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祕密為何?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最近,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生前的故居被掛出來拍賣,作價800萬美元


房子位於紐約曼哈頓上東區,有四層樓高和一個地下酒窖,總面積約為427平方米。我們也得以一窺房內細節。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房子外表低調自然,內裡也簡潔樸實。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客廳用了一面通透光亮的玻璃牆,彷彿天然的畫框,將四季化為流動的畫作。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臥室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廚房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餐廳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家庭圖書館



都是簡簡單單,乍看與普通人家無異,但又都透著一份優雅。

正如貝聿銘自己所說的:“設計越簡單,往往越有力量。”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貝聿銘夫婦生前,就是這樣度過了很多寧靜的時光。

陪伴他們的,還有屋裡擺設的藝術品。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趙無極《27.3.70》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威廉‧德‧庫寧《棕與白》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雅克·利普茲 《彈吉他的男人》



即使從價格來論,這些藝術品,也遠遠超過了這棟別墅的價值。

但它們的存在,更是讓人看到這位建築大師豐富的精神世界。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貝家的旋轉階梯



貝聿銘被稱作“文化縫隙裡優雅的擺渡者”,身上有一種“神秘而儒雅的東方貴族氣質”

他一生沒有自己著書立說,或者梳理自己的理論體系。

他說:“我不趕時髦的。”

他說,自己最在乎的,是作品能否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這份修養,也與他背後的貝氏家族有關。

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赫赫有名的大家族,從蘇州起家,貝聿銘是其第十五世。

這期間,貝家不僅財富雄厚,而且人才輩出,至今不輟。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名門望族都有一個公開的秘密

貝氏在蘇州綿延了600多年,最初靠醫藥起家,之後的十幾代在醫藥、金融、建築設計、文學、政商等領域都不乏佼佼者。

第十三代貝理泰,被稱為“金融世家”,創辦了上海銀行

到第十五代貝聿銘達到一個小高峰。

貝聿銘的三個兒子也絲毫不弱,皆畢業於哈佛,現在是美國著名的建築師

這不禁讓人疑問,歷史對貝氏家族有所偏愛嗎?

但事實上,貝氏家族也歷經戰亂無數,也曾家產悉數全交......從巔峰到低谷的狀態,都發生過。

和其他大家族落敗的命運殊途,貝氏有什麼長盛不衰的秘密呢?

其中一個答案很簡單,貝氏格外重視教育。

從發跡始,貝氏家族就堅持廣儲經書,奮志功名。即便在最難時刻都深信:所有的資產都能拿走,只有一樣東西拿不走,那就是知識

良好的教育基底,讓貝家的人更容易成功,即便推倒重來,也能東山再起。而當事業成功後,他們更積極地投資後代,讓世代都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和思想。

用教育形成了一個正向的生態循環。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用教育作為大家族“裡子”的積澱,在國內外都不新鮮:


美國的四大家族之一羅斯福,走出了兩任美國總統,還都畢業於哈佛大學。

著名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不僅教育家族的孩子,還成立基金會投入教育。

世家的公開秘密就是如此——給後代好的教育。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好的教育是什麼樣的?


我們都知道教育重要,但我們真的知道什麼是好的教育嗎?

重金求購各大城市的學區房、排隊都進不去的名小學、中學,父母不惜一切把孩子送進去,就是好的教育嗎?


考出高分、接受了正規的大學本科教育,在知名高校深造過,就是好的教育嗎?


或許是,但未必。

應試教育中不免有很多功利化和工具化。

固然有“效率高”的好處,但也埋下了種種弊端:學校像個職業培訓機構,老師流水線般地教學,學生像粘貼複製的工業品。即便有了必備的工作技能,仍時常被焦慮、迷茫、疲憊所困,甚至不知道這一路努力,意義是什麼?


這本不應該是教育的歸宿。

好的教育,應該是培養“完整的人”。孔子曾說,君子不器。一個完整的人,不僅要有適應社會的技能,還要有超越這些技能的眼界思考能力

好的教育應該讓我們懂得思考:人的一生應該怎麼過才更有價值?為什麼要去欣賞藝術?人類痛苦的根源是什麼?什麼是真正的自由?


如果把好教育的標準具象化,那應該就是哈佛大學通識課的模樣。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哈佛的通識課可以說是全世界大學的豐碑和瑰寶。


知名作家、學者劉瑜曾專門為哈佛通識課寫過一篇文章:大學應該薰陶的,是一種人文精神。這一精神最集中的體現是在它的“核心課程”上。普通大學的核心課程是專業課,但在哈佛,它的“通識教育”才是最核心最厲害的。


之所以哈佛通識課讓劉瑜筆下不吝讚美,就在於它課程設置的科學性:把八大知識範疇、400多門課程重新劃分、分類,給學生們準備了一場從藝術文化倫理推理

到生命社會世界宇宙等領域的頂級知識盛宴。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在哈佛,甚至還有個奇葩的規定:專業課能隨意選換,但通識課必選。它的教改教授說:我們只是讓學生學“所有人都該知道的知識”,這才是通識課的真正地位所在。


這就難怪,劉瑜這樣形容看到哈佛通識書單的感受:“就是《廊橋遺夢》裡面女主角遇上男主角的感覺,之前和丈夫風平浪靜的婚姻,原來都是不算數的,這才是真正偉大的愛情!”

哈佛學生的表達異曲同工:真正愛上哈佛的那一刻,是拿到通識課書單的那一刻。可見,哈佛通識課含金量多高、多受歡迎!


我們今天向你推薦——《哈佛通識課:改變你和世界的100本書》,它是哈佛、斯坦福等100個教授,一起為大家開設的經典通識課程。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如果你曾在過往的教育中迷茫過,如果你處在對當下生活的困惑中,如果你不想過臉譜一般沉悶的人生......那麼這一門來自世界頂級學府的通識教育課,你沒有任何理由錯過。

那些看似不“實用”的思考,恰恰是我們生命中最樸素的疑問。只有正視它們、領悟它們,我們才能像源頭活水般,擁有活在當下的力量。


常青藤名校大師雲集

帶你把書讀厚再讀薄

你可能聽過無數課,但這節課和你之前聽的都不一樣。

首先,講課的人都是來自哈佛等世界名校的教授。

近100位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美學、文學......等教授,可以說把整個常青藤大學的通識課教授請了遍。

▼部分書單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有人說,如果大學是這些人教,可能人生早就不一樣了。

其次,哈佛教授的課會不會學術性強、晦澀難懂?

恰恰相反。真正的大家,功底就在於先把書讀厚,再慢慢讀薄。他們總能把複雜的道理講得平易近人,四兩撥千斤,深刻而簡潔。


這是一門講給普通人的通識課,從來沒有走進大學課堂的人,也能聽得津津有味。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比如,史學家伊麗莎白·蘭百克教授,是這樣講解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陷》一書的:


她先把我們帶回弗洛伊德生活的時代,找到思想產生的歷史背景,再把我們拉回現實,用弗洛伊德理論解釋我們的生活。


她說,人的攻擊性與生俱來,也揭開了社交媒體“網絡暴力”的本質,讓你有更清醒的反思,而不是毫無覺察地淪為“烏合之眾”。




100本影響人類世界的好書

溫故知新

當這一群聰明人匯聚到一起,他們準備講些什麼呢?

哈佛的學者教授們,選出了100本世界經典書,覆蓋了八大學科,每一本都堪稱是人類文明歷史星河中的璀璨明珠。

▼部分書單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既包含孩子也能讀懂的小說、童話,也有晦澀難懂的名著。

同時,教授的講述絕不是照本宣科,他們擅長挖掘背後的意義,並投射到當下的社會,往往顛覆你的認知,讓每本書重新煥發活力。

比如《80天環遊地球》,在很多人眼裡,它只屬於小孩子。

但在Chaplin教授的眼中,它看似是個探險故事,卻包含著很多隱喻。主人公福克先生正是我們當今人類的寫照:相信依靠技術能征服一切。但烏龍的結局似乎在給我們敲響警鐘:對於資源的掠取、技術的應用,人類是否過於傲慢和自信?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又如“四書”之一的《大學》,通篇只有205字,你可能會覺得它是老掉牙的古董,有什麼可解讀的呢?

包弼德教授卻從中挖掘出了中國人“教育崇拜”的源頭。原來,國人對教育的重視和焦慮,不是現在才有,而是幾千年來深植骨髓的集體記憶。他說,《大學》最大的遺產就是確立了整個中國社會對教育的重視。知道了這點,你再去看現在雞血的父母、焦慮的考生,也笑不起來了。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總之,你半生都讀不完的經典,在這裡都能聽得到、聽得懂,聽出對人生的真正改變來。

能力、態度、性格、抱負......這些東西,你從職場課、情商課、愛情課等課程學到的只是“術”。但在經典中,在哈佛老師的解讀中,你會得到更多的“道”,而這些底層邏輯,才是改變人生的根基。


一部耗時10000小時的匠心課

這門課由喜馬拉雅國內外團隊聯合,耗時4月傾力打造。據稱,每節都經過訪談授課、轉錄、翻譯、編寫、錄製、配樂等多個工序,平均單集耗時100小時


它將為你帶來: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這門乾貨滿滿的人生課程

正在優惠之中

—— 識別下圖二維碼,購買課程 ——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一部經典作品,

就像一道特殊的光源,

不同時代的讀者去賞析它時,

都會被這道光源照見

內心中不曾被照亮的部分”。





這個華人家族繁榮至今超過15代,秘密為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