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裕、長城迎來勁敵?瀘州老窖開建葡萄酒工程

由於中國的葡萄酒市場需求疲軟,加之大量進口品牌“蜂擁而入”,以至於本土品牌都有點招架不住了!


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張裕實現營業收入約為35.26億元,同比降幅不到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接近7.29億元,同比降幅在5%以上。


張裕、長城迎來勁敵?瀘州老窖開建葡萄酒工程


對此,太平洋證券在研報中表示,一方面是今年張裕將重點放在高端白蘭地的推廣上,高端白蘭地取得較好的增長,但是低端白蘭地有一些下滑;另一方面張裕年初採取聚焦大單品策略,砍掉一些低端產品的SKU,導致普通乾紅產品的收入有所下滑,而中高端產品中,解百納、酒莊酒都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


“我們判斷這一變化趨勢主要與渠道心態變化有關,在同樣的資金使用下,渠道更傾向於拿利潤空間高的高端產品,導致低端產品在市場推力上被弱化。”太平洋證券稱。


無獨有偶!


2019年前三季度,中葡股份(股票簡稱“*ST中葡”)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65億元,與去年同期2.84億元相比,降幅在42%左右;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不足140萬元,且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依然還是負數。


張裕、長城迎來勁敵?瀘州老窖開建葡萄酒工程


另外,雖然2019年前三季度通葡股份的業績保持雙位數增長態勢,但是,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僅為300萬左右。


張裕、長城迎來勁敵?瀘州老窖開建葡萄酒工程


王朝、張裕和長城三大品牌曾經佔據中國葡萄酒市場的半壁江山,但是,現如今,在中國葡萄酒市場上,進口品牌則“更勝一籌”。


“在中國葡萄酒市場上,進口品牌整體銷量下滑、但個別品牌表現突出,但是,本土品牌卻基本給人一種日薄西山的感覺,”一位長期關注食品飲料行業的證券從業人士告訴《五穀財經》,在李士禕等管理團隊的帶領之下,長城在葡萄酒市場上“披荊斬棘”,大有“重振雄風”的氣象。


日前,根據中國企業品牌研究中心公佈的數據,長城超越了張裕登上2019年我國國產葡萄酒品牌力指數的第一名。


張裕、長城迎來勁敵?瀘州老窖開建葡萄酒工程


數據分析指出,提到國產葡萄酒,有高達40.4%的消費者首先提到長城,品牌聯想度達到74.9%。


然而,讓人感到可惜的是,長城在葡萄酒市場上尚未築牢紮實的根基,李士禕就下課了,因此,長城未來發展如何,還是一個未知數。


“本土品牌想要崛起,急需像李士禕這樣具有豐富經驗的管理人才,然而,令人感到遺憾的是,中糧酒業董事長王皓,則是一個長期從事財務的人才。”上述證券從業人士認為,在原料和工藝上,本土品牌完全不遜色於進口品牌,但是,在人才管理和品牌塑造上,本土品牌則存在“短腿”。


東北證券則在研報中表示,張裕等本土品牌業績表現不佳,主要系國產葡萄酒品牌整體增長疲軟,需求走低所致。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葡萄酒進口量同比下降11.5%,而國產葡萄酒也同比萎縮10.4%左右。


中金公司在研報中表示,國內葡萄酒行業整體持續收縮,給本土品牌業績增長帶來壓力,且還面臨白酒行業的擠壓。


不過,國內葡萄酒市場依然存在巨大的機遇,只不過,消費升級致使企業必須優化產品結構,從而順應新的需求。


11月27日,2019年第四季度全區重點產業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在廣西欽州舉行,據悉,此次開工的項目當中,包括瀘州老窖欽州紅酒灌裝生產項目。


今年7月,瀘州老窖發佈公告,同意全資子公司瀘州老窖優選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投資設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瀘州老窖葡萄酒有限公司,實施廣西欽州葡萄酒灌裝生產項目,項目總投資為1.6億元。


業界人士告訴《五穀財經》,瀘州老窖近年來的發展戰略就是“大單品戰略”,國窖1573銷售突破百億就是其成功的案例,因此,瀘州老窖未來的葡萄酒業務也會如此,將側重高品質、高性價的產品,比如引進的澳洲希拉谷莊園西拉紅葡萄酒。


張裕、長城迎來勁敵?瀘州老窖開建葡萄酒工程


中金公司在研報中表示,雖然中國葡萄酒行業進入階段性調整期,國產、進口量雙降,但是,品牌化消費升級仍是主導趨勢;高品質高性價的葡萄酒繼續增長,淘汰的主要是低劣低價產品和價格虛高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