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殼魚”入侵福建水域,刺傷鯰魚追咬羅非,外來物種的剋星

兇猛的外來物種,已經成了很多水域面臨的難題,最近幾年正悄無聲息的入侵我國水域。廣東、福建地區,氣候溫和溼潤,適合大多數外來物種的生存繁殖,羅非魚、清道夫、巴西龜已經在河道氾濫。

在自然水域中,本土的鯽魚、鯉魚面對外來物種毫無招架之力,已經影響到本土魚種的發展,人類不得不施以援手。

“鐵殼魚”入侵福建水域,刺傷鯰魚追咬羅非,外來物種的剋星

最近,福建河溝釣起一種堅硬甲殼,長有尖刺的怪魚,釣魚人為此扎得鮮血直流。

這種“兇猛惡魚”繁殖極快,連羅非魚、巴西龜都被它們攪得“雞犬不寧”。一條不起眼的水溝裡,這種魚密密麻麻的搶食,魚頭竄動看上去有氾濫成災的趨勢。

“鐵殼魚”入侵福建水域,刺傷鯰魚追咬羅非,外來物種的剋星

在水質環境退化的幾年,很多釣魚人見到這種情景心裡都不好受,魚比水還多,這樣的場景也只有在美國能見到的“亞洲鯉魚”這樣子。

據一些細心的釣魚人說,出現“兇魚”的河道,羅非魚明顯減少很多,本土的鯽魚、鯉魚更是不見了蹤影,有人親眼見到,這魚追趕羅非魚弄得水花四濺。

“鐵殼魚”入侵福建水域,刺傷鯰魚追咬羅非,外來物種的剋星

這種兇猛的魚,我們最先想到黑魚、鱤魚之類的掠食魚種,當地人稱之為“鐵甲魚”。

從外形看,這魚確實具備攻擊其他魚的特性,也不是外來物種,而是一種本土的“怪魚”,學名攀鱸,很多地方又叫過山鯽。

“鐵殼魚”入侵福建水域,刺傷鯰魚追咬羅非,外來物種的剋星

這魚在兩廣、雲南地區很常見,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這魚曾在我國氾濫,隨著環境的破壞和吃貨的出現,這魚種群才被控制住。

這魚對生存環境、水質要求不高,可很多地方使用化肥、農藥,導致過山鯽數量驟減,很多水域已經完全看不到。

“鐵殼魚”入侵福建水域,刺傷鯰魚追咬羅非,外來物種的剋星

和羅非魚想必,過山鯽擁有過硬的“武器”,鱗片堅硬,魚身長有鋒利的細刺,能輕鬆割破手掌,在水裡橫衝直撞,刺傷大量野生魚。

原本,廣東、廣西一帶的特有魚種,到了福建水域堪稱外來物種的剋星,照此下去羅非魚、清道夫的“好日子”不遠了....

不知道眾位釣友家鄉有這種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