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迎來新掌門,創始人究竟該如何謝幕?

實習記者 | 文思敏

怎麼看,這都不是一個被特意挑選的重大日子——

美國時間12月3日下午,Google兩位傳奇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突然通過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官網外對宣佈,雙雙卸任Alphabet的CEO和總裁職務,Google現任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將接下大權,成為Alphabet新一任CEO。

“當我們認為有更好的方式運作公司時,我們絕不會佔著位子不走。Google和Alphabet不再需要兩位CEO和一位總裁。”佩奇和布林在公開信中表示,Alphabet已經足夠成熟,是時候著手簡化管理結構了。

Google迎来新掌门,创始人究竟该如何谢幕?

Google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拉里·佩奇(左)和董事長謝爾蓋·布林(右)雙雙卸任Alphabet的CEO和總裁職務。

Google自1998年創立至今,在21年時間裡一共換過4任CEO。第一次引入富有管理經驗的職業經理人是在2001年,隨著產品人氣的快速飆升,Google進入了團隊和業務的快速擴張階段。彼時,正在經歷新一輪融資談判階段的佩奇,年紀只有28歲,應投資人的要求從CEO的崗位爽快卸任,接任者是被稱為“硅谷三大精英經理人之一”的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

除了負責公司日常運作外,施密特對Google的最大貢獻是加速了產品的商業化進程,並在他加入的第三年便成功帶領Google上市。施密特與兩位年輕創始人組成的代表Google最高權力的“鐵三角”矩陣,保持了近10年。2011年,隨著在商業化和技術理想之間的矛盾加劇,令Google高層內部人士關係變得微妙,加之兩位創始人的能力成熟,施密特於2011年從CEO一職卸任,指揮棒再次交回到佩奇手中。

重返CEO崗位的佩奇著手高層重組。在完成一系列架構重組後,新一代的高管崛起了。皮查伊就是其中之一。

Google迎来新掌门,创始人究竟该如何谢幕?

Google現任CEO桑達爾·皮查伊將接成為Alphabet新一任CEO。

皮查伊1972年出生併成長於印度,母親是速記員,父親是名電氣工程師。一直到大學畢業,他才離開印度。憑藉優異的學術表現,皮查伊靠獎學金赴美美國繼續讀書深造。他原計劃在斯坦福一直讀到博士,進入學術界發展。然而2004年,皮查伊入職Google成為一個產品開發總監。事後看,走出這一步,成為皮查伊人生最大的拐點。

進入Google後,皮查伊先後負責過Chrome瀏覽器、Google地圖、Drive、郵件等重要板塊。因研發能力出眾,皮查伊在管理崗位上第一個有影響力的重要升遷出現在2013年——他接替著名的“安卓之父”安迪·魯賓(Andy Rubin),出任Android總裁一職。

為了全力支持創新業務,Google的兩位創始人在2015年對公司實施重大重組,成立一家新的控股公司Alphabet ,兩人分別出任CEO與總裁職位。Google成為Alphabet的全資子公司負責運營與商業化相關的現有核心業務,而其他創新業務則被剝離出Google,變為 Alphabet 旗下的各個與Google平行的獨立子公司。

在這輪Google帶著歷史轉折性質的架構重組中,帶著在Chrome和Android等核心產品線耀眼的研發管理榮譽,皮查伊順利登上了重組後的Google公司CEO的位置。兩年後,他又入選Alphabet董事會,在管理層的地位日漸核心。直到今日,兩位創始人宣佈從最高管理層的角色上“退役”,皮查伊從此接下領導整個Alphabet公司的重任。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條沒有太多懸念的新聞,唯一不確定的,只是宣佈它的時間問題。

早在幾年前,有媒體曾採訪Google的員工對於創始人和現任CEO的認知評價時,就得到這樣的回答:佩奇擅長描繪宏偉的願景,他不怕設置大膽的目標,而皮查伊更像是一個執行者。佩奇和布林具備遠見可以規劃各種項目,而只有皮查伊才是可以組建團隊、安排合適的人事任命,促成這一切的人。

隨著皮查伊升任Google母公司CEO,美國當下最重要的三個技術公司——蘋果、Google以及微軟,都已經完成從創始人到第二任、或者第三任職業經理人身份的接班人之間的順利交接。

Google迎来新掌门,创始人究竟该如何谢幕?

創立於1975年的微軟,迄今也已換過三屆CEO。比爾·蓋茨在擔任CEO的25年間將微軟從0一手建立為一個軟件帝國,直到2000年微軟捲入美國司法部的反壟斷訴訟案,他退居二線,由鮑爾默接棒。

蓋茨和鮑爾默的行事方式頗為相似,二人都喜歡大喊大叫,這也導致微軟的經理層喜歡採用被稱為“有毒的”行事作風。而蓋茨長期“退而不休”,和鮑爾默的權力拉鋸戰在微軟內部幾乎無人不知。

鮑爾默對銷售很有心得,在他任職期間,微軟營收增長了3倍,年利潤增長了10倍。然而,數據和金錢並沒有換來市場對微軟的認可,因為過度看重商業利益,鮑爾默治下的微軟也遺憾地在移動互聯網到來之初出現了重大的機會錯判。2013年8月,鮑爾默從微軟離職。

內憂外患之下的微軟,內部一時間甚至找不到適合的CEO繼任人選,但管理層至少堅信一點:從內部高管提拔仍是最佳的選擇。最終,1992年就入職微軟,經歷多個核心業務部門任職並最終在雲計算業務中為自己掙得功績的薩提亞 ∙ 納德拉(Satya Nadella)獲得了董事會的認可。

Google迎来新掌门,创始人究竟该如何谢幕?

薩提亞 ∙ 納德拉上任後試圖改變微軟的企業文化。

可以說,蓋茨和鮑爾默是同一個時代的產物,二人無論智識還是能力,都讓後繼任者難以望其項背。但是,微軟此時已經是一個凝滯的帝國。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納德拉竟然是選擇從“文化”破局——他放棄了兩位前任 CEO 的發展策略,力促微軟丟掉“自以為是”的企業文化,轉向“敏而好學”。他試圖擁抱多樣性,粉碎個人英雄主義和寡頭政治。這意味著,這是對蓋茨和鮑爾舊時代的公開對抗。所有人都知道微軟亟需改變,然而,與幾十年固化下來的慣性相比,這將是一條漫長的抗爭之路。

從帶有傳奇色彩和天才光環的創始人手中接棒CEO的職業經理人們,最大的壓力,莫過於如何從創始人的偶像陰影中走出,在團隊內部建立自己的能力口碑。這個問題上,2011年8月在喬布斯因癌症逝世前僅僅2個月出任蘋果公司CEO的蒂姆·庫克(Tim Cook),大概是最有發言權的接班人。

喬布斯直至因病重而徹底無法工作前,一直都活躍在公司臺前,而庫克以COO的身份低調地藏在幕後。他第一次以CEO身份主持蘋果發佈會時所選擇的衣著都曾受到外人嘲諷。但是庫克領導下的蘋果,在經營上一路高歌猛進。八年前,蘋果的市值是3700億美元,到了2019年,它的市值已經翻了近3倍,躋身萬億美元公司俱樂部。

大洋彼岸美國科技巨頭的接班人故事輪番更新,也屢屢會讓觀者對照於近20年來在中國誕生的這批技術大公司——它們創始人退而不休、或者也許永遠無法退休的故事。

“後悔創立阿里巴巴,想平靜度日”的馬雲也一直在尋找可以接替他的人。今年的9月10日教師節,他選了自己的生日、也是阿里創立20週年的生日,從董事長之位高調退休。2007年離開盛大加入阿里的張勇,從淘寶CFO做起,經歷8年考察,在2015年升任阿里集團CEO一職;在這個位置上又經4年鍛鍊,才登上董事長之位。

Google迎来新掌门,创始人究竟该如何谢幕?

阿里巴巴現任董事局主席張勇。

阿里算是在接班人問題上最深謀遠慮的國內科技大公司之一。

2009年,在阿里的十週年之際,阿里巴巴“十八羅漢”創始團隊宣佈辭去創始人身份,同時對外首次披露已經執行三年的“合夥人制”,並且一口氣對外介紹了28位合夥人。在馬雲的解釋中,合夥人是公司的運營者、業務的建設者、文化的傳承者,同時又是股東。阿里巴巴合夥人制度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其高層組織管理的延續性問題,同時也肩負著解決接班人問題這一重大使命。

2018年9月,阿里官方提前一年對外宣佈了馬雲的退休計劃。如今,即使宣佈完退休,但馬雲顯然還是退而不休的狀態。他依然是阿里“首席GR”,他的身影也一直活躍在阿里巴巴相關的關鍵詞裡,對內對外他作為阿里巴巴的“icon”身份,短期內都不會有減弱的跡象。

另一位一直籌謀於接班人計劃卻也難以謝幕的創始人,是華為CEO任正非。

2012年到2018年,華為一度執行自己獨創的CEO輪值制——CEO一職將由多名高管集體出任,各輪值六個月。2018年3月,華為將輪值CEO制改為輪值董事長制。華為創始人、總裁任正非擔任董事和公司CEO。此前確立的三位輪值CEO郭平、徐直軍、胡厚崑均被選為公司輪值董事長。

華為稱,輪值董事長在當值期間是公司最高領袖,輪值期依然為六個月。不過,外界對於華為這家公司的認知中,極少有人可以背得出上述三位輪值“最高領袖”的名字。然而過去一年來,當華為深陷制裁危機,75歲的任正非不得已親自出山,奔波在不同的媒體的“長槍短炮”前,今年以來一口氣接受了30多次中外媒體的採訪。這足以表明,基於任正非本人的身份和威望,即便建立了所謂最高領袖的輪值制,任正非仍然是華為這公司當仁不讓的實控人。除了他,再沒有第二個人可以代表整個華為對外發聲。

當然,還有一些創始人恐怕是永遠無法退休的,比如網易公司的創始人兼CEO丁磊。網易的域名——163.com已經非常有歷史感,但這家創立22年的企業,面向SEC提交的高管名單,除了丁磊本人,只有2017年加入公司的CFO楊昭烜。

接班人的話題,對一家公司管理成長來講,是一場不可迴避的階段性大考。創始人終將老去,或者他們也想把個人寶貴的時間精力讓渡給下一程的夢想。接班是否順利,考驗的不僅僅是從內部高管一路培養起來的職業經理人一側,從中外企業的接班人故事來看,創始人自身在這個敏感環節如何能做到更加高明的謝幕,對於交接成功與否的決定意義似乎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