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漿≠原酒,所謂的原漿酒是白酒界最大的謊言?

編:貓 九

技術支持:北京東方黃埔白酒技術研究院

曾經有人說過,"中國目前白酒市場上,至少有60%至70%的白酒屬於非純糧釀造的酒精勾兌酒。"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飲酒需求和供酒糧食的製造差異所造成的。

原漿≠原酒,所謂的原漿酒是白酒界最大的謊言?

而有一些中小企業直接用酒精勾兌,佔領中低端市場。

對於大企業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在產能飽和的狀態下,用酒精勾兌後,冒充打上純糧釀造的標誌,衝擊高端消費市場。

為了佔領市場,有些企業就衝破了道德底線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原漿酒這個話題,在無數的廣告衝擊之下,很多酒友對於原漿酒其實並不陌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在喝酒的時候也更願意選擇品質更好的酒,那麼到底什麼算是品質更好的白酒呢?原漿酒就是好酒了嗎?

原漿≠原酒,所謂的原漿酒是白酒界最大的謊言?

白酒行業現在都風靡一種叫原漿酒的白酒,只要我們打開電商某寶搜索,都會有一大推彈出來,而且價格還很便宜。在酒商的誤導宣傳下,很多酒友都被概念混淆,以為原漿酒就是好酒,剛出來的酒零添加,口感是最好的。

真的是這樣的嗎?

年份原漿≠高端白酒

提到"年份原漿",消費者會將其作為高端白酒的象徵,而這個詞語的商標權屬於古井貢酒公司。對此,五糧液公司表示不服,其先是申請該商標無效,後又起訴至法院。

原漿≠原酒,所謂的原漿酒是白酒界最大的謊言?

古井貢酒公司則提交證據證明,"年份原漿"一詞並非釀酒專業術語,僅僅是在營銷上的概念創新,這個詞是通過其公司大量的宣傳、使用才取得了知名度。

原漿≠原酒,所謂的原漿酒是白酒界最大的謊言?

中國白酒協會,"原漿"僅是營銷概念

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對於"原漿"做了如下說明:

"原漿"不是釀酒專業術語,也不是"原酒"的概念,更不是白酒等級,僅是一個營銷概念的創新,"年份原漿"並非國家標準"白酒工業術語"中確定的基本術語及定義。


原漿酒到底是什麼?

大家有沒有發現,在中國白酒中,醬香型白酒的正規大廠品牌一個也不出"原漿"酒的,而其它香型都會有一些原漿酒,那到底什麼是原漿酒,又能不能喝呢?


從詞義的本源來說,原漿酒指糧食通過曲發酵成的酒,完全是未經勾兌的原始酒液。醬香型沒有原漿一說,醬香型所有酒都是原漿,而濃香型有原漿一說。

原漿≠原酒,所謂的原漿酒是白酒界最大的謊言?


原漿與勾兌

原漿的產生,與"勾兌"概念的產生有關。然而,勾兌的發展史,至今被大多數人誤讀。上世紀五十年代,瀘州老窖酒廠首創"勾兌"概念,在香精香料尚未成熟發展的年代,當時的勾兌指的是用不同糟別的酒進行調製,以此達到酒口感的穩定。


據說最早的勾兌是在酒罈裡進行的,選用兩壇酒互相彌補各自的缺陷,如此一來,可以保證酒的品質穩定,畢竟酒是商品化產品,沒有消費者希望自己喝到的酒,每批次的口感都不同吧?

原漿≠原酒,所謂的原漿酒是白酒界最大的謊言?

所以,最初的勾兌,為的是酒口感的穩定,用的是原酒與原酒勾。然而,建國初期,國內糧食供應十分緊張,白酒行業又是耗糧大戶。按照當時的生產水平計算,生產一噸白酒大約需要耗糧3-4噸,醬香型酒耗糧更高。


醬香型白酒的標準生產工藝都是按照"一二九八七"的工藝要求來的,在七個輪次取酒過程中,取的酒前面度數高後面度數低,然後可以綜合到54度左右來儲存,到一定時候就變成標準的53度醬香型白酒了,所以醬香型酒全都是來自於原漿,再通過勾調變成成品酒。

原漿≠原酒,所謂的原漿酒是白酒界最大的謊言?

所以原漿酒真不是什麼高端白酒,所以說如果所有的酒廠都對自己的酒品明明白白的標註:傳統工藝釀造/新工藝釀造,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那麼也就不會有現在這麼多混亂不清的概念了。


可現實情況是,掛羊頭賣狗肉的酒廠太多,所有的酒廠都宣稱自己賣的是糧食酒,實際上瓶中裝的卻是食用酒精加香精香料的產品。我們也因為廣告的虛家性交了不少智商稅,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在這樣的亂象下只能無助又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