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19年1-11月蘇州市區房企銷售TOP30出爐,4家房企破百億

今日,克而瑞蘇州機構正式發佈《2019年1-11月蘇州市(含吳江)房企銷售業績TOP30

》,從權益和流量兩大維度,客觀全面地反映2019年前11個月在蘇房企的銷售運營和綜合開發實力。

權益榜

權益榜是以企業股權佔比為口徑,即若某項目為多家房企合作,則該項目的業績按照股權佔比計入相應企業。反映的是企業的資金實力與投資能力。我們從權益銷售金額和權益銷售面積/套數兩個方面來闡述。


重磅|2019年1-11月蘇州市區房企銷售TOP30出爐,4家房企破百億


在權益金額排行榜中,綠地控股、碧桂園以及中海地產躋身權益銷售金額榜前三。


綠地控股憑藉半島花園、綠地太湖東岸花園、綠地蘇州one、綠地林肯公館等多個熱銷樓盤攬金119.37億元,位居權益金額榜榜首。


碧桂園74.90億的銷售成績躋身權益金額榜第二,三千邑、翡翠公園、碧桂園十里江南等盤助力支撐作用明顯。


中海地產表現也十分搶眼,攬金70.82億位列銷售榜第三。


從成交均價來看,均價超過30000元/㎡的房企有5家,分別為九龍倉、世茂房地產、仁恆置地、建屋集團、國瑞置業,這些房企主力在售樓盤以高端改善型項目為主。


重磅|2019年1-11月蘇州市區房企銷售TOP30出爐,4家房企破百億


在權益面積榜單中, 綠地控股66.01萬㎡的成交面積再次奪魁。碧桂園、新城控股分別以44.04萬㎡和32.99萬㎡的市場成績奪得成交面積亞軍和季軍。


從權益套數榜來看, 綠地控股5514套的領先優勢強勢登頂,榮獲套數榜冠軍。TOP5分別被綠地控股、陽光城、碧桂園、新城控股禹洲集團包攬。1-11月蘇州房企權益銷售套數TOP30榜單的上榜門檻為906套。


陽光城憑藉包括公寓項目

平江悅等樓盤的熱銷躋身權益套數榜第二,其中平江悅獨佔優越的地段、配套和獨特的產品優勢,月月以銷冠之姿持續領跑蘇州公寓市場。在克而瑞統計的2019年1-11月全國公寓成交套數排名中,平江悅以3049套的成交套數位列全國第三


流量榜

流量榜是指把企業集團連同合營及聯營公司所有項目計入業績的統計方式,不考慮權益比例和是否操盤。流量榜反映的是企業城市佈局和項目拓展的能力,也叫全口徑榜。


重磅|2019年1-11月蘇州市區房企銷售TOP30出爐,4家房企破百億


在流量金額排行榜中,招商蛇口162.63億元的流量銷售金額拔得頭籌,綠地控股和碧桂園分別以126.27億121.85億位列流量金額榜第二、第三。


重磅|2019年1-11月蘇州市區房企銷售TOP30出爐,4家房企破百億


在流量面積/套數榜單中, 招商蛇口71.04萬㎡的成交面積、6286套的成交套數位列流量面積、套數榜冠軍。綠地控股69.26萬㎡的成交面積、5751套的成交套數位列面積榜、套數榜第二。碧桂園67.68萬㎡的成交面積、5739套的成交套數位列面積榜和套數榜第三。


此外,禹洲集團佈局蘇州三年,憑藉嘉譽山、蔚藍四季花園、嘉薈星島等項目熱銷的助力,持續躋身房企銷售榜單前列,榮獲1-11月

流量面積榜、套數榜第5名。


重磅|2019年1-11月蘇州市區房企銷售TOP30出爐,4家房企破百億

縱觀以上榜單,克而瑞蘇常片區總經理 蘇州房產測評中心首席分析師 戈文問 認為:


11月蘇州樓市供應量激增,但成交量依舊處在調控以來的低位水平,庫存量快速增加,市場銷售風險也在積累



11月蘇州市區商品住宅新增供應量為120萬方,創年內新高,但成交量77萬方,與4-7月份月均成交100萬方左右相去甚遠,且供遠大於求


724調控新政作為蘇州樓市分水嶺,有別於7月以前供不應求,8月以來每個月供求比持續大於1且總體呈現走高趨勢,在售庫存量和去化週期的增加,也意味著市場銷售風險在增加。


從房企業績來看,多家房企今年在蘇州業績創新高,或仍有黑馬冒出


前11個月,已有招商蛇口、綠地控股、碧桂園、首開股份四家房企在蘇州市區流量銷售金額過百億,遠甚往年同期;


緊隨其後的禹洲集團、新城控股都在90億之上,預計全年都將破百億,蘇州市區今年預計將有6家房企流量銷售金額過百億。


得益於前7月的火爆市場行情,很多房企都創造了在蘇州歷史同期最好的銷售業績,四季度也仍將有黑馬房企冒出。譬如中國鐵建旗下的園區花語江南項目在10月底2天開盤3次,實現銷售金額30億,刷新了蘇州單盤銷售記錄,12月仍有預計加推,中國鐵建有望通過這個樓盤的銷售位列今年蘇州房企權益銷售金額榜top20


年底蘇州樓市供應持續放大,樓盤競爭激烈,市場分化延續


12月待入市新房源持續放量,市區預計將有30個左右項目開盤,其中純新盤佔據半壁江山。年末收官之際,眾房企力爭業績衝刺,或加大銷售力度,採取特價優惠吸引客戶。但在政策嚴控、目前客戶觀望情緒濃厚的情況下,市場成交不容樂觀。


園區限價或者新興板塊價格低於2萬元/㎡的高性價比樓盤依舊不乏熱度,而地段、價格都不佔優勢的樓盤壓力有增無減,部分板塊因眾多新盤湧入,房源積壓,同質化競爭激烈,去化壓力倍增,市場分化將會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