀元之鄉”

▲梁耀樞的狀元府邸,

狀元井、狀元橋、狀元村、狀元及第粥……都彰顯佛山有著深厚的狀元文化。你還知道佛山哪些與狀元有關的文化,歡迎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

因為這五位文狀元,佛山被稱為“廣東狀元之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