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语文名师推荐的100篇好文章

值得收藏 | 人大附中语文名师推荐的100篇好文章

语文是什么?

可能我们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有人说,语文是语言和文字;有人说,语文是语言和文章;有人说,语文是语言和文学;还有人说,语文是语言和文化。不一而足。

在人大附中语文老师佟世祥看来,语文能力就是工作能力。

↓↓↓

在最新出版的作品《佟先生的语文课》中,他说:“同学们以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都要和人打交道,还要总结工作,发表意见,当了组织者,还要布置任务,动员宣传,交流思想,等等。可以说,无论是现在,还是明天,与我们须臾不能离且伴随终生的学科就是语文。从某种角度上说,语文能力就是工作能力。”

值得收藏 | 人大附中语文名师推荐的100篇好文章

佟先生的语文课

978-7-300-27492-8

佟世祥

45.00元

2019.1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从教30年来,佟先生潜心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教学艺术精湛,创立“四文一体”教学法,讲课精彩。

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林黛玉进贾府》《祝福》《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课文讲解,让学生记忆深刻、永久。教学成效显著,仅从高考成绩看,语文班平均分曾超过130分,一个教学班有9人获得140分以上,满分作文频出。

值得收藏 | 人大附中语文名师推荐的100篇好文章
值得收藏 | 人大附中语文名师推荐的100篇好文章

在书中,关于如何学习语文,尤其是中学语文,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值得收藏 | 人大附中语文名师推荐的100篇好文章

语文学习是讲求功底的,急功近利者学不好语文。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副对联用来概括语文学科的学习特点最恰当。

怎样学习?一语言之:坚持积累。

首先,积累知识。课本是本,不容忽视。课文是例子,然而是范例,不可轻视。其一,要积累字词——正音释义。不要小看字词积累,有些同学初中、高中写的作文,没有明显提高,有一种原因是词汇量没有增加。其二,要掌握每一课的文学、文化常识。作者简介是重要的写作材料。其三,要背熟课本里要求背诵的文段。随着教学进度走,不可滞后。不可等到考试时,该背的书还没有背。其四,精彩的语段要常读成诵。对精彩的尤其是自己喜欢的语句文段要多读几遍,最好背下来。养成习惯后,你会发现,文字的原始积累源于此,文学的兴趣也萌生于此。

除课本外,还要看课外书。以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为基础,拓展延伸。记住:一定要多读书。“奇文共欣赏”,我给大家推荐100篇文章,这些文章是我在多年的阅读积累中挑选出来的,选择标准注重三性,即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

(附后)

其次,积累生活。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要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多观察,勤思考,善表达。你会发现:时时留心皆学问,人生处处是课堂。在校园里,我曾看到一个学生的鞋带开了,就在他身后说:“当你右脚踩到了左脚的鞋带,身子就会倾斜。”那个学生没在意,没走几步,果然踩到鞋带,脚步错乱,身子一晃。他回头看了看我,说了声“谢谢”,赶忙俯身系好鞋带,继续往前走。“——原来自己也能把自己绊倒。”我接着说。他冲我会心一笑,走进教学楼。这是生活里的情趣,或者说,这是生活中的诗。诗意地栖息,最适合校园生活。有会心,常动笔,写作水平自然提高;多读书,深体味,阅读能力自会增长。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多,能做到的人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没有欺骗我们,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多听多背多读多写多思,有这“五多”,才有“多才”。有句话说得好:“聪明的人是肯下功夫的人,绝顶聪明的人是肯下笨功夫的人。”这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

值得收藏 | 人大附中语文名师推荐的100篇好文章

佟先生推荐好文章100篇

1 王敦洲:《重读鲁迅》

2 杨曾宪:《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

3 林贤治:《人间鲁迅》

4 谢冕:《富有的是精神》

5 龙应台:《在紫藤庐和Starbucks(星巴克)之间》

6 冯骥才:《神州遍地小洋楼》

7 王周生:《有一些感觉,正离我们远去》

8 周国平:《波兹曼的诅咒》

9 周国平:《幸福的悖论》

10 周国平:《苦难的精神价值》

11 周国平:《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12 丫七:《中国人的根》

13 林怀民:《魂魄》

14 北国骑士:《汉语,我想对你哭》

15 林海:《当英语成为我们追捧的品牌》

16 邓海南:《如果优美的文字离我们而去》

17 曾卫维:《重读欧阳修》

18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19 梁衡:《读柳永》

20 梁衡:《把栏杆拍遍》

21 梁衡:《读韩愈》

22 梁衡:《跨越百年的美丽》

23 梁衡:《这思考的窑洞》

24 梁衡:《大无大有周恩来

25 梁衡:《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26 梁衡:《人格在上》

27 周国平:《人生寓言》

28 耿立:《遮蔽与记忆:赵一曼》

29 史铁生:《想念地坛》

30 汪曾祺:《胡同文化》

31 郁达夫:《北平的四季》

32 张炜:《精神的魅力》

33 谢冕:《永远的校园》

34 杜鸿:《拜谒屈原祠》

35 谢泳:《梁思成百年祭》

36 柴爱新:《杨绛:人生边上觅归途》

37 冯伟林:《引得春风度玉关:左宗棠之死》

38 王敦贤:《生长在历史中的青藤》

39 周灿人:《寂静钱锺书》

40 冯骥才:《留得清气满乾坤》

41 祝勇:《作为思想者的巴金》

42 张承志:《清洁的精神》

43 卞毓方:《煌煌上庠》

44 卞毓方:《文天祥千秋祭》

45 卞毓方:《凝望那道横眉》

46 卞毓方:《千手拂云,千眼观虹》

47 卞毓方:《长歌当啸》

48 肖复兴:《孤独的普希金》

49 肖复兴:《山之精魂》

50 肖复兴:《水之经典》

51 汪曾祺:《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52 鲍尔吉·原野:《让高贵与高贵相遇》

53 刘利民:《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风雪中那美丽的坚守》

54 翟杰:《日本没有教师节》

55 王开林:《陈独秀:龙性岂易驯》

56 刘火雄:《蔡元培:绝不再做政府任命的校长》

57 李鹿:《梁思成:心碎倾城》

58 纪彭:《草根行者梁从诫》

59 萧且行:《西南联大:学术自由民主堡垒》

60 朗诵诗:《记得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61 李宗陶:《草婴的胜利》

62 李辉:《告别权利的瞬间》

63 陈祖芬:《哈佛的证明》

64 余杰:《遥远的掌声》

65 陈平原:《千年文脉的接续》

66 周泽雄:《从钱锺书考零分说起》

67 孙郁:《文字后的历史》

68 赵园:《红之羽》

69 张晓风:《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70 张晓风:《只因为年轻啊》

71 席慕蓉:《生命的滋味》

72 余光中:《逍遥游》

73 余光中:《沙田山居》

74 史铁生:《我与地坛》

75 余秋雨:《道士塔》

76 余秋雨:《莫高窟》

77 余秋雨:《废墟》

78 余秋雨:《风雨天一阁》

79 余秋雨:《遥远的绝响》

80 林子明:《认真极处是执着》

81 梁文道:《清贫与富贵》

82 童大焕:《岂能以富豪论大学精神》

83 姜岩:《刘翔,输了也正常》

84 孙云晓:《夏令营中的较量》

85 蒋子龙:《托翁的动手能力》

86 李存葆:《祖槐》

87 高伟杰:《只为一个人》

88 王聃:《羞辱是一门选修课》

89 陈鲁民:《齐白石的“两笑”》

90 熊召政:《只有疏狂一老身》

91 吕麦:《傲慢与非偏见》

92 范曾:《梵高的坟茔》

93 冯骥才:《孤独者的自由》

94 谢望新:《作家,你需要什么——谈散文创作》

95 培根:《论真理》

96 培根:《论善良》

97 许纪霖:《被扭曲的现代化》

98 费晔:《拿什么纪念大师》

99 卢新宁:《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100 孙中山:《在岭南大学黄花岗纪念的演说》

【推荐心语】

陶渊明有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二首》)这百篇文章,余颇欣赏,每周印发给弟子,供其阅读。虽一孔之见,不成体系,然亦水中有珠,璞中有玉,值得一观。其目的在于培养兴趣,引导弟子多读书,养成积累的习惯。今将篇目集录于此,引玉是也。

值得收藏 | 人大附中语文名师推荐的100篇好文章

本文摘选自佟世祥老师的《佟先生的语文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