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計劃兩年內建成362.4公里碧道,遠期實現“一碧千里”

清遠計劃於兩年內建成362.4公里碧道,向“一碧千里”目標再進一步。近日,《清遠市碧道建設總體規劃(2019—2035)》(下稱“規劃”)進入批前公示階段,該規劃文件透露,到2035年,清遠將建成總約1000公里碧道,其中362.4公里將在2022年底建成,打造成為清遠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麗名片。

清远计划两年内建成362.4公里碧道,远期实现“一碧千里”

清遠提出,以碧道為紐帶,促進全域旅遊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同時,提升城鎮綜合服務能力,推動品質城市建設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14條水系串起生態碧道

362.4公里碧道將散落在清遠的八個縣(市、區),分別為清城區40.5公里、清新區21.8公里、英德市65公里、佛岡縣33.5公里、連州市61.6公里、連南縣35.6公里、連山縣59.3公里和陽山45.1公里。

規劃稱,碧道是以生態、共享、統籌理念為主導思想,推進水環境治理,營造生物棲息和公共休閒場所,促進水、岸、城、鄉聯動,形成江河安瀾的行洪通道,碧水清流的生態廊道,詩情畫意的休閒文化廊道,水陸聯動發展的濱水發展帶。

清遠市域內有北江、連江、滃江、潖江、濱江、大燕水、青蓮水、七拱河、洞冠河、東陂河、星子河、三江河、文洞河、筆架河等14條水系,此次規劃正是以它們中流經清遠城鎮的重要河流(河段)被作為主要水系,在規劃中提出建設方案的。

綜合考慮清遠市自然資源、文化資源、城鄉建設、經濟發展等要素,清遠將在總體佈局上形成連江流域片區、北江流域兩大片區,以水系為紐帶,結合城鎮、鄉村發展建設特點,形成“一主兩副三支線”、“兩片區多節點”的碧道空間結構。同時,打造5大功能特色佈局,分別是北江濱水休閒旅遊帶、連江古韻水美旅遊帶、滃江生態休閒旅遊帶、潖江溫泉康養旅遊帶、濱江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帶。

清远计划两年内建成362.4公里碧道,远期实现“一碧千里”

值得一提的是,362.4公里只是該規劃的近期目標。對於遠期目標,規劃提出,到 2035年,建成總長度約1000公里碧道。此時,清遠市河湖保護、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態環境得到根本好轉,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願景,人水和諧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在清遠全面呈現。

5項重點任務促“三年見成效”

據規劃,清遠提出,以打造“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生態廊道和廣大人民群眾喜遊樂到的美好去處為總體建設目標,並以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水安全提升、景觀與特色營造、遊憩系統構建等五項重點任務。

清遠提出,“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十年大跨越”,穩步推進清遠碧道建設。對各項重點任務的具體闡述則反映了清遠在推進這項工作的決心。

例如,對於市民最為關注的水環境治理問題,規劃提出具體的任務目標。“碧道建設水質應清澈無異味,水體流動,健康有活力。都市型、城鎮型碧道水質不低於V類水標準,鄉村型碧道水質不低於IV類水標準。”

對於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則出現“有白鷺、魚群以及其他水生動植物棲息”等表述;

在水安全提升上,則提出“將碧道建設成為行洪安瀾的生命線”。

清遠市提出,希望藉以碧道為紐帶,促進全市全域旅遊發展,重點打造“北江休閒遊憩濱水旅遊帶”、“連江古韻水美旅遊帶”、“滃江生態休閒旅遊帶”、“潖江溫泉康養旅遊帶”、“濱江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帶”“清遠城區嶺南水鄉片”“連陽古韻水鄉片”。

【撰寫】何帆燕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