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河山》這部電視劇可以和《亮劍》並稱?

為什麼《河山》這部電視劇可以和《亮劍》並稱?


眾所周知,《亮劍》這部抗日劇,一直公認地稱之為“經典”。而最近《河山》這部電視劇火的一塌糊塗,很多人說其經典程度不亞於《亮劍》。那麼這樣說的道理在什麼地方呢?具體情況,且看書法家趙富忠先生細細道來。

首先,兩部影視劇的歷史背景比較相似。

之所以將這兩部影視劇放在一起評論,那是因為這兩部電視劇的歷史背景都非常相似。一方面都是在山西地區參加抗日戰爭的中國軍隊,作戰的對象都是日本侵略者;另一方面則是國共雙方在既有合作,又有鬥爭的情況下,共同抵禦外辱。期間,游擊戰爭的思想以及老百姓發揮的作用,逐漸被大家所認識。

當然,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亮劍》突出的八路軍領導廣大軍民的英勇抗戰,而《河山》這部電視劇是從陝軍團長衛大河的視角說起,表現出在抗日救亡的時代背景下,全國各地的優秀兒女(中央軍、八路軍、陝軍、川軍以及晉軍等)逐漸認識到共產黨的偉大,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因此,儘管在劇情的緊湊程度上,《河山》弱於《亮劍》,但在反映抗戰的地域範圍和民眾的參與程度方面,則更加廣泛。尤其是突出關中地區以大柳鎮為代表的廣大老百姓,為抗日戰爭做出的巨大貢獻,展現出英勇不屈的堅強民族精神。


為什麼《河山》這部電視劇可以和《亮劍》並稱?


其次,兩者的軍事鬥爭方式,有所區別,《河山》更加突出諜報戰和敵後群眾支持的重要性。

《亮劍》主要表現的就是八路軍部隊的敵後抗戰經過,而在《河山》這部電視劇的前期,講訴西安事變以及國民黨內部派系鬥爭的背景下,陝軍團長衛大河參加遊擊縱隊,受到共產黨高曉山、姜雅真等人的影響,轉變作戰思路。後期,衛大河傾向於共產黨的游擊戰思想,並且最終加入中國共產黨,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開展敵後抗戰。

期間,衛大河所領導的遊擊縱隊,不僅需要處理好和八路軍的關係,開展諜報戰,加強團結,與日軍周旋,而且還需要應對國民黨內部的軍統頑固派的破壞,從而劇情顯得更加錯綜複雜。同時,劇情還涉及到許多後方老百姓的生活遭遇,尤其在兵員和物資補給方面,也展現出老百姓的支持是通過游擊戰打贏抗戰的關鍵所在。

因此,從劇情的內涵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河山》這部電視劇的複雜性,要遠遠高於《亮劍》。


為什麼《河山》這部電視劇可以和《亮劍》並稱?


最後,都是一批非常優秀的演員,參與其中。

很多人將《河山》這部電視劇與《亮劍》相提並論,肯定離不開兩者都有許多優秀的演員參與其中,從而成就一大批令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角色。比如說《亮劍》中的李雲龍、楚雲飛以及趙剛等經典角色,基本上可以說深入人心。同時,《河山》這部電視劇中,也有許多經典的人物角色,令觀眾記憶猶新。比如說,陝軍團長衛大河、八路軍團長高曉山以及李雪健老師扮演的衛父等一大批的人物形象,其精彩表現,也是令觀眾印象深刻。

由此可見,將《河山》與《亮劍》並稱,也是具有一定的道理。可以說都是抗日題材的影視劇,前者在劇情的複雜程度以及廣度方面,要高於後者;而後者在劇情的緊湊感,要優於《河山》。


為什麼《河山》這部電視劇可以和《亮劍》並稱?

趙富忠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