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最低可領950元!江西這類人將納入保障範圍…

在不久前熱播的電影《少年的你》中,男主角小北父母離異後父親跑了,母親改嫁拋棄他,小北13歲起就成了小混混,這個男孩原生家庭的破裂牽動了無數影迷的心。

像小北這樣雖然父母健在但事實上不能提供經濟支持和照料的兒童,我們稱之為“事實孤兒”,長期以來,這類兒童群體成為僅次於孤兒的弱勢群體,遊離在救助體系邊緣。今年12月3日,江蘇某地檢察院發佈《事實孤兒》微電影,呼籲全社會更加重視這一群體,共同幫助、守護他們成長。

2019年中旬,民政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要求將全國50萬名左右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民政部門的救助體系。如今,這一政策已在江西省落地。

12月5日,記者從江西省民政廳瞭解到,目前,全省正在開展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認定工作,2020年1月起對符合要求的“事實孤兒”進行每月每人不低於950元的生活補助。

每月最低可領950元!江西這類人將納入保障範圍…

▲記者將“事實孤兒”的情況反饋給南昌市未保中心

個例:多方幫助後復學,

卻因“無人管教”還是離開了學堂

父親不知在何處,母親患有精神障礙,在南昌繩金塔街道公交社區,男孩小志(化名)從小由外婆撫養長大,幾年前曾進入南昌市某小學讀二年級。

2014年,小志的外婆不幸突然去世,不久母親也出現精神異常,病情不斷惡化,生活不能自理,幾乎全天都跟隨著兒子,又沒有其他來往的親屬,致使小志無法正常入學讀書,輟學在家一直照顧母親。

為了能讓小志重返校園,街道、教育、社區等部門多方幫扶、協調、聯絡。最終,2018年3月,在相關部門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當時11歲的小志走進了學校,再次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學習。

然而,當記者前不久再次追蹤小志的近況時,社區居委會主任李輝告訴記者,由於無人管教,小志最終還是離開了學堂。

“重返校園後,他母親精神狀況惡化,還患上了丙肝,後續被送到精神病院了”,李輝告訴記者,而由於無人管教,再加上受到外界一些不良影響,小志出現了“逃學”的情況,並且沒有參加學校的期末考試,最終還是離開了校園。

記者瞭解到,目前,經愛心人士介紹,小志目前被送到外地妥善安置。

南昌未成年保護中心:

全市“事實孤兒”摸底已經開始

記者瞭解到,像小志這樣雖然有父母,但父母喪失撫養能力的孩子被稱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也通常被叫做“事實孤兒”,是需要重點社會救助的弱勢群體。

每月最低可領950元!江西這類人將納入保障範圍…

據民政部門調研,這類兒童成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原因主要分為三類:1.父母重病、重殘導致無撫養能力;2.父母服刑、戒毒或執行其他刑罰6個月以上不能撫養;3.父母主觀或客觀原因導致失聯6個月以上且未能履行撫養義務。

12月4日,記者將小志的情況反饋給南昌市民政局下屬單位南昌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以下簡稱“南昌市未保中心”),一位負責人表示,將對小志的情況進行跟蹤救助。“市未保中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已在南昌市內8個縣區建立了社工站,專門針對困境兒童有一系列強制報告機制,相關的生活、就學問題都會相應進行處理”,”她告訴記者。

記者瞭解到,11月18日起,市民政局組織各縣區民政部門對“事實孤兒”開展摸底核驗工作。各地如發現小志一類的“事實孤兒”,可向轄區民政局設立的社工站反饋信息。

12月5日下午,記者從南昌市民政局獲悉,小志的情況該局準備安排社工介入,有進展將盡快向記者反饋。

改變:江西明確“事實孤兒”保障制度

2020年起每月補貼標準不低於950元

南昌市未保中心所指的“摸底”工作源於今年10月底江西省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通知》,該《通知》明確將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孤兒保障體系,並從基本生活、醫療康復、教育救助、就業創業、家庭監護、關愛服務6個重點給予保障。

根據省民政廳數據,江西省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約2.14萬名。長期以來,省內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生活保障渠道和標準不一,有的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保障水平偏低;有的地方開展兒童福利適度普惠型試點,每人每月發放100-500元不等的生活費。但總體來看,生活保障水平不高,保障內容較窄,未形成保障體系。

以小志為例,李輝告訴記者,此前鑑於小志家中的特殊情況,社區為其爭取到低保政策,此外,小志母親單位給予了一些補貼,一些愛心人士和公益活動也進行了資助,但關於“事實孤兒”方面的補貼,未有相關政策支持發放。

新政出臺後,這一狀況將有所改變。記者從南昌市未保中心獲悉,摸底結束且上報通過後,在南昌,小志這類的事實孤兒每月可領到1030元的補貼,補貼標準與散居孤兒相同。

江西省民政廳兒童福利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政策,2020年起將對父母雙方服刑在押、重病、重殘等情形造成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實施長效救助,每人每月補貼標準不低於950元。“12月底各地要完成信息錄入,明年1月開始發放補貼。”

此外,記者瞭解到,新增的保障內容還包括就業創業保障、學業、安全、健康等,並細化了失信行為人信息錄入工作,制定了8條部門聯合懲戒措施,對存在惡意棄養情形或者採取虛報、隱瞞、偽造等手段騙取保障資金、物資或服務的父母及其他監護人實施部門聯合懲戒。並且,新增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定期探訪等要求。

如何“有效監護”成關注焦點

省民政廳:如無人監護可由各地未保中心

臨時承擔監護責任

杜興強是南昌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項目總監,他所在的太陽花社工服務中心承接了南昌市未保中心的社工項目。12月3日,記者聯繫上他時,其正在北京參加民政部組織的“社會組織助力深度貧困地區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工作”座談會。

“對於事實孤兒,錢只是一部分,很多問題不是錢能解決的,還需要有效監護”,杜興強告訴及記者。

對此,南昌市未保中心有關負責人指出:“很多時候,我們還是希望這類兒童有親屬收養。”但如果實在找不到人監護,她表示,民政等部門就要出面處理。

“之前我們也遇到了一個南昌東湖區的孩子,他跟父親流浪到南昌,媽媽找不到,父親為偏癱、語言障礙,事實上這個孩子就屬於無人扶養。最後,通過東湖區民政局出面,我們把他送到了南昌SOS兒童村,跟村裡大家庭的孩子們一起生活、讀書,”該負責人告訴記者。

不過,她也指出,由於機構養育孤兒的補助標準是1470元/人/月,而事實孤兒的補貼是1030元/人/月,這中間的差額就需要有人來承擔,而且前提還要看孩子自身意願。

每月最低可領950元!江西這類人將納入保障範圍…

江西省民政廳兒童福利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江西省已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孤兒區域性機構養育,即區域性機構養育採取“原地出資、異地代養”的辦法,由孤兒戶籍所在地縣級民政部門將需機構養育的孤兒送區域性兒童福利機構進行委託代養,簽訂委託代養協議,由區域性兒童福利機構履行監護照料職責,代養孤兒年滿18週歲後,由孤兒戶籍所在地民政部門無條件接回安置

。委託代養孤兒的縣級民政部門按照孤兒基本生活補助標準分季度撥付給區域性兒童福利機構。

據統計,全省已建設區域性兒童福利機構18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非區域性兒童福利機構)149個。

對於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出現無人監護的情況,省民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可以由各地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承擔臨時監護責任,生活照料則可放在兒童福利機構。

將劃撥專項資金向社會購買兒童類服務

社會組織是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要的社會力量。

記者瞭解到,目前,省直14部門聯合制定《關於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將全面實施“兩提升、四關愛”行動——實施家庭生活困難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提升行動、學業困難兒童基本幫扶水平提升行動、情感關愛“暖心行動”、健康關愛“貼心行動”、行為關愛“協同行動”、安全關愛“督導行動”。

據介紹,江西省民政廳將專門統籌劃撥未成年人救助保護資金用於基層民政部門向社會購買兒童類服務,由民政局、未成年救助保護機構實施政府買服務項目,引導社會組織依託未保中心、兒童之家等平臺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關愛服務。

此外,購買社會組織服務項目績效將納入各地重點工作考評。

劃重點:如何認定“事實無人撫養兒童”

父母雙方均符合或一方死亡或失蹤、另一方符合重殘、重病、服刑在押、強制隔離戒毒、被執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聯情形之一的兒童。(重殘是指一級二級殘疾或三級四級精神、智力殘疾;重病根據當地大病、地方病等實際情況確定;失聯是指失去聯繫且未履行監護撫養責任6個月以上;服刑在押、強制隔離戒毒或被執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是指期限在6個月以上;死亡是指自然死亡或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失蹤是指人民法院宣告失蹤。)

認定程序:

監護人或受監護人委託的近親屬或所在村(居)民委員會填寫《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補貼申請表》——向兒童戶籍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通過部門信息比對的方式查驗兒童父母情況,作出查驗結論(如無法通過部門信息比對核驗,可由兒童本人或其監護人、親屬提供必要補充材料)——符合條件,報送縣級民政部門——縣級民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申報材料及查驗結論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作出確認。

符合條件的,認定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錄入“全國兒童福利信息管理系統”,並從次月起發放基本生活補貼。不符合條件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信息動態管理:

對不再符合保障情形的,終止其保障資格,並及時退出信息系統。

每月最低可領950元!江西這類人將納入保障範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