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語文名師推薦的100篇好文章

值得收藏 | 人大附中語文名師推薦的100篇好文章

語文是什麼?

可能我們每個人都能說上幾句。有人說,語文是語言和文字;有人說,語文是語言和文章;有人說,語文是語言和文學;還有人說,語文是語言和文化。不一而足。

在人大附中語文老師佟世祥看來,語文能力就是工作能力。

↓↓↓

在最新出版的作品《佟先生的語文課》中,他說:“同學們以後走向社會,參加工作,都要和人打交道,還要總結工作,發表意見,當了組織者,還要佈置任務,動員宣傳,交流思想,等等。可以說,無論是現在,還是明天,與我們須臾不能離且伴隨終生的學科就是語文。從某種角度上說,語文能力就是工作能力。”

值得收藏 | 人大附中语文名师推荐的100篇好文章

佟先生的語文課

978-7-300-27492-8

佟世祥

45.00元

2019.10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從教30年來,佟先生潛心鑽研業務,精益求精。教學藝術精湛,創立“四文一體”教學法,講課精彩。

他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林黛玉進賈府》《祝福》《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等課文講解,讓學生記憶深刻、永久。教學成效顯著,僅從高考成績看,語文班平均分曾超過130分,一個教學班有9人獲得140分以上,滿分作文頻出。

值得收藏 | 人大附中语文名师推荐的100篇好文章
值得收藏 | 人大附中语文名师推荐的100篇好文章

在書中,關於如何學習語文,尤其是中學語文,他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值得收藏 | 人大附中语文名师推荐的100篇好文章

語文學習是講求功底的,急功近利者學不好語文。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這副對聯用來概括語文學科的學習特點最恰當。

怎樣學習?一語言之:堅持積累。

首先,積累知識。課本是本,不容忽視。課文是例子,然而是範例,不可輕視。其一,要積累字詞——正音釋義。不要小看字詞積累,有些同學初中、高中寫的作文,沒有明顯提高,有一種原因是詞彙量沒有增加。其二,要掌握每一課的文學、文化常識。作者簡介是重要的寫作材料。其三,要背熟課本里要求背誦的文段。隨著教學進度走,不可滯後。不可等到考試時,該背的書還沒有背。其四,精彩的語段要常讀成誦。對精彩的尤其是自己喜歡的語句文段要多讀幾遍,最好背下來。養成習慣後,你會發現,文字的原始積累源於此,文學的興趣也萌生於此。

除課本外,還要看課外書。以教育部推薦的中學生課外文學名著必讀書為基礎,拓展延伸。記住:一定要多讀書。“奇文共欣賞”,我給大家推薦100篇文章,這些文章是我在多年的閱讀積累中挑選出來的,選擇標準注重三性,即思想性、知識性、文學性。

(附後)

其次,積累生活。語文的外延是生活。要從生活中學習語文。多觀察,勤思考,善表達。你會發現:時時留心皆學問,人生處處是課堂。在校園裡,我曾看到一個學生的鞋帶開了,就在他身後說:“當你右腳踩到了左腳的鞋帶,身子就會傾斜。”那個學生沒在意,沒走幾步,果然踩到鞋帶,腳步錯亂,身子一晃。他回頭看了看我,說了聲“謝謝”,趕忙俯身繫好鞋帶,繼續往前走。“——原來自己也能把自己絆倒。”我接著說。他衝我會心一笑,走進教學樓。這是生活裡的情趣,或者說,這是生活中的詩。詩意地棲息,最適合校園生活。有會心,常動筆,寫作水平自然提高;多讀書,深體味,閱讀能力自會增長。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多,能做到的人少。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古人沒有欺騙我們,語文學習沒有捷徑。多聽多背多讀多寫多思,有這“五多”,才有“多才”。有句話說得好:“聰明的人是肯下功夫的人,絕頂聰明的人是肯下笨功夫的人。”這是學好語文的不二法門。

值得收藏 | 人大附中语文名师推荐的100篇好文章

佟先生推薦好文章100篇

1 王敦洲:《重讀魯迅》

2 楊曾憲:《魯迅不應離我們遠去》

3 林賢治:《人間魯迅》

4 謝冕:《富有的是精神》

5 龍應臺:《在紫藤廬和Starbucks(星巴克)之間》

6 馮驥才:《神州遍地小洋樓》

7 王周生:《有一些感覺,正離我們遠去》

8 周國平:《波茲曼的詛咒》

9 周國平:《幸福的悖論》

10 周國平:《苦難的精神價值》

11 周國平:《人的高貴在於靈魂》

12 丫七:《中國人的根》

13 林懷民:《魂魄》

14 北國騎士:《漢語,我想對你哭》

15 林海:《當英語成為我們追捧的品牌》

16 鄧海南:《如果優美的文字離我們而去》

17 曾衛維:《重讀歐陽修》

18 梁衡:《亂世中的美神》

19 梁衡:《讀柳永》

20 梁衡:《把欄杆拍遍》

21 梁衡:《讀韓愈》

22 梁衡:《跨越百年的美麗》

23 梁衡:《這思考的窯洞》

24 梁衡:《大無大有周恩來

25 梁衡:《最後一位戴罪的功臣》

26 梁衡:《人格在上》

27 周國平:《人生寓言》

28 耿立:《遮蔽與記憶:趙一曼》

29 史鐵生:《想念地壇》

30 汪曾祺:《衚衕文化》

31 郁達夫:《北平的四季》

32 張煒:《精神的魅力》

33 謝冕:《永遠的校園》

34 杜鴻:《拜謁屈原祠》

35 謝泳:《梁思成百年祭》

36 柴愛新:《楊絳:人生邊上覓歸途》

37 馮偉林:《引得春風度玉關:左宗棠之死》

38 王敦賢:《生長在歷史中的青藤》

39 周燦人:《寂靜錢鍾書》

40 馮驥才:《留得清氣滿乾坤》

41 祝勇:《作為思想者的巴金》

42 張承志:《清潔的精神》

43 卞毓方:《煌煌上庠》

44 卞毓方:《文天祥千秋祭》

45 卞毓方:《凝望那道橫眉》

46 卞毓方:《千手拂雲,千眼觀虹》

47 卞毓方:《長歌當嘯》

48 肖復興:《孤獨的普希金》

49 肖復興:《山之精魂》

50 肖復興:《水之經典》

51 汪曾祺:《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52 鮑爾吉·原野:《讓高貴與高貴相遇》

53 劉利民:《十二月黨人的妻子們:風雪中那美麗的堅守》

54 翟傑:《日本沒有教師節》

55 王開林:《陳獨秀:龍性豈易馴》

56 劉火雄:《蔡元培:絕不再做政府任命的校長》

57 李鹿:《梁思成:心碎傾城》

58 紀彭:《草根行者梁從誡》

59 蕭且行:《西南聯大:學術自由民主堡壘》

60 朗誦詩:《記得嗎?你的祖先名叫炎黃》

61 李宗陶:《草嬰的勝利》

62 李輝:《告別權利的瞬間》

63 陳祖芬:《哈佛的證明》

64 餘傑:《遙遠的掌聲》

65 陳平原:《千年文脈的接續》

66 周澤雄:《從錢鍾書考零分說起》

67 孫鬱:《文字後的歷史》

68 趙園:《紅之羽》

69 張曉風:《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

70 張曉風:《只因為年輕啊》

71 席慕蓉:《生命的滋味》

72 余光中:《逍遙遊》

73 余光中:《沙田山居》

74 史鐵生:《我與地壇》

75 餘秋雨:《道士塔》

76 餘秋雨:《莫高窟》

77 餘秋雨:《廢墟》

78 餘秋雨:《風雨天一閣》

79 餘秋雨:《遙遠的絕響》

80 林子明:《認真極處是執著》

81 梁文道:《清貧與富貴》

82 童大煥:《豈能以富豪論大學精神》

83 姜巖:《劉翔,輸了也正常》

84 孫雲曉:《夏令營中的較量》

85 蔣子龍:《託翁的動手能力》

86 李存葆:《祖槐》

87 高偉傑:《只為一個人》

88 王聃:《羞辱是一門選修課》

89 陳魯民:《齊白石的“兩笑”》

90 熊召政:《只有疏狂一老身》

91 呂麥:《傲慢與非偏見》

92 範曾:《梵高的墳塋》

93 馮驥才:《孤獨者的自由》

94 謝望新:《作家,你需要什麼——談散文創作》

95 培根:《論真理》

96 培根:《論善良》

97 許紀霖:《被扭曲的現代化》

98 費曄:《拿什麼紀念大師》

99 盧新寧:《在懷疑的時代依然需要信仰》

100 孫中山:《在嶺南大學黃花崗紀念的演說》

【推薦心語】

陶淵明有詩云:“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移居二首》)這百篇文章,餘頗欣賞,每週印發給弟子,供其閱讀。雖一孔之見,不成體系,然亦水中有珠,璞中有玉,值得一觀。其目的在於培養興趣,引導弟子多讀書,養成積累的習慣。今將篇目集錄於此,引玉是也。

值得收藏 | 人大附中语文名师推荐的100篇好文章

本文摘選自佟世祥老師的《佟先生的語文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