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的“紅寶石”不貴還好吃,你值得擁有!

雲南的“紅寶石”不貴還好吃,你值得擁有!


榴枝婀娜榴實繁

榴膜輕明榴子鮮

可羨瑤池碧桃樹

碧桃紅頰一千年

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用寥寥數語

為我們描繪了石榴樹的外形

石榴的鮮美

引人垂涎

撥開一顆石榴

水嫩的石榴籽宛若一顆顆“紅寶石”

望之,甚美;嘗之,甚鮮

而這內藏“珠玉”的石榴

也成為很多百姓的致富“甜蜜果”

雲南那些“顏值”與“實力”並存的石榴




蒙自甜石榴


蒙自甜石榴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不僅籽粒晶瑩似瑪瑙,而且營養價值較高。除鮮食為主外,蒙自甜石榴還可製藥、制果酒和果汁。


雲南的“紅寶石”不貴還好吃,你值得擁有!

籽粒晶瑩的蒙自石榴。


在長期栽培實踐中,當地果農培育出了甜綠籽、甜沙籽、甜白花等國內上乘品種。其中,以甜綠籽為最優,其個頭大如碗,籽實飽滿,肉厚核小,晶瑩如珠,汁多蜜甜而著稱。


雲南的“紅寶石”不貴還好吃,你值得擁有!

碩果累累壓彎枝頭,石榴園裡喜話豐年。


雲南的“紅寶石”不貴還好吃,你值得擁有!

石榴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甜蜜果”,每到石榴成熟的季節,果園裡都充滿了豐收的喜悅。


作為優質“雲品”之一,甜石榴也為當地果農帶來了甜日子。特別是經過近20年的發展,石榴種植面積達12.5萬畝,產量達27.65萬噸,產值達8.85億元;果農戶均增收2萬元左右。


雲南的“紅寶石”不貴還好吃,你值得擁有!

以汁多蜜甜而著稱的蒙自甜石榴。


憑藉其獨特的優勢,蒙自石榴除了暢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廣西、貴陽、湖南等國內20多個省區市外,還遠銷部分東南亞國家和地區,香飄海外。


雲南的“紅寶石”不貴還好吃,你值得擁有!

果粒晶瑩剔透似寶石。


目前,蒙自市已成為全國石榴主產區之一,先後獲得“中國石榴之鄉”“全國生態旅遊示範點”等稱號。2018年,“蒙自石榴”上榜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今年,蒙自市還入選“一縣一業”示範縣,將連續3年獲得雲南省財政每年3000萬元的支持。


雲南的“紅寶石”不貴還好吃,你值得擁有!

蒙自萬畝石榴園。


據悉,蒙自市計劃用3到5年時間,讓700年的蒙自石榴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把蒙自打造成一座“石榴之城”,真正實現“城在石榴中,石榴在城中”的美好藍圖。


麗江永勝軟籽石榴


麗江市永勝縣,金沙江三面環抱,土地肥沃、日照充足,熱量充沛、水資源富集,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產條件孕育出了石榴中的珍品——軟籽石榴。


雲南的“紅寶石”不貴還好吃,你值得擁有!

金沙江畔,一場甜蜜的收穫正在悄然孕育。


永勝軟籽石榴以其個大、籽軟、味甜、色豔、汁多、風味純正而被越來越多的客商和消費者認識和接受。


雲南的“紅寶石”不貴還好吃,你值得擁有!

喜上眉梢。


近年來,永勝縣以金沙江庫區移民產業開發和扶貧開發為契機,推進永勝縣軟籽石榴產業發展。截至2018年7月,永勝縣軟籽石榴種植面積達5萬畝,並且實現了種植標準化、規範化、水肥一體化。金沙江沿線已建成以軟籽石榴為主的綠色經濟林果長廊。


雲南的“紅寶石”不貴還好吃,你值得擁有!

分裝石榴。


據悉,按照產業發展規劃,至2020年,永勝縣將建成10萬畝軟籽石榴種植基地,形成年產20萬噸的生產能力,實現產值20億元,努力把永勝建成雲南乃至全國的軟籽石榴技術研發中心、石榴交易、物流和深加工中心。


會澤鹽水石榴


在曲靖市會澤縣娜姑鎮,有一條窄長起伏的小槽子,鹽水河像一條帶子蜿蜒於槽子之中,這就是聞名遐邇的鹽水石榴產地,這裡種植石榴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雲南的“紅寶石”不貴還好吃,你值得擁有!

娜姑鎮鹽水村的石榴。劉光信 攝


這一帶氣候乾熱,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適宜種植石榴。優越的自然環境,造就了鹽水石榴皮薄、果大、粒飽、核軟、汁多、味甜等優良品質。鹽水石榴因此成為會澤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被譽為“神石榴”。


雲南的“紅寶石”不貴還好吃,你值得擁有!

鹽水石榴。劉光信 攝


鹽水石榴在中秋節前成熟,且有閤家團聚、子孫繁榮的象徵,因此,備受人們的喜愛。


雲南的“紅寶石”不貴還好吃,你值得擁有!

鹽水石榴。劉光信 攝


關於鹽水石榴,有這樣一個傳說。從前有個農夫,白天干活時救了一隻被蛇咬傷的小喜鵲。傍晚他回到家,一隻大喜鵲飛落門前唱道:“小二哥,心腸好,救了我的小寶寶;救命恩,要報答,送你一棵石榴苗;種荒坡,勤耕作,苦去甘來生活好。”唱完,從嘴裡吐出一棵石榴苗,放在他手中。這個農夫把石榴苗栽在山坡上精心培植,待到石榴成熟後又把石榴分送給鄉親們,還教會他們栽種石榴。沒幾年,這一帶石榴樹成片成林了。年復一年,鄉親們的汗水流到山腳下的小河裡,河水也變成了鹽水。有個明察暗訪的朝廷命官來到這裡,得知此事後,深受感動,於是賜名為“鹽水溝”,鹽水石榴也因此而得名。


雲南的“紅寶石”不貴還好吃,你值得擁有!

村民採摘石榴。劉光信 攝


雖然是個傳說,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卻依靠種植石榴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據悉,截至2019年,會澤縣娜姑鎮種植軟籽石榴達28000多畝,今年有15000畝石榴掛果,並通過各種渠道銷售到全國各地,實現產值約3億元。石榴產業每年能夠解決3000餘農民就業問題,為當地脫貧攻堅奠定了有力基礎。


建水酸石榴


建水酸石榴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酸石榴在建水已有3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是建水種植的傳統地方名特果樹,栽培歷史悠久,清康熙《建水州志》“物產篇”已有關於建水石榴的記載,並將沙壩石榴列為“最有特色之水果”之一。


雲南的“紅寶石”不貴還好吃,你值得擁有!


建水酸石榴果實汁多味濃、酸甜爽口,籽粒飽滿、晶瑩剔透,形似瑪瑙,“顏值”和味道俘獲一眾食客的心。


唐代詩人皮日休有詩云:“蕭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萬粒。”用來形容建水酸石榴再恰當不過。


大理石榴


大理石榴系引進四川會理石榴,經過大理白族自治州經濟作物研究所改良試種成功的“青皮軟籽石榴”。


雲南的“紅寶石”不貴還好吃,你值得擁有!


大理所產“青皮軟籽石榴”色鮮,果皮呈綠黃色,陽面呈淡紅色,燦若紅霞;汁多、籽軟,風味濃郁,營養價值高;籽粒呈馬齒狀,水紅色,晶瑩剔透。狀如瑪瑙,食如蜜甜。


“乘槎使者海西來,移得珊瑚漢苑栽。”經過幾百年的發展,石榴這個“外來戶”早已繁榮,而它的寓意也被賦予了更加生動、豐富的新時代內涵——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作為我國擁有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近年來,雲南緊緊守好民族團結這條“生命線”,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特別是在脫貧攻堅戰場上,雲南牢記“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囑託,出臺各種扶貧措施,帶領各族人民共奔富裕路。


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雲南省15個縣(市)脫貧摘帽,獨龍族、德昂族、基諾族3個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少數民族,率先實現整族脫貧,歷史性告別絕對貧困。


藍圖已繪就,努力正當時,雲南各族人民的日子像石榴一樣,越過越紅火、越過越甜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