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減產力度能否拯救原油價格

OPEC大會或再掀波瀾

加大减产力度能否拯救原油价格

A、OPEC的影響力還在嗎

在過去的50多年裡,OPEC對原油市場的平衡和價格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OPEC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會讓原油市場高度關注。但隨著美國頁岩油革命開啟及俄羅斯原油產量增長,再疊加全球經濟疲弱困擾原油需求增速下降,國際原油價格的決定因素逐漸發生轉變,這一點從OPEC最近的減產對油價作用逐漸減弱就可以看出,其對原油市場的控制力正在下降。

最典型的代表性事件就是9月14日沙特阿拉伯境內兩處重要石油設施被襲擊,襲擊使Abqaiq和Khurais兩個工廠暫時停產,這導致沙特近一半的原油產量被削減,減產幅度高達570萬桶/日。這一重磅事件在接下來的週一一度讓油價出現應激反應,Brent原油最大漲幅接近20%,但隨後油價還是持續回落至事件之前的低位。這也讓市場非常擔心如此刺激油價還是起不來,原油市場到底怎麼了?實際上2019年5月以來,儘管OPEC+會議最終決定在原來基礎上延長減產協議9個月到2020年3月,維持減產量不變,但這次延長減產的動作對油價幾乎沒起到拉動作用,隨後的半年時間內油價仍處在振盪走勢中。

看起來OPEC對油價的影響力在明顯減弱。在油價不振的同時,雪上加霜的是OPEC組織內部出現鬆動,10月4日,厄瓜多爾宣佈該國將於2020年1月1日退出OPEC。就在去年12月,卡塔爾宣佈自2019年1月起退出OPEC,結束其長達58年的成員國身份,厄瓜多爾、卡塔爾的“退群”反映出OPEC內部的日益割裂、面對外部政治動盪的脆弱以及日益深刻的國際能源格局變化,我們不禁要問:OPEC,你的影響力還在嗎?

OPEC於1960年9月14日在巴格達組建成立,組建成員國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與委內瑞拉5個世界石油出口大國。隨後又陸續發展了9個國家,後加蓬與印度尼西亞終止了成員資格,發展成為現今OPEC共有12個成員國,總部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OPEC依靠其得天獨厚的石油資源優勢,對原油市場來說影響舉足輕重。那麼為什麼OPEC+今年以來的減產,以及5月延長減產對油價的作用越來越弱呢,而且如果看減產力度不可謂不大,在沙特阿拉伯為首的主動減產以及制裁伊朗、委內瑞拉帶來的被動減產努力下,OPEC+整體一直在進行著超額減產,但為什麼還是難以提振油價呢?答案很簡單:減產力度還不夠!

OPEC一直是超額減產,數據顯示,相比於2017年年底、2018年年底的產量,2019年OPEC日均原油產量足足下降了240萬桶,這個減產力度遠超其減產計劃幅度,但是遺憾的是2019年美國原油日均產量達到了1224萬桶,比2017年高出了290萬桶。這讓OPEC+方面的努力顯得有些無力。

加大减产力度能否拯救原油价格

圖為OPEC產量變化

加大减产力度能否拯救原油价格

圖為美國原油產量

B、俄羅斯成OPEC減產最大“制約者”

作為減產聯盟“+”的最重要部分,俄羅斯一直以來都是表面支持減產,但實際行動卻不太給力。數據顯示,從11月1日至26日,俄羅斯原油和凝析氣產量1124.4萬桶/日,根據OPEC+的協議,俄羅斯必須將原油日產量維持在1119萬桶。這意味著俄羅斯實際產量較OPEC+減產協議規定的產量上限多出5.4萬桶,11月成為俄羅斯今年以來違規的第8個月。

俄羅斯對減產向來是持聲援的態度,但實際行動力卻令人堪憂。2017年1月1日減產協議開始實施後,俄羅斯直到同年5月才完全履行協議。2018年11月起,俄羅斯的原油產量就已開始超出減產配額所規定的數量,到了今年,俄羅斯更是有2/3以上的時間都未能履行減產承諾。然而,根據俄羅斯方面的觀點,該國並不是破壞減產協議的罪魁禍首,之所以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由於俄羅斯與OPEC的原油產量計算法不一致。俄羅斯的原油產量數據在計算時,一直將凝析油的產量也包含在內,而OPEC的原油產量計算中並不包含凝析油,這就導致了俄羅斯的原油產量數據高於減產配額數據。

俄羅斯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諾瓦克曾表示,他不贊成增加減產規模。對於俄羅斯來說,之所以承諾減產和實際行動不一致,與其國內的油企與政府之間的立場不同有所關聯。俄羅斯政府方面出於政治及外交的需要,通過配合減產來聲援沙特阿拉伯方面的訴求;而對於俄羅斯的油企來說,增加原油產量是提高績效最有效的途徑。

加大减产力度能否拯救原油价格

圖為俄羅斯原油減產水平變化

加大减产力度能否拯救原油价格

圖為俄羅斯原油產量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12月初的會議上,俄羅斯代表仍將積極支持延長減產。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俄羅斯原油產量數據再刷新高也將是一件並不稀奇的事,這將使得OPEC+的減產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對於油價的提振作用也十分有限。

除了俄羅斯方面的實際執行存疑,OPEC內部也同樣存在著分歧,持續的減產和低油價讓多個成員國繼續配合意願不斷下降,包括伊拉克、利比亞等多國一直沒有嚴格執行減產,而11月以來,阿聯酋和伊朗連續發現了70億桶和530億桶儲量的超級大油田,而這2個國家遠期原油產量目標都在500萬桶/日以上,這都對後期原油市場供應端施加了較大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沙特阿拉伯方面也出現了鬆動,能源大臣阿齊茲也一改之前強調加大減產的態度,表示沙特阿拉伯致力於在全球創造900萬桶/日的額外原油需求,正執行推動原油需求的計劃,致力於創造利用原油和天然氣的新方式。

根據目前的協議,OPEC+的石油供應削減將持續到2020年3月,當前市場對於減產協議傾向於兩種主要的方案:在12月的會議上,把目前的削減計劃延長到2020年6月;是否延長減產的決定推遲到2020年3月再開會討論,屆時根據市場的情況,再決定是否將減產延長至2020年年中。

C、頁岩油讓OPEC陷入“囚徒困境”

過去幾年來,OPEC與頁岩油的戰爭已經讓市場明白,OPEC在頁岩油麵前可以說幾乎毫無勝算,不管是成本優勢還是調產的靈活性上,OPEC只能是一個落後者,因此OPEC的話語權是在不斷流失的。近兩年OPEC成員國也看清了這個問題,不斷改變策略,一改之前高高在上的局面,努力加強與中國、印度等原油需求主要增量方的合作,數據顯示,沙特阿拉伯時隔2年之後取代俄羅斯再次成為中國原油進口的最大來源國,同時沙特阿拉伯加大煉油產能建設,增加下游產品的出口。

目前階段原油市場供需局面到底如何呢?事實上,原油市場雖然不存在嚴重的過剩局面,強月差結果也反映了這一點,但通過庫存數據來看,如果維持現有的減產力度,恐怕2020年原油市場供應過剩局面將再次出現。EIA、IEA的10月月報觀點非常明確,OPEC必須加大減產力度,否則2020年原油市場將重現60萬—100萬桶/日的過剩局面。IEA預測2020年對OPEC原油需求將為2890萬桶/日,較當前產量低100萬桶/日。

如果OPEC努力通過減產推高油價,那其實就是主動給頁岩油提供增產的空間。到頭來,OPEC奮力的減產,最大的獲利者是美國。2018年的原油市場已經體現得非常明顯,OPEC努力通過減產換來的油價走高,結果讓美國在2018年足足增產了220萬桶/天,這是原油市場歷史最大增量。這也讓OPEC方面增加減產動力大大降低,而且不管OPEC如何努力,美國總會在供給層面給油價設置上限,OPEC的努力就會大打折扣。

在供應端面臨重重壓力的同時,原油市場的需求端也迎來了降速期,不管是BP還是OPEC遠期展望都顯示,原油市場需求的增速將逐步變緩,而貿易摩擦更是進一步讓全球經濟降速,進一步拖累需求。需求端的困擾也是原油輸出方OPEC+需要面臨的,為了自身利益,未來供應端在客戶爭奪方面必然變得更加激烈,在這種情況下,油價上方的蓋子就比較清晰,未來一段時間內很難出現長期牛市的局面。

加大减产力度能否拯救原油价格

圖為美國原油庫存

加大减产力度能否拯救原油价格

圖為OECD原油庫存(季)

分析到這裡,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OPEC+在接下來的年度收尾大會中,對於減產的態度更傾向於試探著延長減產時間,而不是加大減產力度。OPEC並不是沒有能力來推高油價,畢竟其還是佔據著全球接近一半的貿易量,完全有能力加大減產力度來推升油價,但是做這個犧牲的結果卻不是最終的獲利方,無論是誰都很難去做這個無效決定。既然已經是過剩背景下競爭博弈的世界,讓出份額或許不如像沙特阿拉伯那樣努力鞏固與核心客戶群的關係,努力拓展自身新的需求更為有效。

加大减产力度能否拯救原油价格

圖為伊拉克原油產量

加大减产力度能否拯救原油价格

圖為尼日利亞原油產量

那麼OPEC還會通過加大減產去刺激油價嗎?顯然大概率不會,或許是超市場預期的加大減產期限,這對油價的刺激力度將相對有限。

來源:期貨日報;作者:楊安 董碩;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