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碧黃油又成“受害者”!誰在給假貨提供溫床?

說起倩碧,作為雅思蘭黛旗下的品牌,一直以效果、口碑極好著稱。黃油就是倩碧的明星產品,號稱每2秒就賣出一瓶的存在。但這麼火的一款產品居然淪為了假貨的“重災區”,不得不說中國人的山寨能力“登峰造極”!有這技術就不能好好研究自己出產品嗎?

倩碧黃油又成“受害者”!誰在給假貨提供溫床?

隨著電商、微商、代購、撤櫃等購買渠道的多樣化,市場也變得越來越魚龍混雜。由於造假的成本低、利潤高,很多假貨開始集中出現在網絡銷售渠道。一來網絡難以監管,二來人心難測,很多賣貨的自己也分辨不出來,另一方面就是真假摻著賣!在我看來護膚品安全比之食品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你不知道假貨商到底添加了什麼東西進去,三無產品抹在臉上你真的不慌嗎?

今天就給大家來扒一扒倩碧黃油的真假到底怎麼辨別,希望各位能通過正規渠道購買,不要貪圖便宜,少花冤枉錢,少走冤枉路!


1、這個假貨仿製技術真是拙劣啊,正品的外包裝是明晃晃的淺草綠,而假貨卻是赤裸裸的薄荷綠!麻煩報個美術班學學顏色再來造假好嗎?還有這盒子低了這麼多是怎麼回事?省材料嗎?!

倩碧黃油又成“受害者”!誰在給假貨提供溫床?

2、打開外包裝的頂部翻蓋,正品的左右摺頁嚴嚴實實的覆蓋住裡面的產品,而假貨就是很不負責任的相差了一毫米,留這個縫隙是想讓產品透氣嗎?造假的人怕不是個瓜皮!

倩碧黃油又成“受害者”!誰在給假貨提供溫床?

3、依然還是外包裝,一個包裝盒都仿的漏洞百出,是想錢想瘋了吧。正品只對LONDON W1K 380字母進行了下劃線的標註,假貨把前半部分的紐約也一同標註了。而且,正品說明部分的上下劃線是一致對齊的,假貨的上下劃線一長一短。

倩碧黃油又成“受害者”!誰在給假貨提供溫床?

4、先看圖1部分,正品瓶身LOGO的“C”字中間開口處是整齊平滑的直線,有一點點的小豁口,整體還是比較筆直的。假貨的線條彎曲,有點向裡凹陷進去。另外假貨對黃油顏色的理解大概就是隻有“黃”!

圖2還是外包裝盒上的錯誤,正品外盒開封保質期標識線條印刷清晰,圖中盒蓋中間有條裂縫,假貨的開封保質期標識圖是密封裝,沒有裂縫!

倩碧黃油又成“受害者”!誰在給假貨提供溫床?

5、把出膏口擰開會發現,正品的出膏口會有一個圓形的底座,假貨就是光禿禿的啥也沒有。還有就是對比可以看到,假貨是比正品整體大一點的,瓶身字母的顏色也是較重,明顯的油墨過渡噴塗。

倩碧黃油又成“受害者”!誰在給假貨提供溫床?

6、仔細看一下瓶身的倩碧英文字母,正品的字母L收筆處有向上勾的動作,比較英倫風。假貨是沒有腳的...我真的是不想吐槽假貨了,現在造假的門檻這麼低了嗎?!

倩碧黃油又成“受害者”!誰在給假貨提供溫床?

7、瓶底內部,不同的注塑生產工藝,正品的底部隱約有個圓圈,但不明顯。假貨就是個凸起的痘痘,大概是上火了吧...(不知道假貨為什麼大多都喜歡仿A78的)

倩碧黃油又成“受害者”!誰在給假貨提供溫床?

8、正品的瓶蓋中間有個小圓孔(可能是透氣用的),假貨瓶蓋中間就是個毛刺,摸上去還能感覺很扎手。要說明一下:正品的按壓頭是可以360°旋轉的(參考第10圖的按壓管內部構造)。

倩碧黃油又成“受害者”!誰在給假貨提供溫床?


9、圖1瓶蓋防滑扣:正品的防滑扣較粗,從外觀看是有兩圈的,假的防滑扣較細,從外觀看只有一圈,這個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圖2擠壓頭:把擠壓頭拔出,正品的管口構造跟透明黃油是一樣的,而且管口卡扣與管口是比較接近的,假貨的管口卡扣離管口就比較遠。還有瓶口的顏色,正品是透明的,假貨做成了磨砂的,弄巧成拙!

倩碧黃油又成“受害者”!誰在給假貨提供溫床?

10、看料體是否掛壁是一個簡單有效的真假辨別方法,由於構造不同,正品的瓶蓋內部沒有任何掛壁現象,但是假貨就非常明顯,並且可以清晰的看到擠壓管的內部構造有很大的區別。

倩碧黃油又成“受害者”!誰在給假貨提供溫床?

11、圖1 的瓶口螺旋紋,正品的瓶口螺紋是亮面質地,假貨瓶口螺旋紋是啞光質地。分不清的話測試下反光程度。還有正品出管口的包裹較小,假貨則非常大!

圖2沸水測試,取適量的膏體放進沸水裡(溫度越高效果越明顯),正品膏體進入沸水後會先漂浮在水面,然後快速的溶解,出現薄薄的一層“絲”,假貨膏體雖然也會漂浮在水面,但不會快速的溶解,要過很久才會慢慢溶解。

倩碧黃油又成“受害者”!誰在給假貨提供溫床?


最後要說明的是,以上鑑別均存在時效性,不要低估造假商的“學習能力”!而且他們的良心也確實不會痛!另外也要根據多方面來進行對比,不要因為某一處不對就定性為假貨!如果還是分不出來,可以關注私信我,免費鑑定!

還是建議大家更多的通過正規渠道購買,不給假貨任何的可趁之機!

覺得有用的可以點個贊,因為你點的每一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建議收藏,日後保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