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根:實業企不知道怎麼搞數字化,那麼五年內會落後



李培根:實業企不知道怎麼搞數字化,那麼五年內會落後


李培根:實業企不知道怎麼搞數字化,那麼五年內會落後

當前5G技術、區塊鏈技術、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方興未艾,全球正快速進入數字經濟時代,通過上雲加速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企業管理創新與業務變革的必然選擇。
此外,從“互聯網+”行動計劃到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數字經濟已經連續兩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企業正紛紛抓住“數字中國”建設的契機,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原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在第三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也提出,“搞實業的,也要做好‘虛’的,實現虛實的緊密結合。”李培根作了一個論斷:實業企業如果現在還不知道怎麼搞數字化,那麼五年內肯定落後。據介紹,現在很多企業在產品開發設計階段就已採用了大數據等技術,有效降低了硬件成本。他建議,企業要非常注重虛擬現實技術、增強現實技術等的應用。
數字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期
前不久,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了31.3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4.8%。報告稱,數字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從結構看,2018年數字產業化規模為6.4萬億元,進入穩步增長期;產業數字化規模增長迅猛,達到24.9萬億元,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不斷深化。


電子商務方面,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1.6萬億元,比2017年增長8.5%;電子商務服務營業收入規模為3.5萬億元,比2017年增長20.3%。
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網上零售交易額達4.82萬億元。
報告稱,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催生了大量新業態、新職業,成為優化就業結構、實現穩就業目標的重要渠道。網絡直播、共享經濟等數字經濟新模式拉動靈活就業人數快速增加。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領域就業崗位達到1.91億個,佔全年總就業人數的24.6%。
此外,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我國產業數字化部分佔數字經濟的比重由2016年的77.0%提升至2018年的79.5%。在數字經濟中,產業數字化部分佔比高於數字產業化部分佔比,表明我國數字技術、產品、服務正在加速向各行各業融合滲透,對其他產業產出增長和效率提升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產業數字化成為數字經濟增長主引擎,數字經濟內部結構優化。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全球數字經濟新圖景(2019年)——加速騰飛 重塑增長》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美國數字經濟規模蟬聯全球第一,達到12.34萬億美元,中國依然保持全球第二大數字經濟體地位,規模達4.73萬億美元。德國、日本、英國、法國數字經濟規模分別達到2.40萬億美元、2.29萬億美元、1.73萬億美元和1.15萬億美元,位列第三至第六位。

實業企業數字化面對的機遇與挑戰
當前,數字技術以數字化方式實現不同方式的創新,基於數據驅動的新動能正日趨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力。
有專家指出,互聯網業務形態和業務需求正在從消費型互聯網,轉向生產型互聯網。互聯網在消費領域的應用將進入下半場——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卻面臨巨大挑戰。
一方面,數字經濟加速向傳統產業滲透,不斷從消費向生產,從線上向線下拓展,催生分享經濟、平臺經濟等新模式新業態,提升消費體驗和資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傳統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步伐加快,新技術帶來的全要素效率提升,加快改造傳統動能,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同時隨著數據的開放共享,不同創新主體間有望打破“數據孤島”,盤活沉積的海量“數據資產”,從而挖掘並創造新的價值。
尤其在“互聯網+”、人工智能時代,以數據、算法為基礎的創新產品和服務,以及信息基礎設施和物理設施數字化成為數字經濟必要的新型基礎設施。
據IBM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全世界僅有20%的數據可以從互聯網獲得,而另外80%的企業數據無法被搜索到,這部分就是傳統企業擁有的數據,包括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產生的、產品和服務相關環節背後隱藏的以及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包括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等方方面面的數據。

IBM大中華區全球企業諮詢服務部總經理麥俊彥表示,數據是傳統企業的最大資本,還與數據對於當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有關。數字化轉型的一大特徵就是數據驅動,通過應用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新興技術對於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讓傳統企業可以充分發揮自己在專業領域的獨特優勢,從而超越互聯網新興企業。
長江商報編輯 許芸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