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元化”更進一步?歐洲又有六國加入與伊朗貿易的新結算機制

今年初,德、法、英三國成立了一個“貿易往來支持工具”(INSTEX)機制,旨在幫助歐洲企業繞過美國的制裁與伊朗進行交易。

當地時間12月1日,據英國《衛報》報道,除英法德之外,又有6個歐洲國家加入了這個機制,希望維護歐洲和伊朗的合法貿易。

法德英三國發表聯合聲明表示,作為INSTEX結算機制的創始國,歡迎比利時、丹麥、芬蘭、挪威、荷蘭和瑞典加入該結算機制的決定,明確表達了歐洲維護與伊朗合法貿易以及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的決心。

有分析指出,雖然這六個國家的加入是一次小小的變動,但是可能意味著歐洲抗衡美國、去美元化時代的開始。

“去美元化”更進一步?歐洲又有六國加入與伊朗貿易的新結算機制

繞開美國製裁

2018年5月,美國宣佈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隨後重啟並新增了一系列對伊制裁措施。制裁給伊朗經濟造成了明顯的負面影響。作為回應,伊朗今年5月以來已先後分三個階段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

據外媒報道,特朗普政府警告其他國家不要與伊朗進行各種交易,否則將面臨美國的二次制裁。但擁有28個成員國的歐盟已承諾採取必要措施,維護其對伊核協議的承諾,因為在歐盟看來,伊核協議對保障全球核不擴散和中東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歐盟為了繼續與伊朗進行貿易,今年初,法、德、英三國發表聯合聲明,宣佈建立與伊朗貿易的INSTEX結算機制。該機制是在美國主導的全球金融體系之外運作的支付機制,不使用美元,而是通過“以物易物”的模式,讓伊朗繼續出售石油並進口其他產品或服務,可以幫助歐洲企業繞過美國對伊朗的單方面制裁。

比利時、丹麥、芬蘭、荷蘭、瑞典和挪威11月29日發佈聯合聲明表示,六國正式啟動程序加入這一結算機制。但聲明並沒有公佈具體程序細則,也沒有說明6個國家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完成這些程序。

法、德、英三國的聯合聲明再次強調全面、有效執行伊核協議的重要性,敦促伊朗回到原有立場,並完全遵守伊核協議。聲明說,將繼續在伊核協議框架下推動包括爭端解決機制在內的一切努力,繼續堅定支持通過外交努力解決有關問題。

據央視新聞的消息,伊朗議會議長拉里賈尼12月1日在德黑蘭表示,伊朗一貫堅持與美國共同解決美方對伊朗制裁相關問題的“政治意願”,美國應與伊朗共同解決制裁相關問題。

拉里賈尼當天在德黑蘭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美伊共同解決相關問題的大門沒有關閉。他敦促美國放棄對伊朗採取全面制裁的極限施壓政策。“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擺脫美霸權邏輯

金融分析師肖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個機制其實主要還是在伊朗遵循伊核協議的前提下,歐洲與伊朗的一個貿易解決機制,可以說是被美國逼出來的,因為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對歐洲和伊朗都是一個實質性的傷害,美國可以在伊朗問題上一走了之,並施加壓力,但歐洲跟伊朗的貿易對歐洲來說牽扯到了非常現實的利益,這種背景下歐洲對於維持伊核協議的意願還是比較強烈的。

肖磊認為,INSTEX的真正意義在於,開啟了一個新的繞開美元霸權的解決貿易問題的方式。“德法英作為歐洲核心大國,在全球地緣政治當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美國的重要盟友,但在伊朗問題上分歧嚴重。以前這種分歧,往往以美國的強勢壓制,歐洲各國的屈服告終。而這一次,歐洲並未屈服於美國的壓力,由此可見,未來擺脫美國單方面霸權邏輯,將是歐洲覺醒的一個標誌。由於軍事層面牽扯麵極廣,在經濟層面逐步擺脫美國的霸權思維,是歐洲首先要做的事情。INSTEX不僅是‘去美元化’的一個開始,也是歐洲獨立起來參與全球地緣經濟事務的一個標誌。”。

伊朗新聞電視臺12月1日稱,伊朗希望新國家的加入能為INSTEX機制注入活力,使其向正式運營更進一步。伊朗副外長阿拉格齊表示,INSTEX能夠覆蓋伊朗20%的對外經貿往來。他希望這一比例未來能夠繼續提高。

截至目前,相關國家尚未通過這一系統進行交易。肖磊表示,INSTEX的成效不會立竿見影,但會逐步擴大並建立新的市場格局。

“去美元化”的努力

多年來,基於全球市場的穩定性,美元一直是全球央行首選的儲備貨幣。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數據,目前美元在所有外匯交易中佔比高達88%,也是原油、黃金、基本金屬、農產品等國際大宗商品交易的結算貨幣,其中,超過80%的原油都是以美元計價交易的。

目前,各國在交易時基本都會用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SWIFT)支付體系。

SWIFT是一個國際銀行間非盈利性的國際合作組織,成立於1973年5月,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SWIFT會員為遍佈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萬家金融機構,這些機構間每日有數以萬億計的資金轉移。雖然SWIFT體系的管理者聲稱自身在政治上是中立的,但實際上,SWIFT體系被認為由美國控制。鑑於SWIFT系統在國際銀行間跨境匯兌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它經常被用來解決各種政治問題。美國曾強制利用SWIFT體系對他國進行制裁,要求SWIFT封鎖、限制受制裁國的美元交易。

所以,對於全球多個貨幣當局和央行而言,打破美元過去數十年的統治地位,建立一種公平的貨幣環境成為幾乎一致的目標。近幾年,“去美元化”浪潮愈演愈烈。

歐洲委員會前主席容克在10月份向歐洲議會發表的最後一場國情諮文演講中提出:儘管歐盟只有2%的進口來自美國,但歐盟以美元支付了80%以上的能源進口,這是一種“失常”的現象。“我們必須改變這一點”,“歐元必須成為新主權歐洲的積極工具”。

法國《回聲報》稱,俄羅斯正在為擺脫美元鋪平道路。報道指出,為避免受到美國製裁,2014年,俄羅斯開始了其經濟和金融體系的“去美元化”進程,截至目前,其已同伊朗、中國和土耳其等國達成本幣結算協議。

近日,俄羅斯國立高等經濟學院發展中心的專家發佈報告表示,2019年第二季度,俄羅斯將對華出口中的歐元結算比例提高至53%,從中國進口業務中人民幣結算比例提高至25%,盧布比例提高至5%。

此外,據俄羅斯《消息報》報道,金磚國家正在打造名為“金磚支付”的統一支付體系,今後消費者有望藉助專門的手機應用在金磚國家內實現跨國跨幣種支付。

另據路透社報道,日本正在全球主導建立一個用於加密貨幣支付的國際網絡,類似於SWIFT系統。據悉,日本計劃在未來幾年內籌備好這個網絡,日本將與其他國家展開合作。消息人士稱,早在今年6月時,FATF(政府間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批准建立這個新網絡的計劃,而計劃是由日本財務省和金融廳發起提出。

伊朗副外長阿拉格齊稱讚其他國家遠離美元作為結算貨幣的做法,“這是非常重要的”。

(國際金融報記者 李曦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