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憑什麼上不了好大學?網友:為了考上,你拼過命嗎?


我憑什麼上不了好大學?網友:為了考上,你拼過命嗎?

初中拼命三年,高中拼命三年,就是為了考個好大學,拼命學六年到底值不值?

如果輕鬆一點,對自己的要求降低一些,考個略差的大學會怎麼樣?

一所理想大學,真的值得莘莘學子前赴後繼地嚮往甚至膜拜嗎?

大多數人一輩子只會讀一次初中,一次高中,一次本科。

一生就這麼一次,為何不拼命學,為何不爭取上個更好的學校呢?

我憑什麼上不了好大學?網友:為了考上,你拼過命嗎?

當初為了考上大學,你拼過命嗎?高中生學習就該又狠又拼!

01 “為了考上理想大學,我們都拼了命!”

並不只有你一個學生在吃苦,你身邊的所有人都在經歷。

他們能受得了,你就可以。

沒有理由懼怕一件大部分人都要經歷的事情。

我原先並不是成績特別好的學生,所以高三開學之初,我就死纏爛打地在班主任那裡哀求,想和班上成績最好的男生坐在一起。

從那以後,我開始像他一樣,每天下課以後拖住不同的老師問不同的問題,每天都問,每天都爭論不休。

我開始像他一樣,每天進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做題再做題,下午放學還是做題再做題。

每天的學習任務排得滿滿當當,每天的書本都密密麻麻寫滿了字。

後來翻同學錄,看到同桌在給我留言:為了我的北大,你的復旦,我們都拼了命啊。

與其說高三是一場災難,還不如說高三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在之後的人生中,可能都不會再有隻需要分數來衡量自己的機會了。

當你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再堅持一下,真的沒想象中那麼可怕。

人如果連對自己都沒有一點狠勁兒,未來何以成大事兒呢?

所以請珍惜這段時光,這段只需要學習的時光。

很多年後,當你什麼都需要操心的時候,你會懷念這段只用學習的時光。

我憑什麼上不了好大學?網友:為了考上,你拼過命嗎?

當初為了考上大學,你拼過命嗎?高中生學習就該又狠又拼!

02 為什麼好大學值得你拼命?

▼差的環境限制了你的眼界、降低了你的標準

正所謂“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在一些二本/三本學校裡,那些實際上能力絕不算出眾的人,因為“矮子裡面拔將軍”的緣故,也會被樹立為榜樣。

可你不知道在另一所大學裡,你的同齡人是這樣學習生活的:

不過英語六級是難以啟齒的事情,大多數人的目標是550乃至600;

期末考試前,絕大多數的人奔著4.0的績點去備考;

大家關注的是各種從業考試,司考、CPA、CFA;

研究生學校的目標是海外名校,要麼也是清北復交,再不濟也得是C9……

眼界、標準的不同,為彼此的人生加了一個不可逾越的透明天花板。

四年後,彼此的差距就不是高考相差的幾十分了。

在北大,自習室永遠燈火通明,上課永遠人滿為患,學校裡到處都是叼著麵包奔跑的人。

每個人永遠充滿了鬥志,談起各種競賽和活動都特別興奮。

每天從睜眼就忙得不可開交,到晚上一兩點睡覺都是常事。

沒人抱怨自己辛苦,也沒人抱怨生活艱難,大家每天都忙得雞飛狗跳,但又特別開心的樣子。

我憑什麼上不了好大學?網友:為了考上,你拼過命嗎?

當初為了考上大學,你拼過命嗎?高中生學習就該又狠又拼!

就業:985是最簡單粗暴的篩選網

許多名企公開招聘時,會把985/211作為隱性條件。

企業會在審核簡歷時以“畢業院校”為條件,悄悄篩掉非985/211出身的人。

其實,有時候也不見得是因為歧視,企業知道普通高校也有人才。

但簡歷實在太多,企業需要花最短的時間和成本找到能力較強的人。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來逐一篩選,沒有企業願意付出這樣的代價。

所以,用“985”和“211”大學這樣的標籤來篩選人才,就成了成本最低的方法!

另外,很多企業也是看重“985”和“211”大學學生背後的資源,這樣可以連成一張大大的關係網,相互提攜。

舉例來說,銀行業務員攬儲,一個“985”和“211”大學出來的,他參加兩次校友會、同學會,可能就能把任務完成。

這比等待著普通高校的畢業生一點一點積累人脈,可節約了太多的成本。

我憑什麼上不了好大學?網友:為了考上,你拼過命嗎?

當初為了考上大學,你拼過命嗎?高中生學習就該又狠又拼!

▼ 985、211畢業生的考研之路更加好走

說到985的優勢,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指標,就是保研率!

為什麼這個指標也很重要?

隨著就業壓力不斷增大,以及用人單位對學歷要求的不斷提高,讀研究生成為很多本科畢業生的選擇。

很多考生填報志願時,也會考慮報考的大學和專業是否容易讀研。

而保送研究生的比例高,意味著這所大學的本科生讀研的幾率非常大。

和地方院校對比後發現,名校的保研率基本都超高。

清華大學以58.14%的保研率高居榜首,也是全國高校中唯一一所保研率超過50%的高校,意味著清華過半的本科生能得到保研機會。

北京大學以48.36%緊隨其後,中科大以36.11%排名第三,復旦以30.39%排名第四,全國也只有這四所大學的保研率超過了30%。

除此之外,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開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和浙江大學都進入前十,進入前十的保研率也都超過了24%。

不走保研,走考研這條路的學生會發現,學校牌子能抵20分!

比如,兩名過了分數控制線的學生同時參加複試。

甲來自"985"院校,初試成績370分;乙來自二本院校,初試成績380分。

面試表現兩人難分伯仲,如果你是教授,你選誰?

一位導師說,他會選甲。

倒不是學歷歧視,而是他覺得二本院校的學生,尤其某些考研名校,大多很早就開始準備考研,基本上都是考試能力強、綜合能力差。

而"985"的學生往往不會像二本學生那麼重視考研,他們可能在做實驗,做項目,寫論文,最後才為考研做準備。

雖然他們可能不會像二本學生那樣得高分,但擁有更廣的知識面,這對今後的學習研究更有幫助。

還有一位負責研究生招生的"985"高校老師透露:985、211院校導師更願意接收985、211院校的本科生。若是錄取了普通院校的本科生,他們會覺得自己是下嫁。

我憑什麼上不了好大學?網友:為了考上,你拼過命嗎?

當初為了考上大學,你拼過命嗎?高中生學習就該又狠又拼!

03 學法36計幫你省時省力

第一計 獨上高樓——明確目標激發不懈努力

第二計 管理時間——充分利用可支配的時間

第三計 穩中求勝——合理計劃是高效學習的保證

第四計 主動預習——培養自主學習的精神和能力

第五計 抓住課堂——眼睛時刻盯緊老師

第六計 手腦並用——高效記筆記加深理解

第七計 系統複習——將學過的舊知不斷提取而再現

第八計 注重分析——歸納總結能力最重要

第九計 貴在堅持——在平時的學習中下功夫

第十計 重視課本——將教科書爛熟於心

第十一計 跳出題海——做題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第十二計 反思錯題——建立並高效利用錯題本

第十三計 腦中有網——提高綜合思維能力

第十四計 克服遺忘——記住的才真正是自己的

第十五計 效率為重——有限時間內提升學習效率

第十六計 多不如精——有針對性地選擇參考書

第十七計 課外學習——課堂學習的有益補充

第十八計 習慣制勝——讓學習和生活一樣自然

第十九計 專項突破——短時間內強化弱項練習

第二十計 換位思考——分析命題人的設計思路

第二十一計 不忘細節——考前必知的注意事項

第二十二計 認識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目標

第二十三計 相信自己——接受人生的挑戰

第二十四計 引發慾望——興趣是可以培養的

第二十五計 強大內心——開發自身正能量

第二十六計 高手過招——分享才能得到更多

第二十七計 相信老師——多聽老師的建議和指導

第二十八計 語文學習方法——取決於平時的努力程度

第二十九計 數學學習方法——多總結典型的解題思路

第三十計 英語學習方法——背單詞首當其衝

第三十一計 物理學習方法——掌握最基礎的知識點

第三十二計 化學學習方法——把握基礎知識的內在聯繫

第三十三計 生物學習方法——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

第三十四計 政治學習方法——聯繫現實加深理解

第三十五計 歷史學習方法——最需要背誦的科目

第三十六計 地理學習方法——培養空間和發散思維能力

我憑什麼上不了好大學?網友:為了考上,你拼過命嗎?

當初為了考上大學,你拼過命嗎?高中生學習就該又狠又拼!

一位高三老師,曾這樣激勵自己的學生拼命學習:只要你考上了重點大學,從此世上一切的不公平,就與你無關了。

好大學對一個人的鍛造,不只侷限於在校期間的那短短几年,它給予你的圈子、資源、見識和格局,會讓你終生受用。

還是初中生、高中生的你,趁青春正好,對自己狠一些,對學習拼一些。莫淪落到生活對你下狠手,與你撕破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