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藥機涉重大財務造假或退市!近5萬股民成了悲哀的“賭徒”

12月2日晚,千山藥機突然公告,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公司涉嫌重大財務造假,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

截至到9月30日,仍有48186位股東持有千山藥機的股份。

千山藥機涉重大財務造假或退市!近5萬股民成了悲哀的“賭徒”

董事長曾高喊:打造1000億市值

千山藥機,2002年成立,2011年登陸A股。法定代表人劉祥華,實控人為鄧鐵山等8人。

千山藥機一度被稱為我國製藥專用設備製造行業排頭兵,是國內主要注射劑生產設備供應商。

2014年收購宏灝基因後,千山藥機從一家主營製藥裝備機械的企業,轉型基因測序,同時切入大健康產業。彼時千山藥機實際控制人劉祥華一度喊出“打造千億市值大健康公司”。

然而,千山藥機的主營業務卻一直不賺錢,借錢投資也未獲得預期收益。

千山藥機解釋稱,宏灝基因業績下滑主要是受“兩票制”政策影響,代理商代理產品的利潤空間降低,導致其在醫院的推廣意願和力度下降。

在劉祥華“打造千億市值大健康公司”的口號下,多位股東、高管等關聯人在轉型的併購交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時因為公司管理混亂,危機逐步爆發。

瘋狂併購的千山藥機留下的後遺症:“債臺高築”。

2017年,千山藥機債務危機爆發。

鉅額民間借貸、關聯方資金佔用、不明原因的資金收支等,令2017年的年報“難產”,同時被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導致轉讓股份無果。

大股東情急之下,決定更換審計機構,聘請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尷尬的是,其2018年年報仍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報告。

審計報告接連“爆雷”,事出反常必有妖。

2018年1月,因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千山藥機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2019年5月10日,深交所發佈公告稱,2019年5月13日起,千山藥機被暫停上市。

財務造假,或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12月2日,千山藥機公告稱,11月29日,已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

千山藥機涉重大財務造假或退市!近5萬股民成了悲哀的“賭徒”

據《事先告知書》認定的事實,2015-2018年,千山藥機連續四年淨利潤實際為負,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千山藥機或將成為史上第二家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公司。

面對退市,小股東還能拿回來多少?


千山藥機涉重大財務造假或退市!近5萬股民成了悲哀的“賭徒”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千山藥機股東高達4.82萬戶,更有一家外資機構“踩雷”,據其前十大流通股東顯示,法國興業銀行持股125.1萬股,位列第7大流通股股東。

千山藥機涉重大財務造假或退市!近5萬股民成了悲哀的“賭徒”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第二季度,千山藥機新增5217戶股東,法國興業銀行與眾多中小投資者一樣,均是在千山藥機暫停上市前買入的。

千山藥機涉重大財務造假或退市!近5萬股民成了悲哀的“賭徒”

深交所表示:一旦被確認退市,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限為30個交易日。然而,一旦被確認退市,覆盤後的千山藥機大概率將連續的一字跌停。

參考長生生物(002680),進入退市整理期,便遭遇連續12個一字跌停,跌幅超70%,且成交量極小,期間小股東幾乎沒有出逃的機會。

財務造假,是得是失?一目瞭然。

企業賬務必須真實,這不僅是每一個會計從業者必備的職業道德,也是使企業得以長久發展的基本原則。但是少數企業以做假賬等手段尋求利潤最大化,性質是相當惡劣的!今天就和大家扒一扒稅務機關在納稅評估過程中發現常見的21種做假賬的手法,大家可以認真對照檢查,以免自誤!

常見假賬手法:

1、成本費用互化

定義:將屬於成本項目的支出賬務處理變為費用以達到當期稅前扣除的目的,或將屬於費用項目的支出成本化以達到控制稅前扣除比例及誇大當期利潤的目的。

舉例:如某企業將應計入“管理費用”賬戶的無形資產攤銷計入了“製造費用”賬戶,月末分配製造費用時,將其計入了“生產成本”賬戶,這樣就造成少計期間費用,虛增利潤的結果。

2、費用資本互化

定義:將屬於費用項目的賬務處理變為資產,從折舊中遞延稅前扣除。或將屬於資產類科目的支出直接確認費用,當期稅前扣除。

舉例:如某企業新建廠房,確認為固定資產,投入使用之後的費用本應計入當期損益,但卻計入初始成本計提折舊。

3、費用名目轉化

定義:將部分稅前扣除有比率限制的費用超額部分轉變為其他限制較寬鬆的或沒限制的費用名目入賬,以達到全額稅前扣除的目的或減少相關稅費等目的。

舉例:如某企業工會經費扣除額度已超過限制比例,於是將其計入職工福利費扣除。

千山藥機涉重大財務造假或退市!近5萬股民成了悲哀的“賭徒”

4、費用預提/遞延/選擇性分攤

定義:為控制當期稅前利潤大小,預提費用,以推遲納稅;或為其他目的(如股權轉讓價,當期業績)誇大當期利潤選擇遞延確認。或為選擇性的將費用分攤。

舉例:如在各費用支出項目上分攤比例進行調節,人為調整各期應該項目造成的稅費(如調節土地增值稅)。

5、成本名目轉化

定義:將屬於本期可結轉成本的項目轉變為其他不能結轉成本的項目,或反行之。

舉例:如某企業將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與銷售費用、管理費用混淆。

6、成本提前&推遲確認/選擇性分攤

定義:將本期結轉成本時多結轉,或本期少結轉,下期補齊,或選擇成本分攤方法達到上述2個目的。

舉例:如跨會計年度期間不據實結轉成本, 人為調整當期損益。

7、收入提前&推遲確認/選擇性分攤

定義:將本期結轉收入多結轉或少結轉,下期補齊,或選擇收入分攤方法達到上述2個目的。

舉例:如跨會計年度期間不據實結轉收入,人為調整當期損益。

8、收入名目轉化

定義:將收入總額在多種收入項目間進行調節。

舉例:如把主營收入變為其他業務收入或營業外收入,以達到控制流轉稅或突出主業業績的目的。

9、收入負債化/支出資產化

定義: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其他應付款”科目屬於流動負債,通常在一個營業週期內償還,但由於其他應付款業務複雜,有的企業將其作為逃避納稅的工具。

舉例:將收入長期掛賬為其他應付款,造成借款經營的假象,達到推遲納稅或不納稅的目的。或將支出長期掛賬為其他應收款;將超出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額度的費用(業務招待費、廣告費等)虛做借款,使企業費用虛減,影響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

10、收入、成本、費用虛增/減

定義:人為虛增或虛減收入、成本、費用,造成進行差錯調整的依據,達到納稅期拖延或其他目的。

舉例:如報銷虛假費用票據、人為捏造增加銷售成本等。

11、轉移定價

定義:在經濟活動中,不按照公予價格,而是根據企業間的共同利益而進行產品定價,以達到少納稅或不納稅的目的。

舉例:如將虧損企業的產品高價銷售給盈利企業,以達到關聯企業整體稅負最小化的目的。

12、資產、負債名目轉化

如將固定資產中的資產類別名目轉變,改變其折舊年限;將應收賬款掛其他應收款,或預收賬款掛其他應付款等手法避稅。

13、虛假交易法

如以不存在的交易合同入賬,造成資金流出,增加本期費用,達到減少所得稅的目的。

14、費用直抵收入法

在確認收入時,以虛假髮票入賬(如廣告費、業務招待費),將虛假費用稅前扣除,達到減少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的目的。

15、重組轉讓法

利用股權轉讓、資產轉讓、債務重組等進行資金或收入轉移達到避稅的目的。如將公司的資金轉移,達到破產賴賬等目的。

16、私人費用公司化

定義:將私人的費用轉變為公司的費用,既達到降低私人收入個稅應納稅額的目的,又達到增加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費用的目的。

舉例:將個人車油費在公司處理,將個人房租費在公司處理。

17、收入/成本/費用轉移法

定義:分立合同,將收入、成本或費用轉移至其他公司或個人。

舉例:某工廠以自己的鋼材向某汽車製造廠進行投資,賬務處理為借:生產成本,貸:原材料,這樣一方面加大了產品成本,減少利潤,另一方面也隱瞞了投資收益。

18、虛增/減流轉過程

定義:在流轉過程上下工夫,多一道流轉過程,收入額多一道,將可扣除費用的範圍增大。

舉例:將資產由公司借款給個人買下,再以公司租賃其個人資產的名義,無形增加租賃費用。

19、利用金融工具法

定義:利用股票、期貨、外匯等金融工具進行難以控制未來價格的交易。

舉例:如某公司賣出股票時將價格控制在低水平,而當實際收入時,股票價格已上漲,卻仍然以低水平價格確認收入,避免部分流轉稅。

20、集團化操作

定義:利用集團化操作,達到國家批准的部分集團化統一納稅公司的操作模式的目的。

舉例:如將集團內各公司的費用平衡分配,達到統籌納稅的目的。

21、其他

如將借款作為收到其他公司的定金處理,從而達到避免利息產生的稅金等目的。

綜上所述:做假賬不可取!按照我國《刑法》、《稅收徵收管理法》、《會計法》相關條例均有規定,做假賬輕則處以罰款,重則追究刑事責任呢。金稅三期上線後,一切有異常的數據將納入重點監控,所以說“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因此,合法經營才是王道!

來源:全景財經、金融摺疊、審計之家、會計說。內容僅供讀者學習、交流之目的。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