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飛地”被劃歸泰州管轄背後:村民持續舉報周邊工廠汙染

近日,江蘇揚州市江都區浦頭鎮的2個村民小組,被“劃撥”給泰州市海陵區管轄的消息引發關注。外界注意到,這是近年來罕見的跨地級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的案例。

不過,對於被調整的東野、永興2個村民小組的村民來說,這一天姍姍來遲,也是他們連續多年“持續舉報汙染”的結果。村民們毫不避諱,這幾年來,他們“更想做泰州人”。

扬州“飞地”被划归泰州管辖背后:村民持续举报周边工厂污染

被泰州工廠包圍的東野、永興組。澎湃新聞記者 袁傑 圖

東野、永興,其實是揚州的一塊“飛地”。從行政區劃來看,揚州和泰州大致以引江河為界,揚州位於河的西岸,泰州位於河的東岸。然而,隸屬西側揚州市江都區浦頭鎮的東野、永興兩個村民小組,卻被孤零零地“扔”在引江河的河東,成為了被泰州三面環繞的“飛地”。

原本倒也相安無事。

但這幾年,隨著泰州工業經濟不斷外擴,東野、永興在行政區劃上的尷尬,逐漸放大開來。他們眼睜睜看著周邊村莊(隸屬泰州市)先後遷走,又眼睜睜看著多家泰州市引進的重大項目(可勝科技、可利科技)在它們周邊相繼落戶。

隨之而來的,是大量外地務工人員的湧入,以及揮之不去的“汙染噩夢”。

扬州“飞地”被划归泰州管辖背后:村民持续举报周边工厂污染

東野、永興和可勝科技的界河,汙染嚴重。澎湃新聞記者 袁傑 圖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現場看到,村莊和可勝科技之間的界河,已成為無法呼吸的“死河”。村內排水系統也遭到了毀滅性破壞,汙水橫流,垃圾遍地。

扬州“飞地”被划归泰州管辖背后:村民持续举报周边工厂污染

村內一處垃圾堆。澎湃新聞記者 袁傑 圖

東野、永興的村民們曾向泰州環保部門多次舉報周邊工廠汙染,得到的多是這些工廠已“按照標準達標排放”等類似的回覆。

他們找到自己所屬的揚州,揚州方面也向他們大倒苦水。由於不屬自己轄區管轄,揚州方面難以對疑似排汙的泰州企業進行有效約束。此外,揚州方面也有意見,明明是別地方的企業來汙染,為何由我們來“買單”治理呢?

面對如此尷尬局面,東野、永興組的村民們突然明白,他們只有集體“脫揚入泰”、由泰州統一管理,或是解決問題的最佳路徑。

然而,跨地級市進行區劃調整並不容易。在經歷了連年多次舉報和向上反映後,東野、永興組村民的訴求,最終獲得了高層的重視。

11月21日,江蘇省政府官方網站發文,正式同意將隸屬揚州市江都區的東野、永興2個村民小組劃入泰州。

工廠“圍村”

1995年底,泰州開挖引江河。

次年,揚州和泰州正式“分家”,撤銷縣級泰州市,設立地級泰州市。原來由揚州代管的泰興、姜堰等4個縣級市,劃歸泰州管轄。

當時正在挖掘的引江河,大致成了揚泰兩地交界處。

但也不絕對。

比如,泰州有部分村莊位於引江河西側,而揚州也有一小塊位於河東的“飛地”,正是隸屬於揚州市江都區浦頭鎮引江新村的東野、永興兩個村民小組。

這兩個村民小組西距揚州江都城區30公里,距離揚州主城區更是超過了50公里,但到泰州市區的出行,卻是可以用自行車解決的。

自然,他們也會更親近泰州一些。多位東野村民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們的購物、就醫甚至子女上學,都是在泰州解決。

77歲的村民欒成榮掏出了一張泰州市公共交通卡說,這是到泰州免費辦理的,但到了江都卻不一樣,“他們還要問我收53塊錢!”

村內也多是泰州牌照車輛。只有一輛警車是揚州牌照,彷彿還在“固執”地提醒著人們:這裡是揚州的地盤。

東野和永興組的周邊區域,曾是大片泰州的農村村莊。因此,緊挨著泰州的他們,早前並沒有任何違和感。

但隨著泰州主城不斷外擴,逐漸與南側的高港區形成連綿式發展,重大產業項目開始不斷佈局“落子”,一切開始變得不同。

2009年,泰州光電產業園建成,可勝科技、可利科技等大項目此後相繼落戶園區。揚州“飛地”東野、永興兩個村民小組的三面開始被工廠包圍。

有東野村民總結稱,泰州這些年不斷在“變大”,而對於揚州的“飛地”東野和永興組來說,泰州“管不到”,所以帶不上,只能“繞開走”。

但繞不開的,是周邊泰州工廠,以及大量外地來泰務工人員湧入後所帶來的汙染。

扬州“飞地”被划归泰州管辖背后:村民持续举报周边工厂污染

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讓東野、永興多了很多外省元素。澎湃新聞記者 袁傑 圖

揚州“飛地”被泰州工廠“圍城”

從位置上看,東野、永興組的南側是可勝科技,北側是緯立資訊,東北角還有可利科技和巨騰電子……幾家公司都是生產電子配件的勞動密集型企業。

可勝和可利均隸屬臺灣可成集團。據中國江蘇網報道,可勝科技泰州公司總投資6億美元,2012年9月開始試生產,是臺灣可成集團在大陸最大的生產基地。

臺灣可成集團主要生產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等產品的精密機械構件,最早在蘇州設廠,此後漸次轉移至土地、人力成本相對更低的宿遷、泰州。

這其中,可勝科技和東野僅一河之隔,也最讓村民感到頭疼。

一位韓姓村民向澎湃新聞記者展示了一張拍攝於兩年前的照片,東野和可勝科技之間的獅子河,河水呈現深藍色,河面雜草叢生。

扬州“飞地”被划归泰州管辖背后:村民持续举报周边工厂污染

兩年前,村民拍攝的村民小組和可勝科技界河的汙染狀況。澎湃新聞記者 袁傑 圖

據多位村民介紹,過去還會到河邊洗衣服、淘米,但在對面的可勝科技進駐後,他們逐漸遠離了自己的“母親河”。

除此之外,村民們還會隔三差五地聞到周邊工廠排出的廢氣,一聞到馬上就下意識地關緊門窗,“味道很刺鼻,聞了就想吐”。

東野村民們首先想的是向泰州市環保部門求助。這種求助和舉報最早可追溯到2015年前後。

泰州市人民政府官網2016年4月的一則報道對此有所記錄。報道稱,可勝科技與北側的江都區引江新村相距百餘米,因距離較近,且隸屬不同的行政區域,近年來,江都群眾投訴可勝等企業環境汙染的信訪不斷。

泰州市環監局稱,為了維護群眾權益,同時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該局多次指導和督促可勝公司排查、整改,並對周邊企業也進行了一次全面檢查。

然而,問題沒有就此得到根治。

扬州“飞地”被划归泰州管辖背后:村民持续举报周边工厂污染

東野、永興村民曾在村子入口處,面向泰州打出抗議標語。泰州當地論壇 圖

東野的村民們,一度在進村的入口處打出了“強力要求泰州關閉汙染環境企業,還我東野美麗家園”的標語,正對著車水馬龍的泰州市祥泰路。

舉報汙染的“拉鋸戰”

2018年6月初,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進駐江蘇。

隨後,泰州市政府官網先後公示了三十二批“群眾信訪舉報轉辦和邊督邊改情況”。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其中有七批,都涉及到東野村民舉報周邊泰州企業汙染的問題。第一次是在第二批,最後一次是在第二十一批,堪稱一場“拉鋸戰”。

一開始的兩批公示中,調查組認定東野村民的投訴“不屬實”。東野村民對此表示不滿,再次向調查組反映。

此後的幾批公示中,調查組改稱,村民反映的問題“部分屬實”,可勝公司在廢氣處理上存在問題,但已完成整改。巨騰電子科技的汙水排放存在洩漏問題,正在積極整改。

然而,東野村民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對於他們提出的幾個核心問題,調查組並沒有給出讓他們感到滿意的回答。

比如可勝公司距離村莊過近的問題。調查組認定,可勝公司的危險品倉庫距最近的環境敏感目標約143米,滿足衛生防護距離的設置要求。

調查組並沒有否認,東野和可勝公司北圍牆,僅隔一條獅子河。但他們認為,村民違章建築不斷增加,部分違章建房臨河而建,導致和可勝距離過近。

對於東野村民認為園區不合法、要求搬遷的問題,調查組回覆稱,泰州相關產業佈局規劃的環評報告,於2015年3月獲得了環保部(生態環境部)的批覆同意。

調查組回覆稱,投訴人所反映的企業,在規劃、環評等方面均履行了審批手續。同時,根據第三方的檢測報告,相關企業的廢氣、廢水也都能達標排放。

調查組在回覆處理情況時建議,要加強規劃統領,“儘可能對村莊實施整體搬遷,連片開發,降低環境風險,提升人民居住環境。”

揚泰兩地,各有“苦衷”

不過,讓泰州對東野實施“整體搬遷”,並不現實。

泰州醫藥高新區寺巷街道,也就是東野、永興組周邊地區所屬街道的主要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區劃調整之前,由於行政區劃的問題,泰州不可能對揚州的東野實施搬遷,也無權去開展村莊整治。

對於東野存在的環境問題,寺巷街道辦事處一位副主任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首先,周邊的泰州企業都是達標排放,其次,“成事在人”。

他舉例稱,可勝科技的南側是泰州的寺巷街道大王社區,同樣緊挨著企業,也同樣有很多外來人口,但那裡的村莊環境要比東野好很多。

澎湃新聞記者實地探訪發現,確實如其所言。

但值得一提的是,泰州大王社區對著可勝科技公司的南大門,更靠近辦公區域,而揚州東野、永興組位於可勝科技的“屁股”後面,距離生產區域更近一些。

揚州江都區浦頭鎮一位副鎮長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在他看來,泰州在規劃園區時,並沒有充分考慮東野村民的利益。

他認為,村民們不斷投訴是有正當理由的。“你要知道一個概念,達標排放,不等於零汙染排放”。他說,老百姓才不會管排放達標還是不達標,而是看自身感受的。

對於村內生活垃圾遍地,汙水橫流的狀況,相比泰州大王社區,揚州是否對東野、永興二組疏於管理?

扬州“飞地”被划归泰州管辖背后:村民持续举报周边工厂污染

東野、永興組的日常,垃圾遍地,汙水橫流。澎湃新聞記者 袁傑 圖

揚州江都區浦頭鎮的一位副鎮長表示,東野、永興原本只有八百多居民,但在泰州多個重大項目落戶後,村裡一下子湧入了三四千名外地務工人員,早已大大超出了村莊的承載能力。

據其介紹,江都也曾想過對東野、永興進行搬遷,把他們遷到引江河以西,也就是讓他們迴歸“大部隊”,但村民們不同意。

這個說法也得到了東野、永興村民的證實。由於浦頭鎮只是江都最東端的一個郊鎮,拆遷標準相對較低,其財力無法滿足村民的拆遷補償訴求。

東野、永興的村民認為,自己的要求並不算過分,“我們離泰州市區就這幾公里,你(江都)當偏遠鄉鎮來拆我們?不幹。”

他們不甘心於浦頭鎮“用揚州鄉鎮的標準來拆泰州主城的房屋”。因特殊行政區劃造成的尷尬局面,再次凸顯。

來自“私生子”的絕望吶喊

事實上,周邊工廠的相繼落戶,給東野、永興帶來的並不完全是噩夢。大量外地務工人員的到來,讓村民們頓時“生財有術”。

澎湃新聞記者在當地看到,幾乎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掛著“吉房出租”的牌子。有的將自有房屋隔成小房間出租,還有的甚至臨時搭起了群租房,對外經營。

東野、永興也不再是那個安靜的田園鄉村。“正宗四川滷菜”、“山西飯店”、“正宗河南燴麵館”等充滿外地特色的招牌,成了村莊的主流元素。

一位欒姓村民介紹稱,他們家就有十幾個房間對外出租,每間月租250~300元。算下來,他們家每個月的租房收入超5000元。

然而,租房收入的誘惑,並沒有改變東野和永興組村民對村莊現狀的不滿,以及對環境汙染的痛心。

尤其是,當他們從媒體報道中獲悉,可勝科技在蘇州和宿遷的工廠,曾在2012年和2017年分別發生過中毒事故後,“想辦法離開這裡”,成了他們中大部分人的共同目標。

他們愈發覺得,與其現在兩頭“碰壁”,不如被整體劃入泰州,讓泰州來統一規劃管理,或是解決問題的最現實的辦法。

村裡成立了牽頭的“五人小組”,欒偉(化名)是其中的“組長”。他們開始在國家信訪局官網上投訴,反映周邊泰州企業汙染環境問題。

據欒偉介紹,他們前後去過兩次國家信訪局,22次去過江蘇省信訪局,要求進行區劃調整,以解決村莊被汙染圍困的局面。

如果說舉報汙染讓泰州方面感受到壓力的話,多次信訪,則輪到揚州方面緊張了。

揚州江都區浦頭鎮一位副鎮長坦言,當地受到了不小的信訪壓力,但客觀講,涉及兩市的區劃調整,得省裡說了算。

扬州“飞地”被划归泰州管辖背后:村民持续举报周边工厂污染

進入東野、永興組的道路,泥濘不堪。澎湃新聞記者 袁傑 圖

省府拍板,打破23年沉寂

東野、永興組村民持續不斷的舉報和信訪,最終得到了高層的重視。

國家信訪局官網的一份督查情況報告顯示,今年5月15日,中央信訪督查組對涉及天津、吉林、江蘇等5省市的33件信訪事項開展實地督查。

5月19日,國家信訪局會同生態環境部組成督查組,就欒偉等人反映的問題赴揚州進行了實地督查。

經查,可勝公司環評批覆及驗收手續齊全,監測數據顯示排放達標,但村民小組與園區界河失於治理、水體黑臭,大量務工人員聚集,垃圾遍地、汙水橫流,居住條件較差。

《北京青年報》記者當時全程跟隊。據該報報道稱,面對地方政府彙報中“企業不斷加強汙染治理,監測結果顯示排放的水、氣汙染物均能達到排放標準”的結果,督查組認為,對生態環境來說,國家標準是紅線和底線,每個地方情況不一樣,不是說江蘇省哪一個企業執行的排放標準一定要嚴於國標,但江蘇省的環境承載容量和其他地方不一樣,應該在這方面做得更好。

在督查組看來,相關省份也可以自己制定“更嚴格的標準”,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促進創新發展、綠色發展。

今年5月28日,揚州江都區人民政府發文稱,“按照省政府領導的要求”,以及江蘇省民政廳、省信訪局的相關會議紀要精神,決定“通過區劃調整的方式”解決東野、永興兩組的信訪問題,將兩村民小組整體劃歸泰州。

11月21日,江蘇省政府發文,正式同意將隸屬揚州市江都區的東野、永興2個村民小組劃入泰州,由寺巷街道大王居委會管理。

文件稱,行政區劃變更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要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確保社會穩定,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促進高質量發展。

上述國家信訪局的督查報告稱,區劃調整到位後,泰州將該地塊納入整體規劃方案,進行風險評估,做好拆遷安置工作計劃。

11月29日,澎湃新聞記者在泰州的寺巷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袁翔的辦公室看到,寺巷街道已經成立了十四個工作組,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區劃調整工作。

寺巷街道黨工委書記殷海成告訴澎湃新聞,接下來,揚州、泰州兩市將進行協商,然後再由鄉鎮街道層面完成具體的交接工作。

儘管東野、永興兩組加起來只有0.61平方公里,但畢竟,寺巷街道還是得到了一塊地,會不會有種驚喜的感覺?袁翔表示,“談不上”,更多的是要解決問題的“責任感”。

澎湃新聞記者從泰州民政部門獲悉,東野、永興此番“脫揚入泰”,還是1996年揚泰兩地“分家”後的第一次跨市區劃調整。

欒偉稱,誰都有故土情節,但考慮到子孫後代的幸福,也顧不上那麼多了。他們希望,接下來能夠儘快變成“泰州人”,然後儘快拆遷,離開這裡。

揚州江都區浦頭鎮分管民政工作的副鎮長周樹兵表示,客觀講,“誰會願意把自己的地讓出去,誰又會願意把自己的人民往外推呢?”

但他也提出,東野、永興的老百姓既然是鐵了心要去泰州,他們的就醫、子女上學、買房都在泰州,“這樣的解決方式,也算是充分考慮和尊重了他們的想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