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大力實施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

□記者李豔紅

入冬以來,張北縣的種植大戶張志剛正在陸續出售今年收穫的莜麥和亞麻。6年前,他流轉了1200畝耕地,配套建設成水澆地,一直專種馬鈴薯。2019年,張家口市壩上地區實施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旱作雨養試點工作,退減水澆地。由於馬鈴薯種植效益近年來一直不高,年初,張志剛果斷將自己的水澆地主動全部退減出來,改種了旱地作物莜麥和亞麻。

近年來,張家口多措並舉嚴格控制地下水開採,做好地下水管理工作,打響了地下水資源“保衛戰”。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市退減水澆地21.69萬畝,關停農用機井3332眼,實現壓采地下水2602萬立方米。

節水

——壩上地區今年已退減水澆地21.69萬畝,關停農用機井3332眼

“今年的馬鈴薯種還是不種?”今年春耕之前,張志剛就在犯猶豫。種吧,現在的市場行情在低位,種植成本又高,利潤沒有多少,風險還大。不種吧,投資了300多萬元改造的水澆地改種旱地作物又覺得有些可惜。就在這個時候,他從鄉鎮得知了張北縣實施退減水澆地的政策消息。

按照張北縣的退減政策,張志剛投資的水澆地,政府可按照評估價給予他一次性補償。得知這一消息之後,張志剛幾乎沒猶豫,就主動報名將自己的1200畝水澆地一次性退減,改種旱地作物。

“要說土地產出量,肯定不能和種植馬鈴薯相比,但是旱地作物管理成本低,風險小,一般都賠不了。”水澆地退減之後,張志剛當年將1200畝耕地全部種植了莜麥和亞麻,今年年景不錯,喜獲豐收。

據張北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趙振林介紹,從今年年初開始,該縣便開展水澆地退減工作,通過宣傳、發動,全年一共退減水澆地4萬畝,關停農用機井443眼。

近年來,張北縣水澆地規模越來越大,但在水澆地種植蔬菜,效益並不樂觀,尤其今年遇到了大面積滯銷的情況。因此,在水澆地退減工作開展過程中,大部分群眾積極性較高。從退減的主體看,蔬菜種植大戶居多。

近年來,隨著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兩區”建設的逐步推進,張家口市作為水資源尤其是地下水資源極度匱乏的地區,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被逐漸提上日程。張家口市委、市政府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先後召開了十多次地下水超採治理專題會議,安排部署相關工作。為確保工作順利推進,還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的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領導小組,全面協調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工作。

今年4月,市政府印發了《張家口市2019年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旱作雨養試點實施方案》,明確壩上6縣區共需完成20萬畝水澆地的退減任務。經過多半年的努力,今年全市共退減水澆地21.69萬畝,關停農用機井3332眼,超額完成了年初的既定目標任務。按照實施方案,到2021年,壩上地區將累計退減水澆地40萬畝,並實施8萬畝高效節水農田,預計減少地下水開採4938萬立方米。

管水

——實施最嚴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控地下水開採

“張家口市屬於資源性缺水地區,多年平均降水量僅為409毫米。並且,壩上地區農業用水佔該地區年平均用水量的86%還多,而且,這些農業用水幾乎全部來自地下水。”張家口市水務局局長辛才介紹,嚴格控制地下水的超採已是刻不容緩。

根據省政府公佈的地下水超採區範圍,張家口市尚義縣西北部、張北縣中北部和西北部、沽源縣中北部、察北管理區中部為淺層地下水一般超採區,面積達2800餘平方公里。

從去年以來,針對壩上一般超採區和劃定的限採區範圍,結合首都“兩區”建設要求,張家口市全面推進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為了嚴格控制地下水的開採,該市連續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在去年出臺的《張家口市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工作計劃(2018-2021年)》的基礎上,今年又制定了《張家口市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實施計劃(2018-2035年)》,明確提出到2022年底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8.8億立方米,地下水開採量控制在5.8億立方米;到2035年底之前,持續實施地下水超採治理措施,使水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極大改善。

該市還相繼出臺了《嚴格取水井管理嚴控地下水開採的通知》《關於嚴格控制壩上新增農業灌溉井的通知》,以及《張家口市關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方案》等。根據這些文件精神,將全面嚴格新辦和延續取水許可審核,加強取水許可監管。全面加強對機井的管理,對全市規模以上機電井製作電子標識牌,納入信息化管理系統。對全市年取水量5萬立方米以上非農機井全部安裝實時監控設施。關停了全市62眼城鎮管網覆蓋範圍內的自備井。

“張家口市農業用水量佔全市用水總量的70%,因此,加強農業節水工程的推進,意義重大。”辛才介紹,近年來,通過實施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水價改革等項目,截至去年底全市共發展節水灌溉面積325萬畝,佔總灌溉面積的76%。其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120萬畝,佔節水灌溉面積的37%。

積極創新農業用水管理機制,全面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農業水費收取率達到95%以上。制定了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和獎補實施方案,壩上各縣區實行了農業用水“超用加價模式”並出臺了相應管理辦法。

辛才介紹,通過持續開展農業節水工程建設,實施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壩上地區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截至2018年底,壩上地區地下水超採量由1.3億立方米減少到0.36億立方米。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全市地下水位下降趨勢和壩上地區地下水超採趨勢均得到了有效遏制,全市基本實現地下水採補平衡。

據張家口市水文部門的監測數據分析,今年7月,壩上地下水位較去年同期平均埋深回升0.17米,其中沽源縣平均埋深回升0.61米。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