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16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開門七件事

柴米油鹽醬醋茶

您的飲食安全

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對於問題食品

我們必將依法查處

及時通報


近期,甘肅省市場監管局組織抽檢水果製品、蔬菜製品、糖果製品等共796批次,抽檢合格樣品780批次,不合格樣品16批次。

抽檢

水果製品171批次,不合格6批次;

蔬菜製品167批次,不合格5批次;

糖果製品15批次,不合格3批次;

食糖11批次,不合格2批次;

抽檢

糧食加工品299批次;

澱粉及澱粉製品94批次;

豆製品39批次;

全部合格

注意!這16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這些食品

不合格


水果製品

1:不合格商品商標:

亞可喜

2:銷售地

天水市金都商城有限公司金都商廈店

蘭州市城關區火車站東路玉恆利綜合超市

金昌市宜美超市有限公司

3:生產企業:

蘭州亞可喜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4:不合格商品規格及生產日期(批號):

2019年4月11日、2019年4月16日、2019年5月12日生產的260g/袋裝甘草杏;2019年3月18日生產的260g/袋裝甘草杏肉;2019年4月12日生產的500g/袋裝甘草杏肉。

5:不合格原因:

菌落總數超標


水果製品

1:不合格商品商標:

呀咕嘟

2:銷售地

皋蘭石洞真善美超市

3:生產企業:

甘肅頂呱呱食品有限公司

4:不合格商品規格及生產日期(批號):

2018年12月14日生產的258g/袋裝甘草杏肉。

5:不合格原因:

菌落總數超標

小貼士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蔬菜製品

1:不合格商品商標:

魏老味

2:銷售地

蘭州市皋蘭縣什川鎮橋西

3:生產企業:

蘭州胖老魏果菜廠

4:不合格商品規格及生產日期(批號):

2019年5月5日生產的稱重泡白菜(醬醃菜);2019年6月10日生產的稱重泡菜(醬醃菜)。

5:不合格原因:

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檢出值超標

小貼士

苯甲酸及其鈉鹽是食品工業中常見的一種防腐保鮮劑,對黴菌、酵母和細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規定,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在醃漬的蔬菜中最大使用量為1.0g/kg。苯甲酸及其鈉鹽的安全性較高,少量苯甲酸對人體無毒害,可隨尿液排出體外,在人體內不會蓄積。若長期過量食入苯甲酸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對肝臟功能產生一定影響。

蔬菜製品

1:不合格商品商標:

麻以來

2:被抽樣單位地址:

臨夏州臨夏縣臨夏經濟開發區一號院A座

3:生產企業:

臨夏市西寺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4:不合格商品規格及生產日期(批號):

2019年6月17日生產的5kg/箱片片香醬菜;2019年6月17日生產的5kg/箱紅油豆角;2019年6月17日生產的5kg/箱八寶黃瓜。

5:不合格原因:

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檢出值超標;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檢出值超標。

小貼士

山梨酸不合格的產品主要是肉製品、黃豆醬、甜麵醬、蠶豆醬等,個別醬醃菜、水產製品、蜂蜜、生溼面製品和餅乾。山梨酸及其鈉鹽安全性較高,一般食品中添加量只要不超過限量要求是很安全的,如果超標嚴重,並且長期食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骼生長,危害腎、肝臟的健康。


糖果製品

1:不合格商品商標:

新三利

2:被抽樣單位地址:

蘭州市榆中縣定遠鎮張老營村

3:生產企業:

榆中陽陽新三利食品廠

4:不合格商品規格及生產日期(批號):

2019年6月21日生產的稱重果味果凍(草莓味、甜橙味);2019年6月22日生產的稱重什錦果凍。

5:不合格原因:

菌落總數檢出值超標、酵母檢出值超標。


食糖製品

1:不合格商品商標:

玉祥

2:被抽樣單位地址:

臨夏縣黃泥灣鄉十五里鋪村

3:生產企業:

臨夏縣玉祥清真食品有限公司

4:不合格商品規格及生產日期(批號):

2019年4月6日生產的492g/袋天然冰糖(黃色)。

5:不合格原因:

蔗糖分檢出值不達標、色值檢出值超標。


食糖製品

1:不合格商品商標:

/

2:被抽樣單位地址:

武威市涼州區金羊鎮新城村四組

3:生產企業:

涼州區潤興糖果廠

4:不合格商品規格及生產日期(批號):

2019年7月20日生產的稱重黃冰糖。

5:不合格原因:

還原糖分檢出值超標。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所在地蘭州市、武威市、慶陽市、臨夏州市場監管部門已責令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並分析原因進行整改;經營單位所在地蘭州市、天水市、金昌市市場監管部門已要求有關單位立即採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並依法予以查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