鐮刀戰車可以在一瞬間切斷雙腿 羅馬人如何破解戰車的衝鋒

古羅馬的歷史源遠流長,我選擇了米特里達提斯戰爭來探討羅馬人的軍事優勢,原因如下:

1,從戰爭規模上看,米特里達提斯戰爭規模比較大,持續時間長,並且在戰爭中蘇拉,盧古魯斯,龐培幾位古羅馬名將均出現在這場戰爭中,將道的運用比較多見。在戰爭中,各種各樣的戰鬥,攻城,守城,野戰,海戰,步兵方陣對抗戰車,步兵方陣對抗騎兵都有出現,能全面的展現古羅馬軍隊的各個方面。

2,從軍事背景上看,米特里達提斯戰爭時期,有意大利本土的同盟戰爭(前91年-前82年),蘇拉與馬略的兩雄之爭(前88年-前86年),西班牙有“小漢尼拔”之稱的塞留古與羅馬之間的戰爭(前80年-前72年)以及斯巴達克思起義(前73年-前71年)。

我想除了皮洛士的入侵以及漢尼拔的浩劫這兩個時期外,沒有那個時期更能展現羅馬人強大的動員能力了。

3,米特里達提斯戰爭早期,卡西烏斯(Cassius) 在戰爭中不加區別的大量使用了同盟者的部隊,這種作戰風格在古羅馬時期是非常罕見的,結果導致了失敗。

4,羅馬人的最大力量之一是其非常合理的編制,而米特里達提斯在一次戰局中打敗盧古魯斯正是因為他採用了羅馬人的編制並採用羅馬式的訓練方式,我想這可以很好的看出羅馬人編制的優勢。

鐮刀戰車可以在一瞬間切斷雙腿 羅馬人如何破解戰車的衝鋒

自認為是文明世界主宰的羅馬人在三次布匿戰爭中徹底中擊敗了地中海強敵迦太基後,開始了大舉東進,他們打敗了曾經驕傲與勇敢的馬其頓人,並擊敗了狂妄的敘利亞國王安提阿,羅馬的鷹旗在西班牙,北非,意大利,巴爾幹以及小亞到處飄揚,似乎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羅馬軍團的短劍與盾牌,再大的土地也填不滿他們征服他們所能看到的文明世界的勃勃野心。

此次,他們的兵鋒指向了黑海附近的本都。當羅馬人擴張到小亞的時候,羅馬人與本都人的戰爭就不可避免了,雙方都在準備戰爭,所需要的不過是進行戰爭的理由罷了,戰爭,就象那變幻莫測的烏雲一樣,隨時可能會爆發。

以退為進,出師有名

在本文開始之前,我想先介紹一下羅馬人的外交政策。羅馬人不僅精於戰術,在外交策略上也頗有遠見。他們一向努力拉攏那些對於其強大的帝國威脅較小的國家,並當一些小國受到較大國家的進攻時經常以友誼為藉口加以干涉,以取得其信任,當羅馬人需要的時候,這些小國往往能給予羅馬人不小的支援,以對抗較強大的敵國。

在對待同盟者的問題上,羅馬遠較其它國家為高明與有遠見,他們十分謹慎的選擇同盟者,並嚴格遵守同盟條約,給予它們相當大的信任。現在我們具體來看看羅馬人是如何做的吧。

在《羅馬史》第三卷薩謨尼安人的歷史的第九部分:

有些羅馬軍隊駐紮在利吉姆,以保衛這個城市的安全而防止敵人的入侵。他們和他們的領袖狄西阿嫉妒當地居民的幸福生活,趁著他們正在一個假日宴會的時候殺害他們,強姦他們的妻子。他們提出一個作為這個罪行的藉口,說利吉姆的公民們將出賣羅馬駐軍而投降皮洛斯。所以狄西阿變為一個最高統治者,而不是一個駐軍司令官了。他和馬麥丁人訂立同盟;馬麥丁人住在西西里海峽的那一邊,不久以前,他們對於他們的東道主也犯了同樣的罪行的。

羅馬人派遣非布利西阿去恢復秩序。他把城市交還給那些當時還活著的利吉姆人,把叛變的罪魁送到羅馬去。這些人在廣場被棒擊後,就被梟首了,他們的屍體被拋棄而沒有埋葬。狄西阿雙目失明,守衛者疏於防範,他自殺了。

從上面例子,可以看出羅馬人對於他們的意大利同盟者的態度,他們小心的維護著其與同盟者的關係,對這種關係的重視甚於對自己的一部分飛揚跋扈的軍隊!

在羅馬人以後的戰爭中,他們謹慎選擇的盟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漢尼拔戰爭中,很多意大利同盟的忠心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羅馬,即使是在戰爭中投靠了漢尼拔的同盟者,羅馬人在戰爭勝利後也沒有虧待他們,元老院赦免了所以那些倒向漢尼拔一邊去的人,只有勃羅丁人不在赦免之列,因為即使在漢尼拔退出意大利 後,他們還是忠於漢尼拔的。

在第二次布匿戰爭後期的北非戰場,西庇阿採取間接路線從西班牙直取迦太基。在這次戰役中,馬西尼薩的加盟使西庇阿對迦太基人的戰爭進行得較為順利,如果沒有馬西尼薩,西庇阿難以短時間迫使漢尼拔回援北非,從而使漢尼拔十幾年的辛苦經營付諸東流;如果沒有馬西尼薩,很難想象在撒馬會戰中西庇阿與漢尼拔的決戰誰勝誰負,因為在撒馬會戰中馬西尼薩的騎兵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如果撒馬會戰的結果改寫,那麼羅馬史就得進行不小的改動了。

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個戰例。在羅馬人對敘利亞國王安提阿的戰爭中,攸美尼斯的加盟為羅馬人的勝利增添了一份分量不輕的砝碼,在羅馬人與安提阿的決戰中,他尤其表現突出:

當攸美尼斯看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他不注意敵人其餘的軍隊,只擔心裝有鐮刀的戰車的進攻,因為這些戰車大部分是對抗他的,因此他聚集那些投石手、弓箭手和在他指揮下的其他輕裝部隊,命令他們包圍戰車,向馬射擊,而不向駕車的人射擊;因為當一匹拖著戰車的馬變為不可控制的時候,那部戰車就沒有用處了,同時也大大地影響其餘軍隊的秩序,因為其餘的軍隊也害怕他們自己這一邊的鐮刀的。

很多馬匹受傷,因而拖著戰車向他們自己的隊伍裡衝去。首先是駱駝隊伍混亂了,因為駱駝是安置在戰車防線之後的;接著是穿鎧甲的騎兵混亂了,因為他們鎧甲的重量,他們不容易躲避鐮刀。現在騷動很大,產生了各種混亂,這主要是那些逃跑的人所引起而傳播到整個戰場的。恐懼的心理甚至比事實還要惡劣,因為在那個廣大而擁擠的戰場上,在混亂的叫喊和極端的恐慌之中,就是那些在場的人也不能很清楚地瞭解真相,傳佈恐慌的人總是誇大地傳給和他靠近的人的。

攸美尼斯在他的第一次嘗試中取得了驚人的勝利,掃清了戰車和駱駝所佔據的陣地之後,領導他自己的騎兵和在他指揮下的羅馬人和意大利人的騎兵進攻那些跟他抵抗的加拉西亞人、卡巴多西亞人和其他僱傭軍,大聲歡呼,鼓勵他們不要害怕這些已經沒有前哨支持的而又缺乏戰鬥經驗的人。他們服從了他,猛力衝鋒,結果,不但把這些人擊潰,並且把那些已被戰車衝亂了的附近隊伍和穿鎧甲的騎兵也打垮了。這些騎兵,特別是因為他們的鎧甲的重量,不能迅速地轉動和逃跑,被敵人趕上殺死了。這是馬其頓方陣左邊的情況。

馬西尼薩,攸美尼斯以及意大利同盟對羅馬巨大貢獻是羅馬一直以來良好的同盟政策的結果,他們謹慎的選擇同盟者,並小心的維護兩者之間的同盟關係,有效利用其中有強大戰鬥力的同盟者的力量。在此我不得不佩服羅馬人善於選擇同盟者的眼光以及在對待同盟者上為了長遠利益甚至不得不犧牲本身利益的遠見。在此,讓我們來反觀一下另外一些國家或人物在選擇與對待同盟者的做法吧。

西楚項昂之,知名軍事論壇sc古代戰爭區版主,鳳凰新聞客戶端特約作者,大風號簽約榮譽主筆。出版有《征服:羅馬人的故事》,作品見《戰爭史研究》、《突擊》、《現代兵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