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日企大潰敗,郭臺銘強勢接盤,如今發展成這樣

在資本市場中,經常會出現“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樣變化無常的現象。可能前一秒還如日中天,下一秒就會迎來慘敗。昔日的液晶之父夏普,一直是高品質的代名詞,在巔峰時期,甚至能對三星進行斷供。然而,時過境遷,斷供的卻輸給了被斷的。三星挺了過來,發展的如火如荼,而夏普卻逐漸走向沒落。

老牌日企大潰敗,郭臺銘強勢接盤,如今發展成這樣

夏普是一家老牌電視機廠商,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夏普一開始是做活芯自動鉛筆業務,後來才將業務版圖擴展至電視機、電冰箱等行業。在1970年左右,液晶技術的不斷髮展。鑑於行業前景,夏普開始研發液晶技術。通過大量的研發,夏普掌握了核心技術,事業開始揚帆起航。

老牌日企大潰敗,郭臺銘強勢接盤,如今發展成這樣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第一條6代線、第一條8代線、第一條10代線(面板廠)都出自於夏普公司。由於夏普掌握大量的核心技術,因此,業界稱其為“液晶之父”。靠著自身的產能優勢,夏普逐漸成為行業巨頭。在巔峰時期,夏普生產的液晶電視,在全球市場上佔有率超過5成。

老牌日企大潰敗,郭臺銘強勢接盤,如今發展成這樣

由於夏普成為了行業巨擘,於是,在與三星合作的時候,可以進行“斷供”。面對夏普挾高價斷供屏幕,三星只能無奈採購競爭對手產品。與此同時,三星大力發展自身的屏幕業務。經過時間的洗禮,三星在屏幕業務上發展的風生水起。而昔日的行業巨頭,夏普卻由於投資不利,最終被鴻海集團收購。

老牌日企大潰敗,郭臺銘強勢接盤,如今發展成這樣

夏普和鴻海的合作,並不算契合。在2012年,夏普的業績虧損日益嚴重。於是,夏普選擇“賣身”給鴻海。由於夏普揹負債務問題,鴻海還藉機進行了砍價,最終只用670億日元,就入駐了夏普。收購完成後,郭臺銘充滿了信心,甚至直言“這是我人生第二次創業,一定會成功的”。

老牌日企大潰敗,郭臺銘強勢接盤,如今發展成這樣

然而,夏普牽手鴻海後,業績不僅沒有走向輝煌,反而逐漸走向了沒落。夏普和鴻海的運營模式,在相互融合的時候,出現了極大了差異性。鴻海收購夏普,其實是想借助夏普的品牌影響力,讓富士康進行轉型。畢竟,夏普雖然業績欠佳,但是,產線、工藝等運營上,依然是行業的佼佼者。

想象很美好,但是,實際操作的時候。夏普靠著補貼競價和低價策略,一步步丟掉了自身擅長的精工細作。由於夏普採用新的發展方式,從而導致產品質量逐漸下滑。在夏普的運營中,甚至被曝出自產屏,被換成了富士康的產品。與此同時,夏普的品牌形象,開始走向崩塌的道路。

老牌日企大潰敗,郭臺銘強勢接盤,如今發展成這樣

伴隨著口碑度下滑,夏普的業績發展,也比較萎靡。而且,按照當前市場趨勢發展,夏普恐將會面臨退出中國市場的處境。因為現在的市場已經發生了改變,夏普擅長的LCD,如今正處於疲軟狀態中。如今OLED等新鮮技術,正在不斷成長。如果夏普未能及時抓住市場變化,那麼,終將會被市場淘汰。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