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國門走到南門,一路慢慢走,細細看,有趣的事還不少

在城牆邊一個單位上班,天天都能看見城牆。環城公園北門到西門這段走了很多次,很熟悉。過去單位越野賽不是在環城公園跑、就是在城牆上面跑。城牆上東門到火車站跑過兩次,尚武門(小北門)到玉祥門跑過一次。城牆有18個門,西面2個,東面3個,北門6個都叫的上名字,知道順序。南面的7個城門,名字知道,但是順序老是記不住,這次就去走一遍,弄清楚。

從建國門走到南門,一路慢慢走,細細看,有趣的事還不少

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城牆”。

從建國門走到南門,一路慢慢走,細細看,有趣的事還不少

從建國門進入環城公園,天氣晴好,曬太陽的人很多,跟逛會一樣,城門附近光唱秦腔的就有三堆人。說來慚愧秦腔我就會哼哼一兩句,就知道“三滴血”、“鍘美案”的劇名。這三堆人唱的都很投入,可惜我聽不懂,只覺得板胡拉的很好。

從建國門走到南門,一路慢慢走,細細看,有趣的事還不少

這個城門是南城牆從東數第一個城門“建國門”,為紀念新中國成立這一偉大歷史事件,城內的路叫“建國路”,1986年在此新開一個門就叫建國門。這個門車來車往,沒圍檔,瞅準沒車的空擋趕緊跑過去。

從建國門走到南門,一路慢慢走,細細看,有趣的事還不少

坐在城河沿的石坎上,聽著秦腔曬太陽,真是享受。

從建國門走到南門,一路慢慢走,細細看,有趣的事還不少

這一堆人不唱秦腔,在練小合唱“微山湖”。

從建國門走到南門,一路慢慢走,細細看,有趣的事還不少

“二虎守長安”雕塑在和平門的西側,“二虎守長安”說的是1926年劉鎮華,在吳佩孚、張作霖的支持下,糾集10萬人進攻西安,圍城8個月之久,國民軍將領楊虎城、李虎臣率領全城軍民堅守,後馮玉祥將軍率軍入陝,西安之圍被解,史稱“二虎守長安”。和平門是南城牆從東數的第二個門。

從建國門走到南門,一路慢慢走,細細看,有趣的事還不少

城牆跟下手風琴聲悠揚動聽,女高音唱著宋祖英的“十八彎水路到我家”,字正腔圓,很好聽,他們配合默契,在冬日的太陽下,自得其樂。

從建國門走到南門,一路慢慢走,細細看,有趣的事還不少

文昌門這裡有圍欄,從東到西要繞到城門裡面,過人行道才能回到西面的環城公園。文昌門裡西側是書院門字畫一條街。這是南城牆從東數第三個城門。

從建國門走到南門,一路慢慢走,細細看,有趣的事還不少

“吉備真備紀念碑”,日本吉備真備作為學生和遣唐副使兩次來長安學習。

從建國門走到南門,一路慢慢走,細細看,有趣的事還不少

隱在樹中的城樓,陽光照耀下的樹葉亮麗多彩。在這兒拍婚紗照的可多了,平時都能遇到幾對,今天不是週末,拍婚紗的沒來。

從建國門走到南門,一路慢慢走,細細看,有趣的事還不少

走到這裡“此路不通”了,溫馨提示,向左走臺階下到城河邊,走一段水邊的路。平時還沒下到城河邊,這次也體驗一下。

從建國門走到南門,一路慢慢走,細細看,有趣的事還不少

鴨子本來遊走了,我一叫“咕咕咕”,它們聽話的游回來了。

從建國門走到南門,一路慢慢走,細細看,有趣的事還不少

在護城河邊走了幾十米,按提示上十幾級臺階,就上到南門邊,往東看威武的城樓(這個有名稱)。進城門,到南大街書院門牌樓。這一趟一共過了四個城門,建國門、和平門、文昌門、南門(永寧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