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铱星”和“一网”联手合作引发的思考

2019年9月17日,“铱星”(Iridium)公司在加州科罗纳多合作伙伴年会上,同“一网”(Oneweb)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宣布两家公司将联合打造新一代全球卫星通信网络,即由66颗“下一代铱星”(Iridium NEXT)+650颗“一网”卫星构成的近地轨道卫星通信网络,这是近地轨道(LEO)卫星运营商在L波段与Ku波段的首次合作。由于“一网”目前还没有提供服务的能力,因此双方合作目前还是在谅解备忘录层面,尚无具体合作项目或者推出实际产品。“铱星”和“一网”作为全球两大典型的低轨商业卫星星座运营商,这种几乎同业的合作有可能会对全球低轨卫星通信网络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将借二者联手合作,对当前低轨星座的发展进行初步探究与分析。


由“铱星”和“一网”联手合作引发的思考

一、合作还是竞争?



“铱星”公司首席执行官马特·德施(Matt Desch)早前曾宣称,“铱星”星座与宽带创企“一网”星座并不存在竞争关系,因为双方所用频率不同,“我们(双方)的服务是独立且互相补充的”。“铱星”公司最近建成的“下一代铱星”星座采用非常稳当但吞吐量偏低的L波段,而“一网”的星座则拟使用Ku波段频率。“一网”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德里安·斯特克尔(Adrian Steckel)也表示,“通过结合我们服务的优势,我们可以确保合作伙伴能够在许多市场,以及在尚未接入互联网的地方提供具有创新性的无缝服务”。如果双方能够各取优长,“铱星”做好基于卫星的高质量语音通信,“一网”做好基于卫星和地面小型接收站的宽带网服务,则双方是有很大契合点的。虽然从铱星Certus也可以提供宽带网服务这一点来说,二者存在着同业竞争关系,但总体趋势上二者的合作意向远大于竞争意向。

二、同质化与差异化




目前“铱星”的商业通信需求用户总数约为120万,其中10%来自政府部门,存量还在面临下降之势。因此,寻求升级与合作,不断扩充市场份额实属必然。“一网”也并没有像“铱星”一样提供小型化终端的解决方案,即直接为用户提供移动连接,而是与网络运营商合作,通过社区进行网络服务的提供。相比O3b提供网络填补性的准确定位,“一网”存在要么运营成本过高、要么用户有限的问题,“一网”巨大的规模必然容易和地面网络形成竞争关系,这样就有可能因为成本而败下阵来。

此外,通过“铱星”与“一网”的合作,美军将是较大的受益者。美国防和安全用户希望通信活动中有尽可能高的可用性,而对于对抗环境下的车辆、舰船或战机来说,有几种方案可选将“非常给力”。从终端角度来说,美国国防部2018年完成的宽带卫星通信备选方案分析(AOA)研究工作得出的结论之一是,大多数军用卫星通信终端与现代卫星通信技术不兼容,这将成为美军未来商业卫星通信采购工作的一个巨大障碍。通过“铱星”与“一网”的合作,未来则有可能实现将服务集成于同一硬件设备终端,这将能大大提高美军的作战效能。

同时,双方的合作是在“一网”前首席运营官兼高级副总裁麦克布莱德(McBride)来到“铱星”公司任职数月之后达成的,高层的交流也对促进二者进行合作起到了助推作用。麦克布莱德在接受“Via Satellite”采访时表示,“二者不是对立的竞争关系,而更关注的是在市场中如何保持增长。”

“一网”星座未采用星间链路,因一些国家管理机构对本国信息经卫星传输时途经的地方和落地的地方表示担忧,“担心他们国家的数据被窃听和篡改”。“一网”曾向俄罗斯国家委员会申请无线电频率,以使用“一网”卫星网络信号,但未获批准。有媒体称拒绝原因可能是俄罗斯担心无法控制“一网”卫星的服务。而铱星则具有两种星间链路,即同轨道面内的星间链路和不同轨道间的星间链路。新研发的“一网”上是否会搭载相控阵天线等设备,从而通过星间链路减少地面信关站的设置数量、扩大覆盖区域、实现全球测控,形成一套通信星座系统或数据中继系统网络,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与研究。

三、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



轨道和频谱是通信卫星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为争取在低轨星座组网上抢先占领30亿“未连接市场”,SpaceX、亚马逊等行业巨头纷纷推出规模宏大的建造计划并加速推进部署,跑马圈地意图明显。据测算,全球已经完成登记的新一代低轨星座,总发射数量将达到一万颗以上。如何在技术应用快速迭代与市场成本效益最佳之间谋求平衡,在提供广域便捷服务的同时维护太空安全环境,将成为制约低轨星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继欧空局气象卫星紧急机动避让Space X卫星之后,在一网与铱星公司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前夕,国际通信卫星公司(Intelsat)就因投资合并、服务合作落空等事宜,起诉一网公司及其最大投资方软银违约和不当使用保密和专有用户信息。与此同时,9月18日在第20届先进光学和空间监视技术年会上,由航天企业自身领导的太空安全联盟宣布成立,并发布管理方案,以规范太空交通,减少太空碎片、规避轨道碰撞风险。截止目前,包含Intelsat、Oneweb和Iridium在内的25个公司和组织已相继同意遵循该方案。不难看出,随着低轨市场万马争腾乱相渐显,如何科学统筹众多星座的规划运营,谋先进而不冒进、补位而不越位,以求异型定位策略实现互通共享,或将成为商业低轨星座下一步发展的风向。

低轨星座时代,弥漫着硝烟与迷雾。铱星之殇犹现,未来却更可期。近地卫星虽小,但格局不能小,低轨星座之争,谁将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