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畫家村:一個“空心村”的美麗嬗變

消費日報網(李躍武)河南省南陽市15公里外的宛城區黃臺崗鎮嶽莊村,是個僅有幾戶原著人家、周邊人眼裡的“空心村”。幾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它的命運開始改變,從名不見經傳的小村一下子變成了聞名全國的畫家村,成為南陽市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如此反差巨大的變遷背後,有書畫家的慧眼識珠,更有當地政府的因勢利導和巨大投入。

河南南陽畫家村:一個“空心村”的美麗嬗變

一個書畫家的“偶然發現”

畫家村的叫響,和一個叫宋嵩山的南陽人有關。

宋嵩山的頭銜很多,除了南陽師範學院教授,還是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以及在幾個書畫院兼職。

中國2014年年初,為踐行全國上下大力倡導的“美麗鄉村”戰略,他來到了宛城區黃臺崗鎮嶽莊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這裡,破敗的老宅,斑駁的土牆,蜿蜒的石板路,只有牆上的“爬山虎”煥發出勃勃生機,而村子的周邊則是大片的莊稼,好一副對比鮮明的田園牧歌畫面!

文人的情懷讓他在這裡流連忘返,把全村看了個遍也不忍離去,在別人眼裡破敗的老瓦房成了他的寶貝。經過他的一番運作,2014年2月15日南陽畫家村創建,由南陽師院盧志文院長親自掛牌,雖然村裡各方面基礎設施建設並不完善,但事情需要一步一步來,何況他的初心就是想要留住鄉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也能給畫家提供一個交流寫生的場所和平臺。

河南南陽畫家村:一個“空心村”的美麗嬗變

一開始,村民對創建畫家村的做法並不接受,只管收取微薄的房租。後來村民慢慢深入瞭解,畫家和村民配合參與,從而也帶動了整個鄉村經濟的發展,最初只有六戶的原生居民,而現在各行各業各司其職,一派大同鄉村的景象。同時在不斷髮展中,畫家村的知名度也在不斷提高,全國283家網站也曾一度報道轉載,央視新聞、河南電視臺等也紛紛採訪拍攝報道,讓南陽畫家村留住了鄉愁,迴歸鄉里也走向了全國。

河南南陽畫家村:一個“空心村”的美麗嬗變

目前,畫家村已入駐國家級、省級藝術家127位,有聽雨軒、葫蘆居、林溪堂等特色工作室50多個,帶來國畫、油畫、書法、攝影、雕塑、拓片等藝術。小村莊為書畫家們提供了聚在一起交流提高的平臺。

當地政府因勢利導

畫家村的成功僅憑個人能力是不可能實現的,當地政府的因勢利導和加大投入,成就了畫家村的今天。

河南南陽畫家村:一個“空心村”的美麗嬗變

南陽市宛城區委、區政府自2015年發現、挖掘、培育畫家村以來,委託專家對村子進行整體規劃,整合黃臺崗鎮、區土地、交通、水利、林業等部門,併成立了畫家村管委會,對畫家村從功能定位、產業發展、藝術方向等方面進行總體設計,加大投入 ,深入挖掘,繼續走畫家自發集聚、村民順應接納、政府合理引導、業態良性發展的路。

河南南陽畫家村:一個“空心村”的美麗嬗變

為了全力改善“畫家村”條件,宛城區委、區政府把“畫家村”作為美麗鄉村、文明新村示範點來精心打造。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明遠經常到“畫家村”瞭解畫家引進、村莊建設進度等情況,徵求多方面意見,多次組織區直相關單位和黃臺崗鎮等部門,召開協調會,不斷加快建設進程。清除淤泥,修建道路,栽植風景樹,打井,刷牆、安置路燈、修建標準廁所,建設遊園......

河南南陽畫家村:一個“空心村”的美麗嬗變

區委區政府先後投入資金600多萬元,新修道路、改造電網、建設小廣場、配備巡防摩托車,還在村裡種了3000多株四季桂花。花開季節,整個村子都籠罩在淡淡的桂花香氣裡。

如今的畫家村環境古色古香,絲竹點綴,滿眼綠意,讓人不忍離去。

河南南陽畫家村:一個“空心村”的美麗嬗變

嶽莊不但從過去無人問津的空心村變成遠近聞名的畫家村,成為了南陽市閃亮的文化名片和新興的旅遊景點。

畫家村”美麗宜居

夏初,驅車從南陽市中心出發,沿著南新公路向南行駛約20公里,向東不遠,宛城區黃臺崗鎮嶽莊村躍入眼簾。在這裡,乾淨平坦的道路,古老的村落在陽光下幽靜雅緻;村子內,一個個書畫工作室文化氣息濃厚,畫家們正在精心創作;院子裡,國家一級美術師鄭明帶領部分畫家,正在給留守孩子們教畫畫、學國學、打太極拳,一派其樂融融的場面......這裡就是遠近聞名的南陽市“畫家村”。
沿著“畫家村”新修的水泥路穿行,碧水環繞,綠樹成茵。在畫家蔣鐵浩工作室內,香氣氤氳,絲竹聲響,一幅幅形態各異的竹畫,讓前來觀看的群眾如痴如醉。村民張大叔激動地說:“剛到村子裡,條件較差,路是土路,一下雨就進不去村,多虧了宛城區委、區政府的關心支持,如今村子裡路修了,燈亮了,樹綠了,環境越來越好了。”優美環境贏得群眾點贊。“畫家村”群眾史松亭高興地說:“小遊園裡健健身,畫室裡面看看畫,沿著河邊散散步,這日子過得真是舒服!”


  農村是開展宣傳文化思想工作的重要陣地戰之一,如何尋找好的載體,進一步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宛城區委宣傳部通過對“畫家村”的發現、挖掘、培育,不僅解決了這一問題,而且達到了加快美麗鄉村建設、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提升鄉風文明、壯大文化產業、拓寬鄉村旅遊等諸多功效。
  農村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每到週末,“畫家村”裡熱鬧非凡。在“愛心學堂”裡,鄭明老師巧妙地將傳統國學融入到繪畫教學中,孩子們個個聽得聚精會神。
  “畫家村”裡的孩子由於父母長期在外打工,缺少關心監管,一些孩子對學習不太上心,心理也易出現封閉、叛逆等問題。為此,藝術家們創辦了“愛心學堂”,無償教孩子們畫畫、音樂、國學、弟子規等,並且將一些生活常識、安全知識乃至人生哲理融入課堂,寓教於樂,使孩子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並培養出一批具有文藝特長的農村孩子。據悉,累計培養200多名留守兒童,輻射帶動周邊7個村。村民們十分感恩,告訴記者:自從孩子們進入“愛心學堂”,變化可大了:不再一味的玩耍,也能靜下心來學習功課,還經常幫助老人幹活,更加懂事知禮。

河南南陽畫家村:一個“空心村”的美麗嬗變

畫家村房子“一房難求”

畫家村著名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鄭明說,入住嶽莊的書畫家中,年齡最大的101歲,最小的20多歲,以南陽本地的為主,也有少數來自周邊湖北、江蘇等地。聚在小鄉村裡,書畫家們燃起創作激情,有四五個書畫家用入住後的作品辦起個人展覽。入住的書畫家成了嶽莊村的“榮譽村民”。他們主動遵守村規村約,接受村裡和鄉里管理。嶽莊已成為他們創作、交流的樂園。村民與書畫家們其樂融融。書畫家還組織愛心學堂,義務教孩子們琴棋書畫。

該區先後舉辦“畫家村裡新年味村”、義寫春聯、書畫展覽、民俗表演等文化活動,為群眾送上一道道文化大餐。村民也早把書畫家當成一家人,一聲招呼就來幫忙。畫家村不僅為群眾帶了的書畫藝術,而且帶來了人氣和收入。2016年10月以來 ,市裡開通假日旅遊專線,旅行社將村子納入“一日遊”景點。一到節假日,村裡每天接待遊客上千人。新開的小賣部和農家飯店生意都不錯,原來常年不回家的村民,也會回村轉轉,看看變化。

目前,在畫家村從事書畫創作的人員越來越多,畫家村房子“一房難求”、炙手可熱。為了更好促進畫家村發展,宛城區委書記劉中青說,政府委託專家對村子進行整體規劃,併成立了畫家村管委會,今後對畫家村從功能定位、產業發展、藝術方向等方面進行總體設計,加大投入 ,深入挖掘,繼續走畫家自發集聚、村民順應接納、政府合理引導、業態良性發展的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