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網貸那些事

近來在網上看到很多人在討論網貸如何害人至深,套路層出不窮,使得很多人都深陷泥潭無法自拔。大多在撰寫文章闡述網貸如何戕害大眾的這些人,或多或少有些天馬行空,胡謅亂扯了。那麼對於此事,今天我就從一個互聯網金融從業四年經驗人的角度給大家好好梳理一下那些套路。

P2P金融,又稱P2P信貸,指點對點。簡言之就是一些金融信息平臺通過對出借人發佈理財信息,對於借款人發佈貸款信息,使出借人獲得利息收益,借款人獲得資金週轉,而提供金融信息服務的平臺便從出借人和借款人兩方都獲取收益,使公司得以發展。P2P在2006年起源於美國,這個行業的興起原本是旨在解決普通人借款難,週轉難的困境,在剛興起的時候確實讓不少人走出困境,甚至脫貧致富,是有利於社會發展的產物,但物極必反。

中國最早的P2P平臺是在2007年成立,2010年有一些,到了2012年爆發,2013年蓬勃發展,在2014年遍地開花,2015、2016、2017這幾年達到頂峰,在2018年、2019年國家加強管控,整個行業大有收斂。在2013、2014年前後,初步嚐到甜頭的公司或者個人,不管自己的資金量如何,不管自己是否具備資質,都一股腦的投入到這個大潮中。因此,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接下來,我們就從行業剛開始發展起說說網貸的那些套路。

套路一、還未開始申請貸款前就收取費用,很多P2P公司員工在客戶還未申請貸款前初步瞭解或者還未了解就對客戶索要諸如資料打印費、徵信費、上門考察費、包裝費……金額一般在幾十到上千不等,雖然是員工行為員工收益,但很多公司都是默認的。這些收費名目都是杜撰出來的,因此後面國家加大打擊力度,這些費用才漸漸消失。

套路二、下款錢收取保證金。很多網貸公司在最初的時候對於客戶風險的把控也就是以保證金的形式出現,承諾只要客戶按時還款,保證金一分不少的會退,但是隻要客戶還款逾期哪怕是一天,保證金一分都不會退。一般保證金的收取是貸款總金額的5%——20%不等,收取形式一般是從貸款金額中扣或是客戶在下款前將保證金存入公司對公或者對私賬戶。

套路三、平臺服務費、信息服務費、流量費、保險費等等不合理費用的收取,一般在客戶簽約前,稍微正規的公司會給客戶講清楚費用的來源(當然是杜撰),每月的還款,總得還款金額,徵得客戶同意後開始籤合同,不正規的公司會直接告訴你下款金額是多少,每月還款多少就完事。那麼像這類費用一般會佔據金額的10%——20%甚至會更高,這類費用一般在下款前扣取3%——6%,其餘部分分攤到每月還款金額中。國家現在規定年化利率24%以內受法律保護,年化利率在36%以內出借平臺可以追償,年化利率超過36%就屬於高利貸,借款人可以不還或者向有關部門投入只償還本金或者適當利息。這裡給大家說一個簡單的計算方式:貸款月息=下款金額÷還款總額(每月還款金額×需還款期限+各種自己支出的費用)÷貸款期限。有貸款的朋友可以按照這個方式計算一下自己的貸款是否合理。

套路四、逾期還款高額違約金的收取,一般客戶在逾期後網貸公司會先進行電話催收,電話催收無果,便會組織人員上門催收,催收人員除了要求客戶償還高額的罰息以外,還需承擔上門人員的費用,看上門距離遠近,一般是500——5000不等,甚至會更高。

以上幾點大概就是網貸的一些套路,說完這些名目我們再來說一下網貸對個人的危害。

危害一、正規得金融信息服務平臺的借款,借款人逾期會上徵信或者影響大數據,當公司無法追償想法院提起訴訟,借款人會被強制執行甚至拘留,如果一直賴著不還,還會上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這就影響了自己職位的升遷、出行、子女的學業等方方面面,危害巨大。

危害二、有了一個網貸的開始,如果沒有賴以生存的工作或者生意的話,關於還款便會拆東牆補西牆,貸款的公司越來越多,欠的金額越來越高,債臺高築,人也會被壓垮。這幾年報道的因為欠款太多自殺的例子不勝枚舉。

危害三、遭受暴力催收,前些年,催收尚處於監管盲區,因此各種暴力催收層出不窮,非法拘禁、毆打、辱罵、威脅、恐嚇,很多欠款人也遭受了非人的折磨,近年來,國家加大監管力度,剪除了很多黑惡勢力團伙,這樣的事現在幾乎不會發生。但是軟暴力又上了檯面,所謂軟暴力就是一不打罵,二不威脅恐嚇,轉而代替的是天天電話短信,時時刻刻跟隨,這一不違法,二不違規,但沒有幾個人能夠受得了的。

危害四、在進行網絡貸款後自己的個人信息和家庭信息就會完全洩露,在如今大數據的趨勢下,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處於被監控之下,個人信息毫無安全可言,想想都脊背發涼。另外,騷擾電話更是連綿不絕,天天轟炸。

以上便是我對網貸套路及危害的簡單闡述。我想起了黑格爾的一句名言:凡是存在的都有其合理性。網貸套路貸固然可恨,但它也不是什麼洪水猛獸,它的衍生與發展也是因為人們有這樣的需求。其實我們只要量力而行,有多少錢辦多大事,摒棄一些無意義的慾望,知足常樂,就不會因為網貸而發生這麼多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