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刺曼联的比赛,真的不是实力的问题

热刺输球,最大一个原因,并不是能力,也不是阵型(我曾经以为是穆里尼奥客场过度强调低位防守,轻易的放对方进攻球员进入进攻三区),因为我看了几遍比赛,我们在开场之后,中场和前场的紧逼并没有减少,凯恩,阿里,甚至卢卡斯,孙都在尝试。

然而,很可惜的是,替换下戴尔的中场,我们在前20分钟,第一落点,第二落点,竟然没有一次成功抢下,第20分钟开始,凯恩扛不住了,回撤中场之后,第一落点的控制稍微好点了,然而第二落点,双后腰完全没有办法控制,这并不是什么战术原因,第一落点的控制强调的是高中场,类似于曼联的马蒂奇,热刺的戴尔,而第二落点的控制,得益于这个中场高点身边的人,曼联的博格巴,弗雷德,小麦克,热刺的阿里,西索科,文科生,然而,西索科搭档文科生的中场,在前30分钟里,竟然没有控制住一次第二落点?。。。这是球员能力问题吗?

完全不,面对曼联的中场,西索科,文科生的脚法,很多次都晃过了曼联球员,曼联球员一对一热刺中场,就没有成功过,显然在绝对的个人能力上,西索科和文科生都是高于曼联球员的。什么让第二落点失去控制了?

从比赛内容上很容易看出来,直接说结论,西索科和文科生搭档的双后腰同质化严重,西索科是边锋边前卫出身,文科生前腰出身,这两个打后腰打中场,有一个共有的特性,“盯着球跑“,对于一个上抢型的,或者说,防守型的前场进攻球员,这是压迫力非常足的属性,然而,对于一个要控制第二落点的拖后型的中场来说,这俩谁都打不了,仔细看下比赛,你们会发现,阿里是将成为王的男人,为什么?在凯恩回撤控制第一落点,西索科和文科生几十分钟比赛里没办法把握第二落点的时候,阿里回来了,从进攻线上回来了,当阿里回到中场之后,热刺的第一落点,第二落点的控制渐渐稳定,曼联在中场几乎已经拿不到球了,这是在比赛30-45分钟的事情了。阿里球商真的非常非常高,一个有这么高身体素质的中场,竟然有如此高的球商,真的是难得,对于球路的判断,场上形势的判断,已经主动调整,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大英帝星。。。

从这个第一落点和第二落点来看,为什么戴尔在穆里尼奥的战术中不可或缺,为什么他当初那么想买戴尔,还是那个话,高中场对于第一落点的控制太重要了,戴尔在的比赛(英超),我们中场的高空球几乎争下了9成,也就是中场第一落点,我们拿下了90%。。。第一落点的重要性,分为两面,进攻方面,第一落点的控制有助于进攻球员的向前跑位,不需要回撤等待或者跟着球跑,防守方面更是无需多言,第一落点的保护就相当于一个防空墙,中场树立的防空第一屏障。然而,戴尔这种第一落点型中场缺点也非常明显。。。碰到只打地面(欧洲大陆球队以西甲荷甲为多数)这些球队专打地面,不到死球,几乎不会起高球,就算起高球也不会让球通过中场,也是走俩边,这种情况下,这种第一落点型中场往往高大威猛,但是速度慢,会被这些专走脚下的大陆化球队当桩子绕,所以,曼联的马蒂奇也是这种情况,当马蒂奇体力充沛状态好的时候,速度快出脚快,他既能作为优秀的第一落点型中场打控制空域,又能跟上大陆化球队的地面传导,就感觉马蒂奇在中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然而当他体力下降,状态差的时候,他就像那场欧冠的戴尔一样,变成了中场的桩,我们可以一遍遍的看对方的进攻球员玩绕桩。戴尔能否成为体力充沛的马蒂奇,不好说,但是我只能说戴尔有这样的身体素质,大伤之后如何恢复步频是戴尔提升成为顶尖中场的一道大坎,曼联的马蒂奇则没有什么困扰了,他已经成名过,手握两个英超冠军的核心中场,对他来说,可能就是充电X小时,通话X分钟的问题了。

回到比赛,阿里的回撤帮助控制第一第二落点是成功的,前场怎么办,进攻的最后一传和禁区前的衔接还需要人来做,本来这是阿里的任务,西索科和文科生对于中场的保护失控之后,阿里帮他们擦屁股,然而前场串联就空了,所以上半场比赛,我们一度看到,有那么10分钟左右,我们中场稳稳的拿到了球,然而,总是打不进曼联的禁区。感觉球只能在外面蹭蹭,传中的机会由于对面边后卫采取低位防守,也没有什么好的起脚空间。这时候不得不夸一个球员,卢卡斯,可以说,卢卡斯和阿里的球商是队伍里一线的,凯皇虽然勤奋,但是还是比较莽的,孙也是一样,比较莽。卢卡斯在阿里回撤中场之后敏锐的发现了前场串联的失控,这时候他游弋到了中路,好几次进攻,由于卢卡斯在中路的存在,热刺的球终于能打到曼联的禁区了。

但是但是,任何位置的调整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穆里尼奥是一个极端讲求站位,细致分布防守进攻区域的教练,卢卡斯游弋,以及维尔通亨的高龄,往返能力下降,使得我们在比赛中经常看到一幕,就是卢卡斯游弋到中路一波,然而无果,对面打维尔通亨,卢卡斯又火急火燎的跑回去防守,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前场进攻球员会”看上去累的像条狗“任何战术牵一发而动全身,双中场对于中场控制力的失控,导致了整体防守甚至进攻的失控,所以,热刺的场面才会”显得很被动“

造成这些的原因是什么?是球员能力吗?不,上文已经说过了,单打独斗,热刺的球员个人能力几乎把曼联球员爆了个遍(除了门将,第一球近脚那球是个非常严重的库尔图瓦式的失误了),最大的原因只有一点,穆里尼奥的失误。

很多穆里尼奥粉丝不喜欢看到这个结论,当然我也不是很喜欢这个结论,因为穆里尼奥的战术思路,理念,在我看来是十分学院派的,而我本人又是十分欣赏这种逻辑性强,严谨的学院派战术的,然而本场比赛,最大的问题真的来自于穆里尼奥。为什么?穆里尼奥错误判断了,双中场的能力,到队时间太短对于球员能力和习惯掌握真的很不够,西索科和文科生同质化的紧逼型跟着球跑的双中场被比自己个人能力差很多的对面球员溜,相信西索科和文科生踢得也不开心,心里都在想,我明明可以一对一过他们几个人的,为什么踢起来这么费劲。穆里尼奥对于西索科和文科生的判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当然他才刚刚上任论天记,我相信,一个学院派的大成教练,不可能发现不了这个问题,也不可能不解决这个问题。

很开心,穆里尼奥在伯恩利的赛前发布会上,细致的解释了西索科的问题,穆里尼奥不愧是学院派教练的大家,找破绽不仅仅对方的,自己的也是找的很快,他几乎就差承认,”不好意思,我错误的判断了西索科的中场能力,哎,我的锅“,为什么很多人觉着有些教练临场调整很差,然而穆里尼奥临场却是很吊?

其实这是一个足坛通病,学院派教练的临场调整要普遍好过那些球员出生的教练,而球员出生的教练整体的战术思路要比学院派教练要好很多,翻译一下,球员出生的教练打造一套固定的战术体系,很强,每场比赛都这样踢,遇到合适的球员就会很爽,一套思路一个战术,赢得多输的少。这方面学院派教练非常薄弱,他们没有踢过球,并没有很切身的理解,对于场上11个人来说,球应该怎么动,特定特点的一批球员才会踢得舒服。然而反过来,在战术针对,破题上,学院派教练完爆球员型教练,学院派教练的逻辑性和专业性能很快找出自身的弱点,对方的弱点,自身的强点,然后通过战术上人员站位或者换人的调整,采取针对的方式,往往非常见效,很著名的就是05年的伊斯坦布尔,作为球员型教练的安切洛迪早早开了香槟,然而对于利物浦的变阵,他呆若木鸡,他并不知道应该如何调整,也不知道场上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他只知道,自己的战术理念被人针对了,然而自己又不知道哪里被人针对了,贝尼特斯安切洛迪的对立面,一个典型的学院派教练,通过场上的判断调整,强化自己,削弱对手,最终翻盘。而在利物浦翻盘的那些时间里,米兰蒙了,连调整都不会调整了。这场比赛如果两个都是学院派教练,如果米兰3:0了,那么贝尼特斯将一点机会都没有。。。当然了两个学院派教练的比拼,球员差距不大的话,很少能上半场就3:0了。。。

以上是自己回看很多遍的一点总结领悟,作为一个曼联球迷,其实说实话,说真话,在中国,没多少人平常有空有机会去看热刺球。。。穆里尼奥是我偏好的学院派教练,曼联是我喜爱的球队,然而现在看到曼联的快乐足球,随便无脑莽,我是真的有点心累,看着热刺现在慢慢踢学院派足球,也有点羡慕,当然作为一个在中国的曼联球迷,我没有那种本土球迷的忠诚与狂热,我只是喜欢,只是喜欢弗格森这个老头手下,永远能踢出体系,又永远能做出针对的集学院与球员派于一身的球队,不过,现在他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