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對標對錶解決群眾“急憂盼”突出問題

中國甘肅網12月5日訊據武威日報報道 (記者 王瑾 見習記者 張婷)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我市市直部門單位主動對標對錶,查找差距問題,於細微處回應群眾呼聲,著力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突出問題,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條路,可以帶動一片產業的發展。“農貨進城,城貨下鄉”,隨著農村公路“毛細血管”不斷完善,一些貧困村打通產業路,讓更多的老百姓走上脫貧致富路。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委辦公室積極協調古浪縣交通局,將幫扶村古浪縣西靖鎮七墩臺村6.5公里通村油路列入通村道路維修改造項目,爭取資金183萬元,完成了通村道路維修改造;同時,協調古浪縣水務局、交通局,爭取資金835萬元實施排洪工程項目,建設排水管7公里,修建U型排水渠5.3公里、檢査井15座、雨水口246座,消除了該村防汛安全隱患;爭取投資83萬元,完成2.45公里巷道鋪裝項目,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市信訪局盯住信訪“熱點”邊查邊改,大力開展領導接訪下訪和信訪積案化解,把持續打好信訪矛盾化解攻堅戰作為落實主題教育“為民服務解難題”的重要抓手,堅持“時間、力量、資源”三集中,把精力向群眾合理訴求傾斜,把關注焦點向推進“急難愁昐”案件解決聚集。截至目前,國家和省級交辦10件積案辦結10件,市級層面交辦68件化解56件、信訪積案辦結率達85%、息訪率達63%。

市市場監管局通過籌措專項資金,開發應用武威市市場監管局集體聚餐備案監管系統,該系統分為資格註冊、日常備案、現場檢查、追溯跟蹤四大模塊,並融入了短信提醒、手機微信端、彙總統計等功能,從而實現全市集體聚餐網上註冊、網上備案、網上審核、網上報告,切實減輕群眾上門報備負擔,提高監管效能。

醫院掛號、繳費、打印報告排隊等候時間長一直是影響患者就醫感受的重要環節,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人民醫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設分時段預約系統,醫生開出檢查單後,患者憑繳費小票或微信、支付寶推送消息即可查看檢查等待時間、檢査室等信息,從源頭上解決患者反映的彩超、CT等檢查排隊等待時間長、住院患者跑路多的問題,受到了就診患者的廣泛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