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最嚴限薪:本土球員重籤合同,頂薪稅前1000萬且各隊不超6人

中超最嚴限薪:本土球員重籤合同,頂薪稅前1000萬且各隊不超6人

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

12月6日,隨著申花3比1擊敗魯能,捧起足協盃冠軍獎盃,2019年最後一項國內賽事結束,據《足球報》報道,從明年開始,中國職業聯賽將遭遇最嚴苛限薪令,尤其是本土球員。

在國足輸給敘利亞,裡皮辭職後,外界對中國足球頗多非議,有關方面開始醞釀新政,其中重點就是“限薪”,圍繞這一政策,中國足協和投資人進行了數次溝通,但都沒有達成一致,應該說,限薪符合中小俱樂部利益,但一些豪門,則不以為然,但從目前來看,限薪應該是勢在必行。

據悉,足協邀請了各俱樂部代表前來上海,除了觀看足協盃決賽,進行溝通也是目的之一,6日上午,足協和俱樂部代表舉行了賽季總結會,就某些方面進行了交流。

按照足協本次擬定的政策,中超球員薪水將大幅度下降,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項:從明年1月1日起,所有本土球員重籤合同;頂薪(稅前)1000萬,且各隊最多6人,原合同超出部分,解決辦法有兩個,一是不補償,二是補償30%-40%;俱樂部本土球員年薪總支出不能超過1.5億;本土球員轉會費不能超過6000萬,每隊單賽季本土球員轉會淨支出不能超過1個億。

可以看出,相對於2018年底足協制定的限薪令,這次更加嚴苛。

中超最嚴限薪:本土球員重籤合同,頂薪稅前1000萬且各隊不超6人

頂薪1000萬,和2018限薪令一致,但這次增加了頂薪球員的人數,就是不能超過6人,這是此前沒有的;這次是全部重籤合同,不管原來合同簽到什麼時候,一律作廢,而2018限薪令是承認原合同有效,合同結束後再按照限額重籤。

還有一點比較狠,如果球員認為違法,可以去告,但結果就是三年內不予註冊,也就是在國內沒球踢,丟了飯碗。

過去幾個賽季,本土球員身價暴漲,動輒上億,由此引發的軍備競賽,讓一些俱樂部苦不堪言,轉會淨支出不能超過1個億的規定,也是為了俱樂部本身的利益,畢竟,有進有出,才能健康發展。

中超最嚴限薪:本土球員重籤合同,頂薪稅前1000萬且各隊不超6人

除了本土球員,對歸化球員和外援,足協也有相應政策,比如每隊只能有一名超級外援,轉會費和年薪不受限制。這一政策,2018年曾有過討論,所謂的“超級外援”,當時是這樣認定的:FIFA排名前20的國家隊國腳,在24個月內的世界盃、歐洲盃、歐洲國家聯賽、美洲盃、非洲杯、中北美金盃賽及預選賽中有首發經歷或參加比賽超過50%的球員;FIFA排名21-50名的國家隊國腳,在24個月內的世界盃、歐洲盃、歐洲國家聯賽、美洲盃、非洲杯、中北美金盃賽及預選賽中參加比賽超過65%的球員。

但如果按照這個標準,即使強如保利尼奧、浩克、奧古斯托這樣的球員,都算不上“超級外援”,所以,這一條款可能會有所鬆動。

從足協的政策初衷來看,限薪令無疑是好的,限制本土球員年薪,這樣,有些球員才會走出去留洋,如果能站住腳,對中國足球來說,也是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