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的“120”——記富平縣曹村鎮三合村鄉醫馬文剛

在富平縣曹村鎮大山深處,有個村莊名叫三合村。這裡山高溝深,梁峁交錯,道路崎嶇。在這裡你總能看到一個揹著藥箱匆匆趕路的人,這個人就是三合村的鄉醫馬文剛。他在這條山路上已經行走了26年,被群眾譽為“大山裡的‘120’”。

是什麼讓馬文剛如此執著?他說:“群眾找我看病,就是對我最大的信任,患病的鄉親經過我醫治後康復,我打心眼裡高興,我不能辜負這份信任。”他的話語樸實而堅定。

三合村有13個村民小組,群眾居住較為分散。鄉親一個口信,一通電話,馬文剛不管白天黑夜,無論颳風下雨,立刻就往病人家中趕。早年沒有摩托車時,他出診全靠兩條腿行走,常常一走就是二十多里路。往往看一個病人,來回就是一天。

“文剛對人和氣得很,不管白天黑夜,颳風還是下雨,一通電話隨叫隨到。”退休幹部楊解放告訴記者,一天晚上,他感到胃疼,兒子不在身邊,幸虧馬醫生及時趕到,初步診斷為心梗,很快將他送到醫院,救回了一條命。

後來,隨著山區交通條件逐漸改善,他又添置了摩托車,為患急病、重病的村民爭取時間。

“馬大夫就是我們大山裡的‘120’。”說起馬文剛,村民石敏俠稱讚道,“有一年收麥季,晚上11點,我肚子突然疼得要命,給馬大夫打電話,5裡多路程,馬大夫一路小跑,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初診是急性膽囊炎,用藥後,當晚就緩解了。”

20多年來,他為村民出診只收藥費,從不收出診費,他的手機號也從沒換過,因為這是山裡人的健康熱線。

“看到群眾翻山越嶺,走3個多小時出山求醫,我就立志學醫,希望用一技之長解鄉親之苦。”馬文剛說。

“小病扛,大病拖,群眾往往把小病拖成了大病。”說起原來老百姓缺醫少藥的日子,三合村支部書記楊耀盈深有體會。上世紀90年代初,三合村山高溝深,基本沒有大路,群眾看病要到銅川耀縣或富平縣城,翻山越嶺的羊腸小道得走兩三個小時以上,小病就扛一扛,但往往把小病拖成了大病,大病或急病的只能用竹竿做的擔架抬出山去求醫,有些人抬不到醫院就沒了。

馬文剛清晰地記得,那一年,鄰居突發急性腦溢血。他和聞訊趕來的村民手忙腳亂地將鄰居抬到用竹竿做的簡易擔架上,五六個壯勞力輪番抬著擔架,經過近四個小時的奔波,天亮時趕到了富平縣醫院,但還是錯過了最佳救治時間。接診後,醫生搖了搖頭,神色凝重地說:“你們來得晚了……”

群眾生活貧苦,沒錢看病、沒處看病。這位鄰居去世對馬文剛震撼很大,他立志要當一名醫生,為父老鄉親減少疾病和痛苦。1993年,馬文剛從中醫藥學校畢業後,如願回到三合村,再沒離開過。

從背起藥箱的那一刻,他就背起了父老鄉親的希望。26年來,他一直堅守在基層一線,山村崎嶇的羊腸小路,村民的房前屋內,留下他忙碌的身影……

“文剛,你給我量下血壓,看需不需要調整藥。”記者走進三合村衛生室,楊樹國老人挽起袖子說,“現在方便了,有個頭痛腦熱的,到村衛生室馬上就能看。打個電話,文剛就上門出診。”

26年來,馬文剛收穫了群眾的好口碑,但這個職業卻沒給他帶來多少收入。三合村駐村第一書記董紅軍說:“文剛是個熱心人,對村裡的孤寡老人、貧困群眾,醫藥費能減就減,能免就免。而他自己家裡過得一般,妻子還在外打工掙錢,補貼家用。”

“人家當醫生是越當越富,你當醫生卻是越當越窮。”面對妻子的抱怨,馬文剛總是憨厚地笑笑了事。

“不是不需要錢,而是捨不得這裡的鄉親。”馬文剛說,“村裡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多是留守老人,如果我離開了三合村,大家看病就不方便了。只要鄉親們需要我,我就堅守下去。”

採訪手記:當鄉村醫生,解患者病痛,是馬文剛少時的夢想。26年來,馬文剛用日復一日的堅守,年復一年的付出,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了一名鄉村醫生救死扶傷的職業操守。有人會問:“他舍小家為大家,到底圖個啥?”“只要鄉親們需要我,我就堅守下去。”這是馬文剛最好的回答,也是一名鄉村醫生對初心和擔當最深刻而生動的詮釋。(渭南日報 記者 王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