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有“瞎指揮”還有“瞎批評”,中超聯賽的成功真不易


不僅有“瞎指揮”還有“瞎批評”,中超聯賽的成功真不易

2019賽季中超聯賽,以廣州恆大的奪冠而告終。

12月1日,2019賽季中超聯賽終於緩緩落下大幕。僅僅從上座率的角度(場均24076名球迷)、以及奪冠懸念持續到最後一輪的角度看,2019賽季中超聯賽的確取得了成功、的確配得上掌聲;但如果看一度被玩壞不得不進行調整的“U23新政”以及“遲到”的頒獎禮,2019賽季中超聯賽卻又因為這種無處不在的“瞎指揮”而不得不接受批評。

更讓中超感到無奈的是,除了必須承受“瞎指揮”導致的不足,中超聯賽的精彩很多時候被忽視、無視,一些小瑕疵卻又被無限放大。在這雙重的阻力之下,中超聯賽想成功想贏得掌聲,的確是殊為不易。

被玩壞的“U23新政”

不僅有“瞎指揮”還有“瞎批評”,中超聯賽的成功真不易

文俊傑出場時間不到1分鐘。

本賽季的中超聯賽,一度沿用必須有一名U23球員(出生於1996年1月1日之後)首發、累積出場球員不得少於三人次的老規則,姑且不論這個已經沿用幾年的“新政”是否起到效果,但隨著本賽季的進行,一些球隊又一次找到了這項規則的漏洞,這也迫使著中超聯賽不得不對其進行調整。

一些球隊的確是徹底玩壞了這項政策!

4月26日進行的第7輪、廣州富力3比1擊敗深圳佳兆業的比賽,出生於1997年9月24日的黎宇楊,在開場僅僅3分鐘時就被範雲龍所換下,另外兩名U23球員、王鵬和黃政宇,也直到下半場進入尾聲階段才先後登場。還是在這輪、河南建業主場2比1擊敗江蘇蘇寧的比賽,出生於1997年4月9日的楊國元,更是僅僅首發兩分鐘就被馮卓毅所換下。

也就是從第7輪聯賽開始,河南建業和廣州富力就彷彿“愛”上了讓U23球員擔任球隊的“假首發”,而到了6月14日進行的第13輪、天津天海在1比1逼平河南建業的比賽中,天津天海讓出生於1997年4月16日的文俊傑,僅僅首發1分鐘就被裴帥換下,“U23”新政的確是到了不得不調整的地步——沒有涉及到“存廢之爭”還是頗為滑稽。

6月18日,中國足協發佈“中國足球協會關於調整《2019中超聯賽規程》相關條款的通知”,這份通知中,中國足協將“U23新政”調整為每場比賽場上的U23球員始終不少於1人。但與此同時,中國足協又特意強調,當俱樂部有U23球員被各級國家集訓隊徵調時,可不執行這一政策。

從黎宇楊被火速換下的將近3個月之後,才對“U23新政”進行調整,的確讓人對中國足協的“英明神武”感到敬佩,但這個應對的時間是不是拖得太長了一點還是令人好奇。更重要的一點是,聯想到中國各級別國字號球隊在2019年各項賽事中更加糟糕的表現,中國足協是否該很好評價一下“U23新政”的效果呢!

不僅有“瞎指揮”還有“瞎批評”,中超聯賽的成功真不易

迪力穆拉提助重慶斯威絕殺上海上港。

本賽季的中超賽場上,的確有不少U23球員表現突出,除了進入“最佳新人”候選名單的段劉愚、朱辰傑以及嚴鼎皓之外,北京國安的張玉寧、重慶斯威的迪力穆拉提、江蘇蘇寧的阿布都海米提、上海申花的蔣聖龍、廣州恆大的楊立瑜等年輕球員,其實也都有著不錯的表現。

但與此同時還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能夠有出色表現的年輕球員,並不需要什麼政策的呵護就能在自己的球隊中獲得穩定的出場時間,而之前因為政策的原因獲得出場機會的年輕球員,卻又隨著政策的調整甚至連登場的機會都沒有。

從這個角度看,“U23新政”的確很有點“雞肋”的嫌疑,但現在的問題在於,中國足協並沒有絲毫要徹底否定這一“新政”的想法。因此,這算不算是中國足協的一次“瞎指揮”,的確成了一個問題。

漫長的集訓和支離破碎的聯賽

不僅有“瞎指揮”還有“瞎批評”,中超聯賽的成功真不易

漫長的集訓也未能避免不敵敘利亞。

2019賽季的中超聯賽,比往年結束的稍晚了一些。而導致中超聯賽如此“拖沓”的原因,同樣離不開中國足協為了國家隊的賽事而進行的“干預”。

為了備戰世預賽的比賽,本賽季的中超聯賽一共有了三次將近一個月的休賽期。

其中,為了9月10日與馬爾代夫的比賽,中超聯賽從8月15日休賽到9月13日;為了備戰10月10日與關島、10月15日與菲律賓的比賽,中超聯賽從9月22日休賽到10月18日;為了備戰11月14日與敘利亞的比賽,中超聯賽從10月27日休賽到11月22日。

這三次漫長的休賽期,不僅讓中超聯賽喪失了一部分的熱度,而且也讓一些“大戶”苦不堪言。廣州恆大本賽季的奪冠的確有些兇險,至於這其中是不是有諸多球員長時間參加國家隊集訓的原因的確不好評判,但有一點也許必須承認的是,廣州恆大本賽季最為尷尬、最為兇險的一個階段,恰恰與國家隊幾次漫長集訓、參加世預賽有所重疊。

一切為了世界盃!這是一個看上去很有些不好反駁的理由,但渴望衝擊世界盃的永遠不可能僅有中國足球,當其他球隊的球員都在聯賽和國家隊“疲於奔命”的同時,享受了更多休息和集訓時間的國足,卻的確沒有展現出這種集訓的價值所在。

“客場”1比2不敵敘利亞的比賽,為國足進球的武磊是最後一個到隊的球員,而敘利亞的球員在參加本場世預賽之前,大多也是剛剛結束各自聯賽的比賽。這一點,的確讓國足乃至中國足協有些尷尬。

輸給敘利亞,讓國足面臨著也許只能憑藉成績更好的第二名晉級下一輪世預賽的資格,而與此同時,被割裂得支離破碎的聯賽,卻又多少喪失了一些關注度。這種“兩頭不落好”的舉措,又該去怪罪誰?

聯賽和國家隊的比賽永遠都存在矛盾,“FIFA病毒”也的確讓很多俱樂部都異常不滿,但客觀地說,聯賽和國家隊的賽事在大多數國家還是能夠得到一個相對妥善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就是讓球員不得不更加辛苦。

這種辛苦,當然就是球員的一部分生活,而且從中國足協特意為國字號球員留出充分的集訓調整的時間卻並沒有收穫最好的結果來看,究竟哪一種方法更好因此不用多說。甚至不誇張地說,與大多數職業聯賽背道而馳的中超聯賽,顯然是在為“瞎指揮”而埋單。

事實上,漫長的集訓究竟有沒有效果,在其他一些項目上其實已經有不成功的先例。2019年男籃世界盃開始之前,中國男籃成為所有球隊中集訓時間最長、參加熱身賽最多的球隊,但中國男籃最終的成績卻令人失望。

越重視越失望

不僅有“瞎指揮”還有“瞎批評”,中超聯賽的成功真不易

楊立瑜不需要任何呵護也能立足中超。

“U23新政”,最為讓人不滿的地方,是在於強行給了一些無法達到比賽要求的年輕球員出場比賽的機會;為了國家隊調整中超聯賽的賽程最讓人不滿的地方,是在於這種強行的干涉反而讓兩頭都不落好……

而以上所提到的,也許只是中國足協對於中超聯賽諸多管理手段中的兩個,但這兩個都存在問題的手段,最終所體現出的無疑就是之前所提到過的“瞎指揮”。

還是回到“U23新政”。這個政策的推出,其實就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減弱了競爭的氛圍,讓很多年輕球員更像是“溫室中的花朵”。這樣說的確並不過分,特里那樣年紀輕輕就擔任球隊隊長、並且敢於呵斥老隊員,的確是一個“特例”,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年輕球員的成長過程中,都離不開在殘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驚喜。

相比而言,中超賽場上當然也有經歷了殘酷的競爭最終並且已經證明自己的年輕球員,但“U23新政”的存在,還是多少降低了這種殘酷性。在剛剛結束的“大足石刻杯”錦標賽上,中國U22國家隊在比賽中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他們在技戰術環節所體現出的大量不足。

不僅僅是U22國家隊,國足在已經結束的幾場世預賽的比賽中,同樣在技戰術環節甚至個人技術方面暴露出了太多無法令人滿意的缺陷。這些缺陷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而更深層次的原因,也許還得歸功於“瞎指揮”。

上賽季中超賽場上最閃亮的新人,無疑是江蘇蘇寧的黃紫昌。本賽季的中超賽場,黃紫昌幾乎沒有獲得任何的機會。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也許和黃紫昌的傷病有關,但他一次次參加國字號球隊的集訓,恐怕也同樣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黃紫昌也表示自己和球隊(國奧隊)如今所存在的問題中,包括參加比賽太少。

一方面渴望通過聯賽鍛鍊球員,一方面又因為集訓減少球員參加聯賽的次數,這種不可調和的矛盾之所以產生,的確是讓人無話可說——當然,至於青訓問題因為離題太遠所以就不說了。

這種“瞎指揮”,影響到了中超聯賽、影響到了參加中超聯賽的球員,最終又影響到了國家隊的戰績。可令人失望的是,這一連串的糟糕表現,反而促使中國足協更加關注聯賽、更渴望通過“更有效”的管理手段從這個聯賽中獲得回報。

這簡直就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而且是看不到頭的惡性循環。

中超依然挨批

不僅有“瞎指揮”還有“瞎批評”,中超聯賽的成功真不易

凜冬已至?

隨著2019賽季的中超聯賽以廣州恆大的奪冠而告終,一些媒體對於本賽季中超聯賽的報道,又掀起了一輪“口水”。

在文匯報的報道中,直接以《中國足球 凜冬已至》為題,對中超聯賽乃至中國足球提出了批評;新京報也以《球隊遭遇冰火兩重天,中超兩極分化最嚴重的一年》為題,展現了對於中超未來的擔憂。

客觀地說,這兩家媒體的說法當然有其道理,但在2019賽季中超聯賽剛剛結束的當下,就發出這樣的“聲音”,還是多少有些令人懷疑其動機——當然,相比於平面媒體,網絡上的一些批評和指責更加“不堪”。

場均入場觀眾人數達到24076人的2019賽季中超聯賽,究竟該不該收穫一連串的批評和指責,其實真的是一個巨大的問題。畢竟,從大面上看,越來越“金元化”的中超聯賽,和其他聯賽、甚至頂級聯賽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而國家隊在各項賽事中不令人滿意的表現,是不是全部該歸結於中超為代表的職業聯賽,其實同樣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因此,2019賽季已經結束的中超聯賽,究竟是該承受過多的批評還是掌聲,也因此成了一個難題。

在2019賽季中超聯賽結束最後一輪比賽的當天,韓國的K聯賽也落下帷幕,而相比於中超聯賽最後一輪相對“風平浪靜”的現實,K聯賽的最後一輪卻曝出了一個“醜聞”。從這個角度看,國家隊的成功和聯賽的成功之間的確沒有一個直接的等號——英超聯賽和英格蘭代表隊之間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從這個角度看,自身沒有太大的醜聞、而且還有太多精彩瞬間的2019賽季中超聯賽,即便配不上足夠多的掌聲但至少不該挨批。

2019賽季中超聯賽的確有太多精彩瞬間,第4輪聯賽,重慶斯威客場絕殺上海上港;第5輪聯賽,北京人和“爆冷”擊敗廣州恆大……第13輪武漢卓爾4比3險勝廣州富力,讓扎哈維的帽子戲法無用;第15輪山東魯能2比0完勝北京國安,讓爭冠形勢出現波折……第27輪瀕臨降級的深圳佳兆業,主場4比4艱難戰平武漢卓爾;第29輪已經降級的北京人和1比1戰平上海上港……

以上,依然是本賽季諸多精彩比賽中的幾場而已,為球迷送上了這麼多精彩比賽的中超聯賽,又怎麼該批評?說句玩笑話,當管理方樂於“瞎指揮”的同時,恐怕還有一些批評者習慣了“瞎批評”——只是為了指揮而指揮,只是為了批評而批評。

“瞎指揮”和“瞎批評”,究竟哪個影響更大?這其中其實同樣難分高下,畢竟,對於一些算不上“死忠”的球迷而言,一兩次的“瞎批評”,也許就能影響到他們遠離中超聯賽。已經盡力為球迷送上太多精彩比賽的聯賽,因為幾句看似有道理其實沒道理的批評、因為某個細節被大肆放大而喪失球迷,當然也不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

中超聯賽究竟怎麼走?

不僅有“瞎指揮”還有“瞎批評”,中超聯賽的成功真不易

最困難的天津天海成功保級。

2019賽季中超聯賽,已經隨著廣州恆大的奪冠而落下帷幕,未來的中超聯賽究竟何去何從,也因此還是足夠引人關注。

“塵歸塵、土歸土”,也許是如今對於中超聯賽而言最大的期待。中超聯賽當然存在一些不足,但中國足球的所有不足,卻又真的不該全部由中超聯賽來揹負。這一點,其實還是必須分開,畢竟,中超聯賽也沒有去追究“瞎指揮”導致的缺陷,更沒有去追究“瞎批評”者的混亂。

這恰恰就是如今中超聯賽最讓人“心疼”的地方。這個聯賽為球迷奉獻了非常多的精彩比賽,這個聯賽為球員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這個聯賽也給了無數球員實現夢想的平臺,但到了賽季大幕落下的一刻,中超聯賽卻成了一切不足的根源。

“瞎指揮”者,希望用更瘋狂的“瞎指揮”,讓中超聯賽變得更好;“瞎批評”者,希望用看上去更有力的批評,讓中超聯賽變得更好……總之,所有人都在為中超聯賽尋找毛病、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沒有人去肯定中超聯賽的成功並且願意為其送上掌聲。

這,其實才是中超聯賽最讓人感到遺憾的地方。已經揹負了太多額外期待的中超聯賽,還得去為不該他們負責的國家隊戰績承擔責任。這種兩全其美,連英超聯賽都做不到,更何談什麼“年輕”的中超聯賽。

新京報評論的最後一句:在黑暗中的孤獨舞臺上即使再熱鬧,又有什麼意義!

2019年中超聯賽,何時在黑暗中;2019年中超聯賽,何時有過孤獨舞臺;2019年中超聯賽,又為何沒有意義?

黑不黑暗、孤不孤獨、有沒有意義,的確很難說清楚,但如今可以肯定的是,中超聯賽只有變得更好,中國足球才能看到希望。怎麼樣的中超聯賽才算更好?也許無非是所有人都不要過界、所有人都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所有人都公正客觀;每一個政策的制定,都要有足夠的推演並且有清晰的問責機制;每一次批評之前,都要保持冷靜和客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