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的大洋孤軍,從東亞一路打到南美,斯佩艦隊戰紀

文|青樓大茶壺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意志帝國引以為傲的公海艦隊坐擁世界第二的龐大艦隊,卻沒能對戰爭的走勢起到正面的作用。縱使擁有"巴登"號、"毛奇"號等同時代最先進的無畏艦隊,縱使公海艦隊曾在日德蘭海戰中迎面痛擊了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公海艦隊始終不敢衝出英國皇家海軍的牢籠,苟且偷生般地度過了四年血腥的戰爭,直到1919年斯卡帕灣的"彩虹行動",以集體自沉的形式悲劇收場。

德意志的大洋孤軍,從東亞一路打到南美,斯佩艦隊戰紀

馬克西米安·馮·斯佩中將,德屬東亞艦隊司令

但是,德國部署在遠東,用於維護其亞太殖民地的遠東艦隊,卻在強敵環伺,敵我懸殊的惡劣環境下,上演了一場驚為天人的海上跨洋游擊戰,不僅兇狠地打擊了協約國,也極大地助長了德國海軍的士氣。儘管他們沒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但還是不容置疑地在海戰史上留下了大放異彩的一筆。

一、遠東孤軍

1914年8月,列日的炮火宣告這場將要用四年時間將歐洲人的血磨盡的戰爭的開始。瞬間,德國在西太平洋和東亞建立起的幾個殖民地瞬間變成協約國勢力中的孤島。原本規模就不大的東亞分艦隊落入了一個險惡的環境中。

戰爭開始時,法國控制著中南半島,日本在中國沿海對德屬膠澳虎視眈眈,英國則控制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澳大利亞與新西蘭海軍作為英軍的隨從封鎖了太平洋諸島。這樣,德國海軍高層也相當於放棄了東亞艦隊。因為他們規模遠小於包圍著他們的協約國海上力量。

但是東亞艦隊並沒有就此舉手就擒,時任東亞艦隊司令,馬克西米安·馮·斯佩中將決定放棄東亞殖民地的各個海軍基地,利用自身艦隊規模小機動性強的特點,在印度洋、太平洋海上與協約國展開海上游擊戰;一方面打擊協約國東亞海上交通,一方面爭取返回德國本土。用斯佩中將自己的話說:"我已經無家可歸。我無法回到德國。我們沒有其他安全港。我必須盡力去襲擊敵軍,直到我的彈藥用盡,或者實力強得多的敵人成功地將我擒獲。"

戰爭爆發時,德國東亞艦隊僅僅擁有兩艘裝甲巡洋艦和四艘輕巡洋艦作為主力部隊。諸如青島基地的淺水炮艇等一大批小型軍艦隻能無奈鑿沉。反觀協約國則在東亞維持著英國遠東艦隊、法國遠東艦隊、澳大利亞海軍、新西蘭海軍等規模不小的海上力量。敵我實力懸殊,為了避免重蹈1905年沙俄太平洋艦隊死守旅順港而被全殲的覆轍,東亞艦隊只能儘快離開已經不再安全的青島基地和太平洋德屬諸島,展開海上游擊戰。

二、大洋中的孤獨狼群

戰爭爆發時,東亞艦隊的主力艦隊大都在太平洋上巡邏,只有埃姆登號輕巡洋艦在開戰幾天前獨自離開青島巡邏。於是,斯佩決定讓埃姆登號獨自向西航行,在英國控制的印度洋展開破襲戰,騷擾協約國航線與港口。

(一)海上孤狼埃姆登

這樣,埃姆登號輕巡洋艦作為一隻孤狼經過德屬帕勞和中立的荷屬東印度群島,偽裝成英軍軍艦穿過龍目海峽,進入完全被協約國勢力佔據的印度洋。因為英國對印度洋的高度佔有,這片大洋甚至被稱為"英國湖"。正因如此,英國人完全想不到會有德國軍艦潛入這片遠離德國本土的大洋。1914年9月的前兩個星期,埃姆登號在東印度洋上連續襲擊了七艘商船,並擊沉了其中的四艘英國商船。9月14日英國人才注意到埃姆登號的存在,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印度洋沿岸的恐慌,科倫坡-新加坡航線甚至一度被關閉。商船的保險費率暴漲,船隻不敢離港。對於協約國來說,尷尬的是一艘德國巡洋艦竟然癱瘓了整個印度洋的航運。

德意志的大洋孤軍,從東亞一路打到南美,斯佩艦隊戰紀

埃姆登號輕巡洋艦的海上破襲路線

9月22日夜晚,埃姆登號悄悄潛入英屬印度東南重鎮馬德拉斯(今金奈)港內,進行了持續半個小時的炮擊,旋即在被發現前全身而退。儘管炮擊沒有造成嚴重損傷,仍然成功製造了覆蓋整個印度洋的恐慌氣氛。隨後,埃姆登號繞過錫蘭,在嘗試偷襲科倫坡未果後進入阿拉伯海,再次擊沉六艘英國商船。西進迪戈加西亞島之後,為了持續干擾東印度洋航線,埃姆登號再度東折,期間多次甩掉協約國軍艦的追捕。10月28日,埃姆登號進行了她最著名的一次破襲。她在清晨偽裝成英國軍艦潛入英屬馬來亞重鎮檳榔嶼,在港內升起德國海軍旗,隨即擊沉了港內停泊的俄艦珍珠號。值得一提的是,珍珠號是1905年對馬海戰中沙俄第二太平洋艦隊為數不多的倖存者。

德意志的大洋孤軍,從東亞一路打到南美,斯佩艦隊戰紀

埃姆登號輕巡洋艦

最後,埃姆登號穿越巽他海峽駛往可可斯群島,於11月9日佔領並摧毀了迪雷克申島上英國東方電報公司的無線電設施,以癱瘓協約國在印度洋上的通訊。但這一行動引來了澳大利亞海軍悉尼號輕巡洋艦,在一個半小時的激戰之後,埃姆登號傷重擱淺在無人的珊瑚礁島北基林島岸邊,艦長卡爾·米勒在內的剩餘船員被俘,直到1918年停戰後的戰俘交換才得以回到德國。而登錄迪雷克申島的數十名德軍官兵奇蹟般地以一艘破舊的三桅帆船抵達蘇門答臘島,借一艘德國商船渡過印度洋,在奧斯曼帝國控制的也門荷臺達地區登陸,取道君士坦丁堡回到了德國。

在持續2個多月的印度洋破襲戰中,埃姆登號作為同盟國在印度洋上的唯一軍事存在,總共攔截、擊沉了30艘協約國商船和戰艦,給印度洋沿岸協約國力量造成了巨大困擾與恐慌。可以說,埃姆登號經歷了一段傳奇性的遠征。

(二)科羅內爾海戰

埃姆登號離隊之後,東亞艦隊主力跨越太平洋東進。斯佩計劃率領艦隊躲避協約國海上力量的圍追堵截,繞過南美洲返回德國。由於南美國家大都保持中立且與德國關係不錯,斯佩艦隊一開始並未受到實際性阻擾。但當他們於11月1日向南行駛到智利中部的科羅內爾市附近海域時,迎頭撞上了由海軍少將克里斯托弗·克拉多克爵士率領的英國西印度群島艦隊第4巡洋艦支隊。一戰前期著名的科羅內爾海戰就此爆發。

德意志的大洋孤軍,從東亞一路打到南美,斯佩艦隊戰紀

克羅內爾海戰

英軍的格拉斯哥號巡洋艦率先發現了德國艦船冒出的濃煙,克拉多克少將下令截擊黃昏時刻,雙方互相進入射程開始對射。由於艦船較少且陣型不佳,英軍很快落入下風,開始向南後撤。佔了便宜的德艦絲毫不想放過這個機會,堅定地進行追擊。開火僅僅一小時後,英艦好望角號和蒙茅斯號相繼被擊沉,克拉多克少將陣亡,而格拉斯哥號及奧特朗托號勉強逃脫。是役,英軍陣亡1570人,兩艘裝甲巡洋艦被擊沉,而德軍僅僅付出了3人受傷的代價。

四、命運的終結

斯佩艦隊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宛如蛟龍入海般的游擊戰令英國海軍陷入困境。為了徹底消滅這隻令人頭痛的海上存在,英國皇家海軍決定從本土大艦隊派出主力戰列巡洋艦隊,在斯佩艦隊繞過合恩角進入大西洋之後,在其返回德國的必經之路上將其殲滅。

德意志的大洋孤軍,從東亞一路打到南美,斯佩艦隊戰紀

福克蘭海戰

1918年12月8日,英國海軍發現了從英屬福克蘭群島附近海域通過的德軍艦船,旋即集結艦隊進行追擊。儘管並非處於絕對的劣勢,但斯佩在此時陷入驚慌,命令艦隊急速逃跑。但為了躲避炮擊而擺出S型航線的德艦由於速度不支而被英軍戰列巡洋艦追及,除了德累斯頓號輕巡洋艦逃回太平洋以外,其他軍艦悉數被擊沉,艦隊司令斯佩中將陣亡。

福克蘭群島海戰最終帶來了德屬東亞艦隊的覆沒,德累斯頓號也在次年3月14日在智利海域被擊沉。在其不到半年的遠洋戰史中,斯佩艦隊從印度洋打到太平洋,給英國海軍與海上運輸造成了巨大困擾與打擊。儘管斯佩艦隊在福克蘭海域最終被佔據絕對優勢的英軍艦隊殲滅,其奔襲萬里的傳奇經歷,的確是海戰史上的傳奇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