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養你”變“我養的你”!全職太太不被理解的內心,如何安放

最近熱播的一部都市情感劇《第二次也很美》,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劇中,一畢業就結婚、一結婚就生子的“畢婚族”90後萌媽安安,在兒子5歲的時候被迫終結全職太太的清閒生活,她沒能逃脫“畢婚族”大多失婚的詛咒,成了單身媽媽,被打入谷底。六年的青春全部被否定,她沒有工作,沒有房子,夢想才華全部都被耽誤。最後,連兒子的撫養權,都無力爭取到。

為了獲得兒子的撫養權,她不得不開始工作,從一個逃避現實,躲進象牙塔的工作小白變成了實現夢想的漫畫家,在努力改變的過程中,也收穫了愛情。

從“我養你”變“我養的你”!全職太太不被理解的內心,如何安放

這部劇的熱映同時也引發了“該不該做全職太太”的討論,有網友表示

“取決於法律保不保護已婚婦女。目前來說,全職太太是高危選擇,女同胞慎選”,

“自己有穩定收入或者孃家條件超級好,可以做全職太太,我覺得做全職太太的前提就是離婚了自己依然有經濟來源,不然就別做”;

也有網友認為

“也好,總比兩個人掙錢僱一個保姆安全”,

“我就是全職太太,兩個人各盡其責,一起把小家照顧好,沒什麼不對的”。

雙方網友各有各的理由,那我們今天就這一問題進行一個討論,一起來看一看該不該做一個全職太太。

全職太太婚姻的毒蛇:缺乏安全感

安安本來很有才華,大學時還獲得過“星漫獎”,剛剛畢業就被當時比較有名氣的“大王工作室”簽約,但她似乎被愛情衝昏了頭腦,放棄了這份她夢寐以求的工作,剛畢業就結婚,並且成為了一名全職太太。她每日除了照顧孩子,就是對丈夫俞非凡發脾氣,總是在擔心懷疑“老俞”不愛她了,在老俞工作時也會打電話打個不停,有時候還會去工作室鬧,甚至經常“離家出走”。安安這種“作”的行為在很多情侶中,以及婚姻家庭中常有出現,這種因為是由於

缺乏“安全感”的心理引起的。

從“我養你”變“我養的你”!全職太太不被理解的內心,如何安放

從心理學解釋來說,安全感是“一種從恐懼和焦慮中解脫出來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受,特別是關於滿足一個人現在和將來各種需要的感覺”。安全的需要在馬斯洛層次理論中,是生理需要,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有安全感的需要。心理學家克爾凱郭爾說:“總是生活在不安全狀態中,焦慮是永遠的伴侶。”

作為全職太太的安安把家庭,把老俞當做她的全世界,她似乎停止在最初的階段,沒有成長,一直像一個剛畢業的女大學生,也沒有學會角色的轉變。老俞工作過於繁忙,每天和她都說不上幾句話,雖然很累,但並沒有要求安安照顧他,兒子豆豆也開始上學了,這種不被需要的感覺讓安安處於不安全的狀態中,她便開始通過各種方式來“找茬”,她這種“溝通”方式是一種求助,只是想讓老俞給予她更多的關注,但結果是讓老俞更累,無法承受這樣的狀態而離婚。

全職太太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被理解

劇中,俞非凡曾向律師許朗坦白:“我們倆(和安安)是一不小心才走到今天這步的,我們剛結婚的時候,安安才剛剛大學畢業,我不否認,我們曾經經歷過一段美好的時光,可是再後來,慢慢的不知道為什麼,我們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了,她開始喜歡追劇玩遊戲,我呢,照常忙著我的工作,她喜歡的東西我理解不了,我喜歡的東西她又不感興趣,每天除了問問彼此都吃了什麼,再多說一句都是廢話……她把我當成全世界,但是我不想再做她的全世界了,我累了”。

從“我養你”變“我養的你”!全職太太不被理解的內心,如何安放

俞非凡與安安出現了婚姻危機,這一切都是安安的錯嗎?不,這一切問題的出現並不僅僅是全職媽媽會“被離婚”,同時在於缺乏相互間的理解

心理諮詢師武志紅在《家為何傷人》這本書中,提到“親密關係的一個重要價值就在於交流並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家裡主要處理的是感覺,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

在俞非凡提出離婚時,安安還不明所以,還以為是在開玩笑的,但俞非凡是早有想法了,分開的原因就像前面俞非凡的那段話中所提到的,本質上就是缺乏交流和互相理解並接受對方的感受。俞非凡認為安安每天的生活只是在追劇,玩遊戲,孩子在沙發上睡著了卻不管不顧,卻沒有看到安安為這個家的付出,每天要負責管理家裡的日常開銷,接送孩子上學以及開家長會,讀書會,也沒有看到安安把豆豆教的很好,情商智商都很高。他看到的冰山一角就認為是全部,從未了解、理解過安安的一天的行程安排,只是覺得安安連一個家庭主婦都沒有做好,孩子都沒有照顧好。並且當發現問題以後,他也沒及時的溝通,所以,以至於安安最初連離婚的原因都不知道。像這樣的丈夫,在我們生活中也時常可以見到,大多數全職太太奔潰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不被理解,不被看到。

全職太太≠婚姻不幸

看到這裡,大家會認為,難道作為全職太太的結局一定是不幸的嗎?不一定。難道那些外出工作的太太們婚姻一定是幸福的嗎?也不一定。

全職太太和外出工作的太太抱怨的內容只不過是從“隔壁老王又給妻子買了個包”變成了“我們的領導有多麼的傻X”,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我們並不需要把全職太太貼上“婚姻不幸”的標籤,而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全職太太怎樣做才能保持更長久的婚姻。

1.首先,我們要改變對全職太太的看法。

這一條,不僅僅是要求妻子改變對全職太太的看法,同時更要求丈夫改變對全職太太的看法

全職太太也是一份職業,只不過工作地點是在家裡。在國外,全職太太被稱為家庭CEO,是一種時尚受人尊敬的職業,丈夫不要小看這種工作,它關係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及家庭的穩固幸福。

從“我養你”變“我養的你”!全職太太不被理解的內心,如何安放

演員翟煦飛曾經也有過全職太太的這些困擾,雷佳音為激發妻子家庭主婦的工作熱情,他就採用了這種方法——把妻子任命為“家庭CEO”,並且告訴妻子“從某種意義上說,你的工作直接關係家人的幸福,比我拍戲還重要。女兒能否健康成長,我在事業上能走多遠,都取決於你。從今以後,你就是咱家的家庭CEO,掌管家庭的財政權、決策權,我一切聽你調遣”。被丈夫封為“家庭CEO"後,翟煦飛的工作熱情被徹底激發,每天都打扮的光鮮亮麗,就像職場白領一樣,除了安排孩子的教育,她還學習了一些家庭醫療常識,保證家人的健康,一些小感冒可以對症下藥;同時,她還學習了理財知識,讓家庭資產保值增值。在丈夫雷佳音的不斷鼓勵下,翟煦飛越做越好,兩人的婚姻關係也不斷升溫。所以,做好全職太太不僅僅需要妻子的付出和努力,更需要丈夫的鼓勵和認可,這樣才能保證家庭的和諧。

2.我們要提高的是面對不安全感時的能力。

在《圓桌派》中,竇文濤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真正可怕的不是沒有安全感,是生活的停止,無論男女,不安全是讓人提氣的,促使人進步的,對抗惰性的。”

從“我養你”變“我養的你”!全職太太不被理解的內心,如何安放

這個世界上幾乎人人都在尋找安全感,卻不知無論自己給的,還是別人給的,根本沒有長久的安全。

我們的容顏會隨時間而變化,強壯的身體也會慢慢衰老,這一切都是不穩定的,令人不安的,更何況是把安全感寄託於男人身上?

其實不安才是生活的常態,沒有一勞永逸的安全。全職太太有不利於婚姻的弊端,但問題不在於弊端的多少,而是你本身有沒有把握自己命運的能力。所以,我們就要學會接受讓我們不安的存在,並且提高自己面對不安全狀態的能力。比如說,可以學習並掌握一項技能,保證自己即使是不能做全職太太,也可以有一技之長。

3.建立獨立的意識,不斷成長。

在《我的前半生》中,唐晶曾對羅子君說過這樣一句話,“婚姻是兩個陌生人結伴而行的過程,婚姻裡進步快的那個人,總會甩掉那個原地踏步的人,因為人的本能,是希望更多地探求生活的外延和內涵。”

從“我養你”變“我養的你”!全職太太不被理解的內心,如何安放

無論是羅子君和陳俊生,還是安安和俞非凡,他們出現婚姻危機的原因也在於一個人在不斷的向前走,而另一個人保持原地不動,最後導致了兩人之間漸行漸遠。

所以,作為全職太太不能一味的只是依靠丈夫,也不能一味的只為家庭付出而忘了自己,需要樹立起獨立意識,在為家庭付出的同時也要保持自我,不斷成長。比如說可以建立除了家庭以外的社會支持,多結交朋友,瞭解社會動態,保證自己不與社會脫節;還可以尋找一些自己的愛好,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我記得在《喜劇之王》中有這種一段對話——“去哪裡啊?”“回家。”“然後呢?”“上班。”“不上班行不行? ”“不上班你養我啊?”“我養你啊!”“你先照顧好你自己吧,傻瓜。”……“我養你啊”這句話確實令人感動,但現實中確實一地雞毛,可能在離婚時會變成“我養的你”。也並不是說全職太太完全不好,任何事情都會有兩面。無論是全職太太還是非全職太太,在婚姻中,都需要保持獨立的自我,不斷成長,只有這樣才不會被生活淹沒。


你如何看待全職太太?

▷私信我,獲取9.9元專屬你的心理測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