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施劍林,1989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現任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曾擔任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施劍林研究員長期從事介孔和其他無機納米結構與材料的設計、可控合成及其在能源/環境催化和生物醫學領域應用的基礎研究。課題組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介孔與其他無機納米材料的設計、可控合成及物化性能

2)面向能源/環境應用的無機光/電催化材料

3)基於無機納米結構的藥物輸運與診療一體化

4)納米催化醫學

以首席科學家或負責人承擔納米重大研究計劃、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20餘項;5項授權發明專利獲實施。培養傑青2人,優青1人。以第一完成人獲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2項和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介孔藥物輸運工作入選2005年度兩院院士評選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施劍林院士以通訊(含共同通訊)及第一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460篇,其中Nat. Nanotech. 1篇,Nat. Commun. 1篇,JACS 15篇,Angew. Chem. 10篇,Adv. Mater. 31篇,以上論文他引33000餘次,ESI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2015年至今連續入選Thomson Reuters全球高被引作者。

現對施劍林院士課題組歷年來最高被引的部分文章進行介紹,供大家學習交流。(本文數據以Web of Science為參考,如有疏漏或錯誤,歡迎指正)

1. Angew:中空介孔SiO2球/多層聚電解質核-殼結構對藥物的刺激響應控制釋放丨被引820次

保持藥物的可控性:水熱穩定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具有很高的藥物儲存能力,包裹在硅球上的多層聚電解質可作為藥物釋放的開關,而藥物的釋放受pH或離子強度控制。下圖展示了在有或沒有聚苯乙烯磺酸鈉(PSS)和聚烯丙胺鹽酸鹽(PAH)包裹下,布洛芬(IBU)在硅球中的釋放行為。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Zhu, Y., Shi, J., Shen, W., Dong, X., Feng, J., Ruan, M. and Li, Y. (2005), Stimuli‐Responsive Controlled Drug Release from a 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Sphere/Polyelectrolyte Multilayer Core–Shell Structure.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44: 5083-5087.

doi:10.1002/anie.200501500

2. JACS: 磁芯/介孔二氧化硅殼結構均相磁性納米複合球的製備丨被引637次

合成了一種新型的磁芯/介孔二氧化硅殼納米球,其平均粒徑約為270 nm。內部磁芯賦予整個納米顆粒以磁性,而外部中孔二氧化硅殼具有足夠大的比表面積和孔容。該材料有望用於靶向給藥和多相分離,並以布洛芬在介孔二氧化硅殼的孔道中的儲存和釋放為例進行了說明。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Zhao W, Gu J, Zhang L, Chen H, Shi J. Fabrication of Uniform Magnetic Nanocomposite Spheres with a Magnetic Core/Mesoporous Silica Shell Struct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5;127(25):8916-7.

doi:10.1021/ja051113r

3. JACS:TAT肽結合單分散介孔二氧化硅納米粒用於核靶向給藥丨被引561次

目前開發的大多數納米藥物遞送系統均靶向癌細胞,但很少靶向細胞核。然而,以核為靶標的藥物輸送有望更直接,更有效地殺死癌細胞。在這項工作中,施劍林研究員團隊首次將TAT肽與高載藥量的介孔二氧化硅納米粒子(MSNs-TAT)結合,用於核靶向藥物的遞送。

研究人員合成了各種粒徑的單分散MSNs-TAT,以研究粒徑和TAT共軛對MSNs核膜穿透性的影響。直徑為50 nm或更小的MSNs-TAT可以有效地靶向細胞核,並將活性抗癌藥阿黴素(DOX)遞送到靶向細胞核中,從而以更高的效率殺死這些癌細胞。這項研究可為設計和開發細胞核靶向藥物輸送提供有效的策略。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Pan L, He Q, Liu J, Chen Y, Ma M, Zhang L, et al. Nuclear-Targeted Drug Delivery of TAT Peptide-Conjugated Monodisperse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2;134(13):5722-5.

doi:10.1021/ja211035w

4. ACS Nano:核/殼結構空心中孔納米膠囊用於細胞成像和抗癌藥物傳遞丨被引496次

以功能性無機(Fe3O4、Au等)納米晶為核、薄型介孔二氧化硅殼和介孔間巨大空腔組成的均勻空心無機核/殼結構的多功能介孔納米膠囊,為同時進行抗癌藥物釋放和MRI細胞成像提供了一個潛在的平臺。在功能核和介孔二氧化硅殼之間形成巨大空腔的合成策略是利用基於結構差異的選擇性蝕刻方法,通過該方法,可以選擇性地刻蝕Fe2O3@SiO2@mSiO2(或Au@SiO2@mSiO2)複合納米結構的固體二氧化硅中間層,同時保持介孔二氧化硅殼的相對完整性。

所獲得的多功能納米膠囊(Fe3O4@mSiO2)具有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其對各種細胞系的細胞毒性非常低,對人血紅細胞的溶血性較低,並且對血漿沒有明顯的凝血作用。採用激光共聚焦掃描顯微鏡和生物透射電鏡觀察納米膠囊對癌細胞的攝取和細胞內定位。重要的是,製備的多功能無機介孔納米膠囊由於空腔的形成、比表面積/孔體積的增大以及DOX分子與介孔二氧化硅表面的靜電相互作用,對阿黴素同時具有較高的載藥量(20%)和載藥率(100%)。

此外,在體內和體外都證明了Fe3O4@mSiO2納米膠囊作為MRI造影劑的能力,表明了複合納米膠囊的同時成像和治療多功能性。此外,將多功能無機納米膠囊的概念擴展到設計和製備用於納米醫學應用的Gd-Si-DTPA接枝Au@mSiO2納米膠囊,進一步證明了該策略在製備各種多功能介孔納米膠囊方面的通用性。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Chen Y, Chen HR, Zeng DP, Tian YB, Chen F, Feng JW, et al. Core/Shell Structured Hollow Mesoporous Nanocapsules: A Potential Platform for Simultaneous Cell Imaging and Anticancer Drug Delivery. Acs Nano. 2010;4(10):6001-13.

doi:10.1021/nn1015117

除了無機納米藥物載體領域的系列成果,施劍林院士課題組近年來提出了“納米催化醫學”的新概念,成為了目前納米生物醫學領域的最重要研究議題之一,下面以施劍林院士課題組今年的一篇綜述為例,供大家交流學習。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名人堂:新科院士施劍林,他引33000+,高被引論文41篇,H因子106

聲明:若有不妥,請聯繫!由Natt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