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被“炒”海軍部長大倒苦水:下一個出局的是誰?

美國東部時間11月27日傍晚,感恩節的喜悅氣氛正在美國大街小巷瀰漫。

剛剛被解職的前美國海軍部長理查德·斯潘塞此刻卻只能感覺到沉重。

下午5點56分,他在《華盛頓郵報》官網上,看到自己撰寫的文章正式被刊登出來,題目是《我是被“炒”的海軍部長 我因此學到了這些》。

他把被炒魷魚的憤怒,一股腦地訴諸筆尖:

“總統對軍隊的戰場道德,以及接受交戰規則和慣例的意義幾乎一無所知。”

美国被“炒”海军部长大倒苦水:下一个出局的是谁?

而此時,讓他言辭激烈的核心當事人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飛往阿富汗的旅途上。11月28日感恩節當天,特朗普現身阿富汗,為駐阿富汗美軍帶來節日驚喜和慰問。

美国被“炒”海军部长大倒苦水:下一个出局的是谁?

作為一個並不熱衷於視察軍隊的總統,特朗普曾在當選後的兩年裡從未視察過戰區駐紮的美軍,這是他第二次“勞軍”之行。

CNN評價這次慰問駐阿美軍的時機是:“在總統和追隨斯潘塞的高級軍官之間,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關係緊張之時。”暗示此行有拉攏軍隊的動機。

一個肆意炮轟,一個刻意拉攏。

美國傳統的團圓日,似乎並不怎麼團圓。

博弈:以“愛國者”之名

美國總統和軍隊關係的這根弦,在11月24日這天緊繃到了極點。

在美國海軍部長位置上幹了兩年多的理查德·斯潘塞,突然收到來自國防部長的通知——自己被解職了。

這場矛盾已經醞釀了一年多。但恐怕引發此事的男主角愛德華·加拉格自己也沒有想到,他的行為會成為引發白宮和五角大樓“地震”的“蝴蝶翅膀”。

現年四十歲的加拉格派駐伊拉克期間,割喉殺害一名受傷的伊斯蘭國(IS)少年俘虜,還拍照向戰友炫耀。今年七月,軍事法庭裁定他戰爭罪等六項罪名不成立,因自拍而被判較輕的敗壞軍隊名聲罪成,由軍事長降職為上士。

然而,這一起普通審判,卻遭到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直接干預。他多次在推特上力挺他眼中的“戰鬥英雄”。不僅將加拉格轉移到限制級別較低的場所關押,還恢復了他被軍事法庭降職的軍銜。

美国被“炒”海军部长大倒苦水:下一个出局的是谁?

《華盛頓郵報》稱,自1971年尼克松以後,再沒有美國總統直接干預過在押犯人的關押條件,如今,特朗普打破了這個空白。

一枚小小的徽章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11月20日,美國海軍通知加拉格,他必須接受海軍部5人小組的資格審查評估,以確定他是否能保留“三叉戟徽章”。

美国被“炒”海军部长大倒苦水:下一个出局的是谁?

“三叉戟徽章”是海豹突擊隊的標誌,失去徽章意味著被驅逐出這支精英部隊。對此,特朗普21日在Twitter發文,為“愛國戰士”辯護:“海軍不可以摘除戰士、海軍海豹部隊成員加拉格的三叉戟徽章。”

總統一再出手干預軍事法庭和海軍做出的決定,海軍部長斯潘塞終於看不下去了。

斯潘塞在我們一開始提到的那封刊發於《華盛頓郵報》的自白書中寫到:“特朗普總統幾乎從一開始就參與了該案。”,“11月21日,總統在推特上發文,是特朗普對該案的第三次干預。”

11月23日,斯潘塞以總統推特不屬於正式命令為由,拒絕取消對加拉格的審查評估計劃。斯潘塞在寫給特朗普的信中,也以遵守軍規的愛國者自居:“我的良心讓我無法服從命令。”

一天後,海軍部長被解職的消息轟動全美。

奪權:以“違反政策”的名義

解僱命令的直接下發者,是斯潘塞的頂頭上司——國防部長埃斯珀。

美国被“炒”海军部长大倒苦水:下一个出局的是谁?

在國防部發言人的講話中,這次斯潘塞被解職的官方原因卻是,斯潘塞犯了辦公室政治的忌諱——繞過國防部、架空埃斯珀,私自聯絡白宮並提出“秘密協議”: 只要總統不插手,讓加拉格接受海軍的審查評估,就保證他能戴著三叉戟徽章體面退役。

總統與海軍部長的分歧,就這樣被這位五角大樓的掌門人埃斯珀,以“暗箱操作違反軍方政策”的名義了結了。

不過,這位國防部長,似乎並不能完全代表軍隊的意見。

CNN援引一位官員的話:軍隊分裂了!有兩個陣營。

一半是熱心的特朗普支持者, 另一半,其中很多人是追隨斯潘塞的高級軍官。

顯然,在把斯潘塞踢出局的這件事上,埃斯珀力壓軍隊內部反對聲音,站在了總統這邊。

在埃斯珀就任第27任國防部長之前,這一職位已經空缺長達204天。去年12月,馬蒂斯突然宣佈辭去國防部長職務,並在辭職信中指明與特朗普在對外政策上存在分歧。

馬蒂斯在信中寫道:“因為你(特朗普)有權擁有一位與你意見更加一致的國防部長。”

這八個月裡,五角大樓先後出現了三名代理防長,這次被解僱的海軍部長理查德·斯潘塞,也曾短暫出任代理防長。

然而,斯潘塞最終沒有得到出任防長的機會。

斯潘塞被馬蒂斯帶進特朗普政府,因此被視為馬蒂斯的親信,而不是特朗普圈子裡的人。

《華盛頓郵報》稱:在特朗普政府中,一切都與圈子有關,這些圈子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並基於重疊的利益形成各種聯盟,但斯潘塞已經失去了他的圈子。

最終塵埃落定,埃斯珀成為了波托馬克河畔的五角大樓的新主人。

這位1986年從西點軍校走出來的畢業生,終於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而那一年的西點軍校年鑑,卻意外暴露了埃斯珀獲得了特朗普青睞的關鍵原因:

在埃斯珀旁邊的同學,正是“特朗普圈子”裡廣為人知的一個名字——邁克·蓬佩奧。

美国被“炒”海军部长大倒苦水:下一个出局的是谁?

撕裂:以“深層政府”之名

事情到這兒,應該告一段落了。但是美國政府似乎並沒有翻篇的意思。

特朗普總統在11月26日的一次競選集會上表示:加拉格事件表明他正面臨五角大樓高級軍官來自“深層政府”(deep state)的異議。

一石激起千層浪。此前外界雖然也看出了總統和軍隊的關係裂痕不斷加深。但將軍隊扣以“深層政府”之名,還是第一次。

劍橋詞典對“深層政府”的解釋是:秘密並實際控制國家的集團。

原本是個沒人當真的玩笑話,但特朗普就任之後,其白宮幕僚和美國右翼人士四處宣揚這個詞彙,將洩密事件和反對聲歸咎於“深層國家”的陰謀,稱其一心要把總統搞下臺。《紐約時報》統計,特朗普本人今年已23次提到“深層政府”。

美国被“炒”海军部长大倒苦水:下一个出局的是谁?

但是這23次裡,究竟如何判別“深層政府”?隻字未提。“深層政府”都有哪些群體?語意不詳。

此時,白宮的邏輯是找一個“背鍋俠”,來解釋“通俄門”、“電話門”等一些列的問題,將其歸結為政治迫害,來為自身開脫。因此,無論這樣一個“深層政府”是否真實存在,此刻都“必須存在”。

打擊“深層政府”的行動很快上演,國家安全委員會首當其衝。因涉嫌洩密,國安會人員被削減約三分之一,手段類似清除內部“間諜”。

據統計,特朗普政府在執政的頭18個月裡流失了近1200名高級職業公務員——比奧巴馬執政的頭18個月多出40%左右。其中不乏邁克爾·弗林、納迪婭·沙德羅這樣特朗普身邊的高級官員。

美国被“炒”海军部长大倒苦水:下一个出局的是谁?

但是,解職的人越多,擺在白宮面前的尷尬就越明顯。“使絆子”的人都走了,執政壓力就緩解了嗎?反對聲音就平息了嗎?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院教授喬恩·邁克爾斯近期在《外交事務》發文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問題並不來自躲在暗處、不民主的‘深層政府’,而就來自政府——這群構成美國聯邦政府的龐大、複雜的人和流程。”

撕裂美國的不是“深層政府”,而是美國政府。

如今,大刀落在了軍隊高官的頭上,斯潘塞成了第一個犧牲品。而白宮卻還在尋找著下一個“深層政府”,來為執政壓力“背鍋”。

美劇《X檔案》裡有句話是the truth is out there(真相尚未大白)。

但是真相往往不是看不到,而是不想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