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上黨高地,看懂長治和晉城的地緣結構

詳解上黨高地,看懂長治和晉城的地緣結構

中央之國的形成 [第83節]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詳解上黨高地,看懂長治和晉城的地緣結構

今天我們來說說“上黨”。先來解釋一下上黨這個概念。如果你對先秦的歷史略有所瞭解的話,一般都會知道“上黨”,因為秦趙“長平之戰”就是發生在“上黨”。相信即使有西方人來書寫古代戰爭史,坑殺了40萬趙卒的長平之戰也會佔據一席之地。而“上黨”之名最初則是來源於它的地勢。

我們沿太行——呂梁山脈之間在山西高原上穿行後,就會發現,除了呈線性排列的運城、臨汾、太原、忻定、大同五大盆地之外,在山西高原的東南部還有一塊地區我們沒有分析到,這塊地區的特點就是群山環繞,整體地勢較高,先秦之人甚至視其為“天下之脊”(相當於現在青藏高原“世界屋脊”的地位了),喻其“與天為黨”,因此取名為“上黨”。

上黨高地示意圖

詳解上黨高地,看懂長治和晉城的地緣結構

上黨的西部是太嶽山脈,這條山脈和它南北延伸的餘脈將上黨地區與臨汾——太原盆地切割開;而它的東面,就是太行山的主脈了,如果能夠穿越太行山,我們將進入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至於說上黨地區南部的分割線,則是王屋山。

在我們整體觀察山西高原的地形時,我們會看到,中條山脈與太行山脈之間,有一段不算太長,但海拔甚高的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將二者聯繫起來,而黃河正好也在此有個向北的彎曲,與之呈平行狀態。這段山脈就是王屋山。有的時候它會被認為是太行山主脈的一部分,不過最起碼在那位意志力堅強的愚公看來,王屋、太行兩山還是屬於兩個不同的山體。在上黨的北面,太嶽山脈與太行山脈之間仍然是有一些連續的山體相連,只不過這部分山體沒有被整體命名罷了。

詳解上黨高地,看懂長治和晉城的地緣結構

按照一般的規律,這塊被太行——太嶽——王屋等山脈包圍的地區,應該是一塊擁有巨大潛力的大型盆地。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所謂“上黨盆地”的體量差不多可以等同於其他幾大盆地之和了,在這種情況下,“上黨”將更有可能成為山西高原的地緣中心。可惜的是,目前我們還只能將這片群山環繞的地區稱之為“上黨高地”,而不是上黨盆地,或上黨平原。因為地表的力量,和河流的沖刷,還沒有將上述這些延伸至上黨高地的山地修理平整。也就是說,無論你從哪個方向翻越大山,進入上黨地區後,都仍將面對大片的山地。在古人看來,穿越這片高地的難度,並不比我們使用現代交通工具,穿越青藏高原的難度要低。

說實話,就整個上黨高地的地理結構而言,並不是一塊特別適合大規模農業生產的地區。因此上黨最為出名的農產品是一種生長於山地之中的藥材——黨參,從藥名我們也可以看出,黨參最初為人類所利用,即是在上黨地區。

詳解上黨高地,看懂長治和晉城的地緣結構

當然,上黨高地這中也並沒完全沒有平整之地。這些山脈在向中心點延伸之後,總會在它們的最低點處相會,而流淌在這些山脈之間的河流,也有機會在上黨高地的中間,淤塞出一些較為平整的土地。

我們知道,平原的誕生一般都是與河流有著密切關係的。在人類還沒有進入文明社會時,那些發源於高山之上的河流,就在不斷的將山地之上的土壤向低海拔地區運輸,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沖積平原;而當人類開始生存在這些平原之上時,這些河流又會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水源。因此在研究任何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地理單元時,我們都要觀察它的河流分佈情況。

如果以河流來劃分整個上黨高地,可以由北至南劃分為兩大塊,一塊是北部的“漳河”流域(古稱漳水);另一塊則是南部的“沁河”流域(古稱沁水)。我們先來說說漳河。從體量上來看,漳河流域的面積要更大些。

詳解上黨高地,看懂長治和晉城的地緣結構

漳水在下游的河北平原之上,也發揮了重要的地緣作用。而漳水在整個上黨地區的上游水系,並不是簡單的一條河流,而是呈傘狀分佈,主要的源頭有兩支,北支叫作“清漳水”,走向是沿著上黨高地的東北部山地流域,然後在穿越太行山脈之前,與南支匯合成為“漳水”流入華北平原,並最終注入黃河(古)。

清漳水由於基本都是在山地中穿行,因此受關注度並不如它南面的兄弟高,因為與清漳水不同的是,漳水的南支——濁漳水則孕育出了上黨高地的地緣中心——長治盆地。

顧名思義,長治盆地的得名是因為設立於它上面的行政中心是“長治市”,而在唐代,這一地區曾經被叫作“潞州”。其實每一個王朝統治者都有權利按他的意思為一個行政區改名,名字只是一個代號,並不是我們在這裡所關心的。我們所要關注的是,為什麼長治盆地會成為上黨高地的地緣中心。

成為地緣中心的原因,當然是因為長治地區有較為平整的土地,充足的水源,可以為人類大規模的農業生產提供地理基礎。長治盆地之所以有相對平整的地形,這一切都是同濁漳水分不開的。與清漳水孤獨的在山地中流淌有所不同的是,濁漳水在長治盆地中由北至南又分為了三支,即為北、西、南三源。長治盆地也正是在這三個支流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而濁漳水也因此成為了長治的母親河。

詳解上黨高地,看懂長治和晉城的地緣結構

由於長治盆地是上黨高地中體量最大的盆地,因此它有時也被稱之為“上黨盆地”。不過如果讓長治地區獨享“上黨”之名,相信最起碼有一個地區會跳出來反對,那就是位於長治之南的“晉城”市。

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張〈山西行政圖〉中看出些端倪,儘管說行政區的設立,並不一定會完全按照地理結構來劃分,但地理結構及由此而引發的地緣文化的差異,無異是行政區劃分的重要參照。如果單從行政劃分來看,整個上黨高地,大部分是由北部的長治地區和南部的晉城地區所佔據。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種行政劃分的地緣基礎是什麼。

詳解上黨高地,看懂長治和晉城的地緣結構

清、濁兩條漳水雖然覆蓋了上黨高地大約3/5的地區,但它們並不是上黨高地的全部水系,也就是說上黨高地還有2/5的土地,是由其它的河流滋潤的。如果按照這些河流在上黨高地的分部情況來看,流經上黨高地南部(也就是晉城地區)的河流主要有兩條,丹河和沁河。當然,按照早期的命名方法,它們是被稱之為“丹水”和“沁水”的。

實際上丹、沁兩水是屬於同一水系,因為它們在向南穿越太行——王屋兩山之間,進入河北平原後合二為一了,而由於沁水的水量更大些,因此合流之後的下游河水仍然被稱之為“沁水”,並注入黃河。從這個角度看,丹水被劃為沁河的支流。

詳解上黨高地,看懂長治和晉城的地緣結構

不過如果參照漳水的情況,合流之前的沁水,與丹水,更應該被看作沁水的兩個共同支流。或許將之命名為西沁水、東沁水更易於我們理解二者之間的關係。其實怎麼命名也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只要大家理解了,上黨盆地的北部是漳水的上游水系覆蓋,而南部是由沁水的上游水系貫穿就行了。


與清、濁兩漳水有所不同的是,沁、丹兩水在南北貫穿南部上黨高地時,對周邊土地的影響,並沒有出現極端的差異。也就是說兩條河水在上黨高地中,都沖刷出了一片谷地。只不過相比之下,丹水所處的盆地體量要更大些,因此也就成為了南上黨的地緣中心。

晉城市就是設立在丹水谷地之中的,所以這片谷地也被稱之為“晉城盆地”,在晉城市的西南側有一個縣叫作“澤州”,在唐前後的歷史中,澤州之名也是這片盆地的行政名稱,因此晉城盆地也被叫作澤州盆地。

丹水也被叫作“澤水”,據說改名叫丹水是因為秦軍在丹水之側屠殺了四十餘萬趙軍,河水都被染紅了。其實這個傳說未必準確,但長平之戰的地點的確是在丹水的源頭處。我個人一直不太相信四十萬趙軍是被活埋的,因為秦軍的戰功是以首級論的。在商鞅所設立的“二十等軍功爵位制”中,只需斬獲敵軍“甲士”首級一個,即可有房一處,地一傾,外加僕人一個。四十萬顆人頭,意味著多大財富是不言而喻的。

詳解上黨高地,看懂長治和晉城的地緣結構

既然長治、晉城是南北相連的兩個盆地,那麼它們當中應當有一片山地,作為地理分割線。如果我們在〈上黨高地地理結構圖上〉尋找的話,就會在丹水的源頭處找到一條小山嶺。

這條體量很小的山嶺就是二者的分水嶺,北面則是濁漳水流域的“長治盆地”,南面則是丹水流域的“晉城盆地”(圖上標註為“澤州盆地”)。而這條小山嶺的南側,就是長平之戰的發生地點。由於這條小山嶺的體量過小,我們在現有的地圖上很難找到它的官方名稱。但由於它曾經在長平之戰中,為秦軍發揮過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一些史料中也被稱之為“秦嶺”。非常巧合的是,在渭河南側的秦嶺中,也發源了一條丹水,那條現在被稱之為“丹江”的河流更為知名,因為它是連接渭河平原與南陽盆地的重要通道(丹江通道在之前曾經分析過)


現在我們要來關注一下沁水谷地了,這片谷地的行政中心現在是陽城縣,轄於晉城市。其實在戰國時期沁水地區的地緣中心在陽城縣東北方向的“端氏”(目前為鎮級單位),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陽城地區當時還是一片湖澤。陽城縣址所在地在先秦時曾經叫“濩澤”,我們知道,凡是叫澤的地方最早都是溼地,不過這些溼地一旦被開發為耕地後,往往就會成為該地區新的地緣中心(雲夢澤完全消失後誕生的“武漢”三鎮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詳解上黨高地,看懂長治和晉城的地緣結構

關於“端氏”我們可以順便說一下,在魏、趙、韓三家徹底瓜分完晉國的土地後(也就是絳都、曲沃那點地了),晉國最後的君主遷至端氏。無論如何,直接殺掉一個君主都不是最好的選擇,將這些末代之君放在一個四面封閉,而又沒有太大潛力的地方等死,是最好的選擇。當年越王勾踐就曾經給吳王夫差同樣的選擇,只不過這位曾經的霸主選擇了將他的生命留在了吳都,這種結局雖然有些淒涼,但亦不失為一個英雄的選擇。

注:,晉國公室被遷往端氏的時間是公元前369年。二十年後,晉國的末代君主 “晉靜公”在趙韓兩國的戰爭中還是被等不及的韓國人所殺。晉國從此絕祀。

我們可以將陽城附近的沁水流域稱之為“陽城盆地”,並與長治、晉城兩盆地並列為上黨三大盆地,或者說是廣義的“上黨盆地”。不過說實話,沁河谷地其實還是以山地為主,那些錯落分佈的山地使得沁河兩岸(上黨高地部分)基本沒有大片連貫的平原。因此南上黨的地緣中心一直是位於地理結構相對較好的晉城盆地。

其實即使是地理條件相對最好的長治盆地,也無法與山西高原上其他幾個大型盆地相比。特別是無論你從哪個方向進入上黨高地的地緣中心:長治——晉城地區時,都需要穿越大片的山地。不過上黨高地更大的價值在它的位置,當你想從太原——臨汾——運城三個地緣地位最為重要的盆地,越過太行山進入華北平原時,上黨高地都是必經之路。

詳解上黨高地,看懂長治和晉城的地緣結構

這些道路一共有五條,除卻南北兩條道路是沿著上黨高地的外緣前進之外,有三條是直接經過上黨高地。如果晉國和之後的三晉不想向華北平原乃至中原擴張的話,也許他們會選擇放棄上黨高地,但當他們將東進作為戰略方向後,上黨高地就成為橫亙在他們之間的巨大障礙了。

正是由於上黨高地具有如此之高的戰略價值,加上又有幾塊盆地作為地緣支撐。因此在魏、趙兩國將西、北部幾個條件較好的盆地,定為勢力範圍後。韓國則將上黨高地作為了自己在山西高原的主要根據地,也在三家分晉之處,瓜分了上黨高地的大部分城邑。只可惜由於上黨高地的樞紐作用對於魏、趙兩國同樣重要,所以韓國希望獨佔上黨高地的願望一直沒能實現。而這其中又以趙國的反對最為強烈,因此在〈三晉主要擴張區示意圖〉中,上黨高地也被列為“韓趙爭奪區”。

詳解上黨高地,看懂長治和晉城的地緣結構

對於上黨高地的戰略作用,主要是在“路”上,因此在分析完上黨高地的基本地理結構後,我們會著重把上黨高地的主要路徑,特別是穿越太行山的路徑解讀一下。其實研究地緣結構的重點即在“山、水、原(平原)、路”之上,因山而有水,因水而有原,要想連接這些平原又需要有路,而這些道路往往又與河流緊密相連。理清了這些地理關係,我們就可以無視地圖上那些不斷變化的行政名稱了,因為在地理結構沒有發生重大改變的前提下,今人和古人的選擇並不會有質的分別。


不過要想解讀道路,我們首先要清楚這些道路通往何方,對於上黨高地的道路而言,它們的終點是河北平原。因此我們下一節需要先觀注一下河北平原在戰國前期的地緣結構。或者說最起碼要看一下,魏、趙、韓三國是如何瓜分晉國在河北平原上的土地的。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