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砂價格暴漲,機制砂“走紅”,你不瞭解可不行

近期,機制砂價格一路上漲,以往以碎石加工為主的生產廠家也紛紛加入機制砂的行列,不過在“入行”前你還有必要搞清楚這些知識點!

1、什麼是機制砂?

河砂價格暴漲,機制砂“走紅”,你不瞭解可不行

按《建築用砂》(GB/T14684-2011)的規定:經除土處理,由機械破碎、篩分製成的,粒徑小於4.7mm的岩石、礦山尾礦或工業廢渣顆粒,但不包括軟質、風化的顆粒。

特細砂:按《建築用砂》(GB/T14684)規定方法檢驗所得細度模數為0.7-1.5的天然河砂。

混合砂:由機制砂與天然砂混合而成的砂。

2、什麼是機制砂混凝土?

河砂價格暴漲,機制砂“走紅”,你不瞭解可不行

用機制砂作為細骨料配製的混凝土。目前國外每年生產機制砂不低於50億噸,大型工程、民建房屋基本上都在使用機制砂配製混凝土。
3、什麼樣的機制砂是合格的?

符合國家技術標準並經出廠檢驗的機制砂就是合格的。一般需要檢測的項目有:細度模數、顆粒級配、石粉含量、表觀密度、空隙率、壓碎值、亞甲藍MB值等。

4、哪些岩石可以用於機制砂石生產?

機制砂石(碎石)的制砂原料通常用花崗岩、玄武岩、河卵石、鵝卵石、安山岩、流紋岩、輝綠岩、閃長巖、砂岩、石灰岩等。其製成的機制砂按岩石種類區分,也存在有強度和用途的差異。

5、與天然河沙相比,機制砂的有何特點呢?

1)與天然河沙相比,機制砂具有稜角尖銳分明、針片狀多、粗糙的特點,從外觀上就可區別兩者;

2)機制砂的堅固性比河沙稍差;

3)機制砂石粉含量大;

4)一般天然沙,一種細度模數,可以有多種級配,機制砂的細度模數可以人為的通過生產工藝來控制,按用戶要求來組織生產,這是天然砂所不能做到的;

5)機制砂有更好的粘合度,更抗壓,使用壽命也更長;

6)機制砂礦物成分和化學成分與原料是一致的,沒有天然砂那樣複雜。

6、為什麼山沙和海沙質量比河沙差?

一般山沙風化較嚴重,含泥較多,含有機雜質和輕物質也較多;海沙中常含有貝殼等雜質,另外所含氯鹽、硫酸鹽、鎂鹽會引起鋼筋的腐蝕,這些物質都影響混凝土性能,故質量較河沙差。

7、目前國內執行的主要機制砂標準有哪些?

  • GB/T14684—2011《建築用砂》
  •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
  • JGJ/T241-2011《人工砂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範》
  • DB50/5030-2004《機制砂混合砂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重慶)
  • JT/T819-2011《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機制砂》
  • DBJ52-55-2008《貴州省高速公路機制砂高強混凝土技術規程》
  • 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

8、機制砂有哪些技術質量指標?

機制砂的主要技術指標有:顆粒級配、細度模數、石粉含量、空隙率、表觀密度、堆積密度、亞甲藍(MB)值、壓碎值指標、雲母含量、輕物質含量等16項技術指標。

9、什麼是機制砂顆粒級配和細度模數?

顆粒級配:指顆粒各粒徑的搭配比例。

細度模數:反映機制砂顆粒粗細程度的技術指標。細度模數越大,表示砂子越粗。機制砂的規格按細度模數(Mx)分為粗、中、細、特細四種,其中:

1) 粗砂的細度模數為:3.7—3.1,平均粒徑為0.5mm以上;

2) 中砂的細度模數為:3.0—2.3,平均粒徑為0.5mm—0.35mm;

3) 細砂的細度模數為:2.2—1.6,平均粒徑為0.35mm—0.25mm;

4) 特細砂的細度模數為:1.5—0.7,平均粒徑為0.25mm以下。

10、機制砂顆粒級配指標非常關鍵,通過哪些方式調整?

機制砂顆粒級配可以通過調整進料級配、進料量、破碎機轉速、篩網尺寸等方面來實現。

11、什麼是針、片狀顆粒?

凡是機制砂顆粒的長度大於該顆粒所屬粒級的平均粒徑2.4倍者為針狀顆粒;厚度小於平均粒徑0.4倍者為片狀顆粒。其中平均粒徑是指該粒級上、下限粒徑的平均值。

12、什麼是機制砂石粉,石粉含量有什麼要求?

石粉是指機制砂中粒徑小於75μm的成分與被加工母巖相同的顆粒。一般普通混凝土要求石粉含量小於10%,高強混凝土要求小於5%。

13、何為砂石骨料?

砂石骨料是建設工程中砂、卵(礫)石、碎石、塊石、料石等材料的統稱。

  • 粒徑大於4.75mm的骨料稱為粗骨料,即我們常說的石子或碎石;
  • 粒徑小於4.75mm的骨料稱為細骨料,又稱為砂或機制砂。

砂石骨料是建設工程中混凝土和堆砌石等構築物的主要建築材料。

14、機制砂生產工藝有哪些?

1)根據石粉分離方式,可分為“溼法制砂”、“幹法制砂”以及“半乾法制砂”;

2)根據工藝流程,可分為“單獨制砂”和“聯合制砂”。

3)根據結構形式,可分為“平面式制砂”和“樓式制砂”。

15、生產機制砂的設備有哪些?

機制砂生產的破碎工藝及設備組合多種多樣,常見的有以下組合:

a. 顎式破碎機+反擊式破碎機(常見);

b. 顎式破碎機+圓錐式破碎機;

c. 顎式破碎機+輥式破碎機;

d. 顎式破碎機+反擊式破碎機+衝擊式制砂整形機(常見);

e. 顎式破碎機+圓錐式破碎機+衝擊式制砂整形機或制砂系統(常見)。

16、機制砂生產的基本工藝流程是什麼?

機制砂石生產工藝流程多種多樣,不管設備規模多大,但基本生產流程一般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礦山塊石→粗碎→中碎(部分設置篩分)→細碎(整形)→篩分→除塵→機制砂。

17、機制砂粒形與破碎設備關係密切,各種破碎設備的產品粒形如何?

在各種破碎設備中,立軸衝擊式破碎機(巴馬克)粒形較好,反擊破碎機次之,圓錐破碎機再次之,顎式破碎機較差。

18、為什麼要進行顆粒整形?

普通的機制砂稜角多、表面粗糙、顆粒不方正,針片狀較多,對混凝土性能產生不利影響,對機制砂顆粒的整形可使上述問題得到有效改善。

19、在機制砂檢測中,常見的檢測儀器有哪些?

機制砂試驗的基本儀器是標準方孔篩、搖篩機、鼓風乾燥箱、石粉含量測定儀、壓碎值指標測試儀、電子天平、飽和麵幹試模、容量瓶、壓力機等。

20、使用並推廣機制砂的主要優勢是什麼?

1) 質量優勢:料源固定、穩定,機械化、工業化的生產方式,保證了機制砂產品的質量穩定、可調、可控。

2) 品質優勢:有較高的表面能和親水性;有完整的級配,含泥量可以得到控制;有多種的礦物成分、物理性質可選擇;細度模數、顆粒級配相對穩定、可調整;粒形可改善。

3) 管理優勢:有穩定的法人主體,實行採礦許可,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實行工廠化、商業化運作。

4) 資源優勢:可利用各種廢棄資源,適當分選與加工尾礦,不少尾礦就可以利用機制砂設備製成人工砂石,既解決了環境汙染的問題,又提高了自然資源利用率,完全符合循環經濟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21、機制砂的推廣應用,在其質量及生產方面面臨哪些問題?

目前主要面臨的問題有:

1) 粒形不好,針片狀過多,受岩石材質及設備類型限制較大;

2) 顆粒級配較差,細度模數偏大;

3) 石粉含量較高,水洗除泥粉又面臨級配不合理、顆粒較粗等問題;

4) 觀念落後,部分地區依然用風化的山砂和石屑經水洗或簡單加工作為機制砂;

5)生產過程中能耗和環境保護壓力依然較大。

22、機制砂粒形對混凝土的應用非常重要,它的影響主要體現哪幾個方面?

1) 粒形的規則與否影響到機制砂骨料自身的堆積密度和空隙率大小,從而影響填充骨料空隙的水泥漿體的體積;

2) 不規則的粒形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積,需要的包裹漿體更多;

3) 影響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它與水泥漿體界面的機械齧合力等。

文章內容來源於網絡,本文不作商業用途,如不慎侵權,請聯繫礦小云,感謝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