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躺槍”後,通化東寶首個三代胰島素產品獲批在即

獲取最有價值行業趨勢信息

近日,國家醫保談判目錄名單公佈,幾家歡幾家愁,還有的企業則躺著中槍。

日前,有消息直指通化東寶產品未入選2019年國家醫保談判目錄,隨著消息擴散,通化東寶股票連續兩個交易日在機構席位上遭到大舉拋售,而在11月13日,也就是醫保藥品價格談判的第3天,通化東寶的股價已一蹶不振,午後一度跌超6%。

「市场」躺枪”后,通化东宝首个三代胰岛素产品获批在即

在遭到大舉拋售後,通話東寶緊急發佈公告解釋,其產品重組人胰島素(產品名:甘舒霖)已進入2019年新版國家醫保目錄,且為甲類品種,故不需要參與11月的價格談判。

從通化東寶澄清公告來看,其糖尿病藥並沒有參與醫保藥品價格談判,股價“跳水”,被拋售,均屬“躺槍”。

「市场」躺枪”后,通化东宝首个三代胰岛素产品获批在即

不過,通化東寶日前也迎來了好消息,其三代胰島素甘精胰島素的上市申請已經變更為"在審批",預計將於本月獲批上市,搭上2019年末班車。

根據來源的不同,胰島素可分為動物胰島素(一代胰島素)、人胰島素(二代胰島素)、胰島素類似物(三代胰島素)。

通化東寶現在的主要市場在二代胰島素上,產品為甘舒霖R、甘舒霖N、甘舒霖30R、甘舒霖40R和甘舒霖50R,與諾和諾德、禮來和聯邦制藥一起佔據了二代胰島素市場大部分份額。

但二代胰島素的侷限性也逐漸顯現出來,包括不能模擬生理性人胰島素分泌模式;短效、預混人胰島素均需要餐前30分鐘注射;患者依從性差;低血糖風險高等。

因此,市面上正在出現三代胰島素逐步替代二代胰島素產品的趨勢,例如美國市場上已幾乎沒有第二代胰島素,我國三代胰島素逐步替代二代胰島素也必將是一個長期趨勢。

目前國內已上市三代胰島素的企業共有5家,分別是甘李藥業、聯邦制藥、諾和諾德、賽諾菲和禮來,而通化東寶也在二代胰島素的基礎上積極研發三代胰島素甘精胰島素、門冬胰島素、地特胰島素、賴脯胰島素。

值得一提的是,通話東寶面臨的競爭者甘李藥業原是其的子公司,甘李藥業的“甘李”二字源於甘忠如和李一奎兩人的姓氏組合。前者是通化安泰克生物工程公司董事長,後者則是已經上市的通化東寶前董事長,兩人同時還是北大生物系的同學。甘李藥業有強大的研發能力,2001年研製出中國第一支速效人胰島素類似物——速秀霖(賴脯胰島素);2002年研製出中國第一支長效人胰島素類似物——長秀霖(甘精胰島素);2002年研製出中國第一支預混胰島素類似物——速秀霖25(賴脯胰島素25)。

2011年,通化東寶和甘李藥業分手,甘李藥業獲得二代胰島素的專利和專有技術,而通化東寶獲得三代胰島素的專利生產技術。分家後,通化東寶的第一個三代胰島素產品卻姍姍來遲。

有分析人士表示,通化東寶的三代胰島素上市後,不僅可以與二代胰島素形成協同效應,而且因其銷售渠道較國內另兩家企業更加完善,上市後應該可以迅速打開市場。不過隨著醫保價格談判中三代胰島素的價格被壓低,通化東寶的利潤可能被壓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