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兒和沒有女兒的家庭,晚年的生活區別很大,這三個原因很現實

導語

越來越多的父母想要二胎,有的是因為孩子長大之後離開家裡去外面讀書,父母們覺得無聊想要個二胎,有個伴。

有的父母是因為對家裡大寶的失望,導致父母們想再要給孩子。也有的父母已經有了一個兒子,希望再要一個女兒,既能讓孩子有伴,將來年老了之後,也能有一個女兒能照顧自己。

在過去可能覺得嫁出去的女兒像潑出去的水,生女兒就是“賠錢貨”。

但是隨著如今社會的發展,“重男輕女”這類不正確的傳統觀念已經很少見了,現在“生男生女”都一樣,更有的父母喜歡生女兒,覺得女兒更貼心,更乖巧,更能體諒父母。

有女兒和沒有女兒的家庭,晚年的生活區別很大,這三個原因很現實

老陳家裡就有這樣狀況,老陳家的大寶是個兒子,但是父母還想要一個女兒,畢竟“兒女雙全”既能增加家庭幸福感,聽起來也更好聽。

後來老陳的媳婦又懷上了,這讓老陳一家都特別高興。但是孩子生下來之後,還是一個男孩,這讓老陳一家又高興又無奈,高興的是新生兒的誕生,無奈的是又是一個男孩,但是沒辦法,自己生的還是得養著。

老陳家這樣的想法也不能說算是“重女輕男”,父母們也只是希望有個女兒可以照顧自己。

可能會有很多人覺得,“其實兒子女兒不都是一樣嗎,都可以照顧父母,反而一些兒子能做到的女兒還做不到呢”,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有女兒和沒有女兒的家庭,晚年的生活區別很大,這三個原因很現實

沒有女兒的家庭,往往會出現這3種場景。

1. 婆媳關係緊張

婆媳關係一直是家庭關係中最難以調節的關心,而對於那些沒有女兒只有兒子的家庭,在兒子結婚之後,必定會面對婆婆和媳婦之間的關係。

而婆媳關係也成為了很多做丈夫、做兒子心裡的噩夢,對於年老的父母來說,婆媳之間的矛盾其實也不是他們願意看見的。

那些存在婆媳關心問題的家庭,往往家庭裡會多幾分爭吵,多幾分不和諧。一些做父母的在面對婆媳關係時也會受到委屈或是不被理解。

有女兒和沒有女兒的家庭,晚年的生活區別很大,這三個原因很現實

2. 父母老了,沒有更好地照顧

有人會說,父母老了之後,兒子不也可以照顧老人嗎,其實不是兒子不照顧,而是兒子不會照顧老人。

而讓兒媳照顧,又覺得不好,又不是人家親生父母。就導致父母在年老體衰之後得不到好的照顧。

3. 老一輩人“吃力不討好”

現在很多年輕父母因為忙於工作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於是把孩子交給老人帶。

一旦孩子出現了什麼問題,比如生病感冒,成績不好,年輕父母們還護責怪老人們,還嫌棄老人影響孩子,帶不好孩子,老一輩人就成了“吃力不討好”的保姆了。

父母的贍養和照顧,婆媳關係,孩子的教育問題,這些問題其實都更容易出現在沒有女兒的家庭。

有女兒和沒有女兒的家庭,晚年的生活區別很大,這三個原因很現實

為什麼會出現這3種場景呢?

1. 婆婆和媳婦之間缺少溝通

婆婆和媳婦其實一開始完全不存在關聯的兩個人,就因為丈夫或是兒子的原因,“強行”生活在一起,這不免的就會出現一些矛盾。

而婆婆和媳婦又都作為家裡的女性角色存在著,這就導致婆媳之間的問題會更加敏感。

婆媳之間缺少溝通其實是造成婆媳關係緊張的主要原因,彼此之間的交流成了被迫的,甚至是靠做丈夫的去傳遞,就容易導致婆媳關係越發受挫。

2. 女兒是更加貼心和細緻的

俗話說“女兒是父母們貼心的小棉襖”,女性是更加貼心更懂得照顧人,也更懂得體諒父母,不惹父母們生氣,女兒跟父母們也會比較親。

而對比兒子還來說,兒子雖然也懂得孝順,當是畢竟沒有那麼有耐心來照顧父母。

有女兒和沒有女兒的家庭,晚年的生活區別很大,這三個原因很現實

3. 老一輩人的行為觀念,確實有些“落後”。

老一輩人的行為、生活以及思想觀念往往是跟不上時代潮流的,老人們身上確實會有一些比較落後的行為觀念。

導致老人們教給孩子的,或是給孩子做出的榜樣,都會存在一些不足,甚至是誤導孩子,這就很容易導致老人們出力又“受氣”。

沒有女兒的家庭存在著這些家庭問題、生活問題,多少都會影響家庭氛圍,破壞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

如何避免這3種場景的出現呢?

1. 婆媳關係,做丈夫(兒子)要發揮作用

婆媳關係之間出現問題的時候,做丈夫(兒子)的作用很關鍵,婆婆和媳婦的連接點就是他們的兒子或是丈夫,而且婆婆和媳婦之間會出現問題、矛盾的原因往往就是因為丈夫(兒子)。

當婆媳之間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利用”家裡的孩子。

畢竟不管是婆婆還是媳婦都是愛孩子的,孩子說什麼話也不容易惹大人們生氣,能起到很好地調節作用。

有女兒和沒有女兒的家庭,晚年的生活區別很大,這三個原因很現實


2. 給老人們更多的關心和陪伴

在家庭關係中,百事“孝”當先,也只有父母們學會孝順老人,才能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讓孩子學會孝順,在父母們老了之後。孩子才會更多的孝順父母。

老人和孩子一樣,同樣需要關心和陪伴,在我們小的時候,是父母們照顧我們,當父母老了,就該換我們盡孝了。

家人們要多給老人們一點耐心,老人們勞累了一輩子,是時候讓他們慢慢“行走”了。

3. 做子女的要多體諒老人

老一輩人用他們的行為觀念活了大半輩子,還把我們養大,培養我們成人成才,老人們對他們自己的觀念是深信不疑的。

這就導致老人們的想法和觀念可能會比較固執,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會有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做兒女們的還是要多體諒、理解老人。

這裡提醒大家其實不管是有沒有女兒的家庭,都可以生活得幸福美滿,關鍵是家人之間要相互體諒,給老人和孩子更多的關愛。


有女兒和沒有女兒的家庭,晚年的生活區別很大,這三個原因很現實


關於這個話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討論。

這裡是小麗兒媽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