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門歷口老街: 瀝水兩岸的濃濃鄉愁


祁門歷口老街: 瀝水兩岸的濃濃鄉愁

·探訪徽州古街·

歷口老街,實為兩街,一為河東街,一為河西街,距今約400多年曆史。以河東街為盛,旺時曾有商鋪近百,行業眾多,八方客往,繁華無比。古街曾有清末祁紅創始人之一餘干臣開的茶號,也是祁西土布的重要交易市場。現如今,隨著縣道開通,老街人氣漸失,雖顯平和淡然,卻承載著祁門人遠去而總留在記憶深處的鄉愁。

宋代古鎮:與現代生活接駁

探尋祁門歷口老街,一條黃祁高速讓我們有了新感受。以前從老路走,需兩三小時,一路勞頓、頭昏腦脹,工作狀態大打折扣。如今,從屯溪上高速,一路向西,風光旖旎,到牯牛降出口下,只需1小時,便能親密接觸建於宋代的古鎮。

歷口鎮,位於祁門縣西北部,距縣城39公里,古名新豐,始建於宋,後以地處歷山和瀝水之口而易名為歷口。東鄰小路口鎮,南接渚口鄉,西臨閃裡鎮,北枕安凌鎮,東北和西北分別與古溪、箬坑二鄉接壤。大青線穿境而過,交通便利,是祁門縣西鄉一個古老而又充滿新時代氣息的重鎮,自古以來都是祁門西路經濟文化的中心。素有“小小祁門縣,大大曆口鎮”之譽。

徽州古村,因水興旺。歷口之瀝水,出牯牛降歷山,奔流到此,將村子分為河東、河西。

據說,舊時歷口以許、馮二姓為主,河東多馮姓,居於從武陵直下的溪澗與瀝水的匯合點,一條彎彎曲曲的街道,形成歷口的外圍。河西則多許氏,許姓為歷口首屈一指的大姓。瀝水在河西繞過一個大圓圈,把許村圍成了一個船形,許氏家族就聚居在這個船形的圈裡。

今日的歷口,仍不失往日的古樸,境內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生態優良,鄉風淳樸,擁有豐富的人文生態旅遊資源,綻放出新的風采。

清代利濟橋:曾經最長

從鎮政府出來,歷山環抱,瀝水環繞,一座5孔石拱古橋風格古樸、氣勢非凡。此橋就是歷口赫赫有名的利濟橋。利濟橋橫跨瀝水之上,連接東西。祁門縣歷口鎮人大主席王帥良介紹,此橋原名集福橋,始建於清乾隆37年(1772),系集福寺僧人亦云募資所建。此橋曾三圮兩修。現存的橋,長85米,寬8米,高11米,全用青石砌成,為光緒24年(1898)由同和昌茶號老闆汪廣英倡捐,歷口商人全力所建,是祁門舊時最長的石拱橋。

利濟橋共有5孔,位於水道上的4孔,分別命為“萬”“古”“千”“秋”,取祈望“萬古長存、千秋永固”之意。

如今橋也改為公路橋,雖大變樣,但古風猶存。

東西河街:曾經繁華

過了橋,沿橋級左下,便到了歷口河東老街。老街長約500米,寬窄3-5米,青石板已被水泥替換,雖平坦乾淨,卻古味盡失。前行數米,“噠噠”的縫紉機聲由遠及近,如歷史之聲。

記者注意到,老街上的服裝店有多家,與六七十年代創立的縫業社形成的市場氛圍有關。這裡的祁西土布曾經非常有名,附近安凌、古溪、箬坑以及渚口、閃裡和小路口的百姓也是常客。

今年82歲的馮光錦對老街的情況非常熟悉,他說,歷口為十里八鄉的集散地,當年的街面全部用大青石板鋪就。兩旁店鋪比肩而立,布莊、藥鋪、飯店、酒坊、轎行、茶號、裁縫鋪、豆腐店、理髮店、染坊、雕刻店、藥店、油坊等百姓生活必需的店鋪應有盡有,行業眾多,少說也有幾十家。人來人往,繁華無比。歷口還有祁紅創始地之稱,清末祁紅創始人之一的餘干臣曾來此開茶號,試製祁紅,設茶莊,行茶事,接瀝水茶貿通道,直下漢口,因此歷口也為祁紅髮源地之一。

老街的衰落出現在027縣道開通之後,商鋪轉移,人氣漸消,老街稍顯沒落。不過,老街雖鉛華褪盡,卻也氣定神閒,現在街上仍有數家店鋪,業態與新街呼應,外街成為公路街,河街成為步行街,兩街和諧共生,見證歷口新發展,成為歷口新氣象。

走完歷口東街,從利濟橋返回,續走河西老街。河西街較河東街短且窄,卻古風猶存。比起東街的水泥路,河西街卻是清一色的石板和鵝卵石鋪就,王帥良說,這是鎮裡修舊如舊保護古街的結果。他說過去的河西街不同於東街的店鋪眾多,這裡多為藥店,有一家老藥鋪至今還在經營。另外街上還有理髮店、雜貨店數家。河西街雖不能與河東街媲美,卻也是小家碧玉,成為歷口一景。河西理髮店的周納金,從當初的大姑娘到現在的奶奶級資深理髮師,30年彈指一揮,見證著西街的繁榮興衰。她說,時代在變、世事在變,不變的是老街在當地人心中永遠的歸屬感,承載著祁門人濃濃的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