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接地氣的海軍五星上將:錯過了中途島,卻贏得了全世界

如果要從二戰時期美國海軍中找出一位人物與陸軍的巴頓相媲美的話,自然是非哈爾西莫屬,這位身材矮壯的“蠻牛”性如烈火,崇尚進攻,而且滿嘴髒話,很受水兵愛戴,是個很有故事的將軍。

史上最接地氣的海軍五星上將:錯過了中途島,卻贏得了全世界

不過,比起四面樹敵的巴頓,哈爾西在軍界的人緣是出奇的好,超級難伺候的麥克阿瑟稱他為“偉大的水兵”,即使是戰場犯錯,也有好幾位上級為他辯護,這就是人見人愛的哈爾西。

海空“蠻牛”

1882年10月,威廉•哈爾西出生於新澤西的一個海軍上校家庭。1900年,哈爾西進入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因成績不佳差點被勒令退學。他狂熱地迷上了橄欖球,因彪悍野蠻的踢球風格得了個“蠻牛”的綽號。

不過說實話,他的球技相當一般。1903年,海軍學院隊以5比40慘敗給西點軍校隊,創造了海陸校際對抗賽史上最懸殊的分差。在這場丟人現眼的比賽中,哈爾西就是海軍隊的2名先發邊後衛之一。

史上最接地氣的海軍五星上將:錯過了中途島,卻贏得了全世界

多年後,艾森豪威爾與哈爾西見面,說的第一句話是:“上將,他們告訴我,你是海軍學院最差的邊後衛。”哈爾西只好鬱悶地回答:“是的。那又怎樣?”艾森豪威爾大笑著向他伸出了手說:“我想讓你見見西點軍校有史以來最差的中衛。”

哈爾西運氣不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他受命指揮“弗魯塞”號驅逐艦。恰好,未來的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以海軍次長的身份在這艘艦上從事海域測量工作,兩人從此結下友誼。

1927年是哈爾西海軍生涯的重要轉折點。他指揮的“雷娜”號練習艦成為海軍學院飛行學員大隊的訓練基地,他很快迷上了飛行,但因視力不好沒能取得飛行員資格。

1933年,時任海軍航空署署長的歐內斯特•金選中了哈爾西指揮一艘由巡洋艦改裝的航空母艦“薩拉託加”號,但前提是他必須通過航空觀察員的訓練。

史上最接地氣的海軍五星上將:錯過了中途島,卻贏得了全世界

他大喜過望,進入彭薩科拉飛行學校受訓,以51歲的高齡取得“金冀”飛行員稱號,出任“薩拉託加”號艦長,成為美國最早的航空母艦指揮官之一。兩年後他調任飛行學校校長,從海軍上校直接晉升為海軍少將。

偷襲東京

1941年11月28日,即在珍珠港事件爆發前幾天,哈爾西奉命率領以“企業”號航空母艦為核心的一支特遣編隊,給威克島運送遠程作戰飛機。這時他已升任中將,成為太平洋艦隊航空母艦特混艦隊司令。

抵達威克島3天后,哈爾西收到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電報:珍珠港正遭空襲!他不顧危險,立即率部沿日軍撤退的方向搜索,意欲復仇,直到燃料即將用完才返回珍珠港。目睹港內慘景,他悲憤地說“等打完這一仗,誰要想聽人說日本話,只有到地獄中去。”

在艦隊的至暗時刻,哈爾西堅決支持新任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積極防禦、主動出擊的作戰方針,他還主動請纓,親自率領僅有的一支航空母艦機動編隊,向日軍控制的馬紹爾群島和吉爾貝特群島發動突襲,取得了成功。

史上最接地氣的海軍五星上將:錯過了中途島,卻贏得了全世界

哈爾西曾說過,“我從來不會相信一個既不吸菸,也不喝酒的人是一名鬥士”。在發動對日反擊時,他不顧海軍禁酒令,讓衛生部門搞了一大批波旁威士忌,以取代安眠藥發給飛行員。所以不難理解,那些飛行員為何對這位接地氣的指揮官衷心愛戴,甘願去執行那些九死一生的任務。

1942年4月,哈爾西升任美軍太平洋艦隊航空母艦艦隊司令,直接指揮了杜利特爾轟炸日本首都東京的行動。4月13日,滿載B-25遠程轟炸機的“大黃蜂”號航空母艦,與負責支援的“企業”號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第16特混艦隊會合。哈爾西宣佈:“我們正前往轟炸東京。”引起官兵雷鳴般的歡呼。

4月18日清晨,16架B-25飛機離艦騰空而起,向東京飛去。3小時後,由杜利特爾中校率領的B-25機群飛抵日本東京、橫須賀等城市的上空,日本人連空襲警報都沒來得及發出,就捱了炸彈。

事後,羅斯福總統戲稱這些飛機是從香格里拉飛出來的,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為海上防禦的疏失向天皇請罪,哈爾西也因此名聲大震。

1942年6月,美軍在中途島大敗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使日本海軍350年來第一次遭到挫敗。但哈爾西因患皮膚病住院治療,將指揮權移交給斯普魯恩斯等人,錯過了中途島戰役,這成為他終生的憾事。

血戰瓜島

1942年10月中旬,瓜達卡納爾島戰事對美軍極為不利,登陸美軍面臨被日軍趕下大海的危險。尼米茲任命哈爾西出任南太平洋戰區最高司令兼第3艦隊司令,指揮該區所有陸海空三軍,以扭轉戰局。

哈爾西把這個任命稱之為“上帝交給我的最燙手的白薯!”他仍然堅決執行了尼米茲的命令,並很快組成了美國軍事史上第一個真正的三軍聯合指揮部。

10月24日,日軍總攻開始,登陸美軍則頑強據守,多次擊退日軍的進攻。26日,哈爾西所轄的第16特混艦隊和第17特混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在聖克魯斯島海域交戰,他對航母編隊發出“攻擊攻擊再攻擊”命令。

海戰結果是美國海軍損失、被重創各1艘航母和74架飛機,日本則有2艘航空母艦受創,共損失100架飛機,表面上看美軍失利,但尼米茲認為“瓜島總的形勢並非不利”,因為日本聯合艦隊艦載機飛行員損失嚴重。

史上最接地氣的海軍五星上將:錯過了中途島,卻贏得了全世界

哈爾西視瓜島戰役為南太平洋戰區戰役的關鍵,於11月8日飛抵該島的亨德森機場視察,高呼“殺死日本佬!殺死日本佬!殺死更多的日本佬!”成為整個戰爭中最具爭議的口號。

11月14日,美國海軍在哈爾西指揮下向號稱“東京快車”的日本運輸艦隊發起反擊。次日,在瓜達卡納爾島海域爆發了戰列艦大戰,日方損失2艘戰列艦等15艘艦船和數十架飛機。損失慘重的日本聯合艦隊再也不願支援陸軍作戰。

在這場場曠日持久的海空大戰中,日方在瓜島附近海域損失了包括航母1艘,戰列艦2艘在內的艦船共計55艘。美方沉沒於此海域的艦隻有航空母艦2艘,重巡洋艦6艘等共24艘,海底幾乎為鋼鐵所覆蓋,被形象地稱為“鐵底灣”。

1943年2月,瓜達卡納爾島日軍被迫撤離,美軍取得全勝。雪花般的賀電飛向瓜島,哈爾西成了美國的英雄。羅斯福總統打破海軍只能有4位上將的慣例,提升哈爾西為第5位上將。哈爾西把榮譽歸於全體官兵,在致敬電中用動人的語言寫道:“向光榮的犧牲者致敬!願英雄們魂歸天堂。”

縱橫南太平洋

此後,日軍在哈爾西的戰區接連受挫。就在這時,太平洋艦隊情報處破譯了山本五十六將飛抵布干維爾島視察的情報。4月18日,哈爾西奉命組織這次“復仇”伏擊行動,成功擊落山本座機,使這位偷襲珍珠港的元兇殞命荒島。

1943年5月,盟國決定從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同時向日軍發起進攻。哈爾西奉命組織指揮所羅門群島戰役。6月30日奇襲新喬治亞島,隨後越過科隆班格拉島,直接攻取韋拉拉維拉島,為後來尼米茲提出“越島作戰”提供了成功的先例。

11月5日,哈爾西在沒有足夠水面艦隊掩護下,出動航母空襲拉包爾,擊沉日本6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再次險中取勝。

史上最接地氣的海軍五星上將:錯過了中途島,卻贏得了全世界

1944年6月15日,哈爾西在“新澤西”號戰列艦上升起自己的四星將旗,統率由500多艘軍艦組成的第3艦隊浩浩蕩蕩向加羅林群島進軍,這是有史以來最龐大的海軍艦隊。

3天之內,哈爾西出動4000架次飛機,以損失9架飛機l0名飛行員的代價,擊毀日機480多架,擊沉日軍艦船約100艘,把日軍防線打得千瘡百孔。

日軍對哈爾西恨之入骨,把擊傷兩艘美軍巡洋艦的戰果誇大為11艘航母被擊沉。為此哈爾西向尼米茲開了個玩笑:“第3艦隊受損艦船全部修復,現正全速向敵軍撤退。”

哈爾西對沖繩、臺灣、菲律賓一線的日軍防線猛烈進攻,拉開了解放菲律賓的帷幕。在戰前的空襲中,哈爾西發現日軍在菲律賓中部的防禦薄弱,於是建議放棄原定的“由南向北,逐次攻進”的計劃,改為直接在萊特島登陸。尼米茲接受並稱這一建議“可能使太平洋戰爭縮短了幾個月”。

大勝中的失誤

1944年10月,美軍在萊特島登陸。日本聯合艦隊傾巢出動進行反撲。於是,“海軍史上史無前例”的萊特灣大海戰爆發了。

日軍兵分四路,以不載飛機的航母編隊為誘餌,引哈爾西的第3艦隊北上,掩護由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組成的兩支編隊偷襲萊特灣,企圖一舉殲滅美軍登陸艦船與部隊。

美軍派出金凱德的第7艦隊留守萊特灣,哈爾西的第3艦隊則全力出擊,首先擊沉了巨型戰艦“武藏”號,然後以快速航母特混編隊迅速北上,攻擊日軍航母編隊。

此時,自信滿滿的哈爾西並沒有意識到這是日軍拋出的誘餌,事實上他認為就是陷阱也沒什麼了不起的,第7艦隊足以對付日軍其它艦隻,而他的目標是日軍航母。

然而,他沒有想到日軍的主攻目標是萊特灣的登陸場。而金凱德則認為哈爾西會留下至少一個快速航母戰鬥群來幫助他迎擊日軍。因此,哈爾西的失誤令聖貝納迪諾海峽門戶洞開,日軍主力在夜間偷偷駛過,向第7艦隊的護航航母發動攻擊。

史上最接地氣的海軍五星上將:錯過了中途島,卻贏得了全世界

金凱德緊急向哈爾西發出呼救信號。哈爾西令5艘快速航母南下支援,自己仍率主力第34特混艦隊對日軍航母編隊緊追不捨,但金凱德的護航航母無法抵擋日軍快速戰艦的猛攻,被迫撤退,萊特灣的登陸場處境危急。

以前從不插手戰術指揮的尼米茲急電哈爾西:“第34特混艦隊現在何處?”手下發報時為了加密添了一句“全世界都想知道”,哈爾西的譯碼軍官誤以為是正文,原樣照收:“全世界都想知道第34特混艦隊現在何處?”

哈爾西接電後“如捱了一記耳光”,暴跳如雷,親率兩個快速航母戰鬥群掉頭南下。不過,這一行動已屬多餘。因為過於謹慎的日軍主力畏懼美軍海上優勢,已經搶先逃離萊特灣,倒是哈爾西留下的航母戰鬥群把日軍4艘航母外加1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送入了海底。

萊特灣海戰使哈爾西的形象受損。“蠻牛”把一腔怒火全部撒到了日本人頭上,12月11日,第3艦隊一天擊沉41艘日軍艦船,這是戰爭中的最高紀錄,南中國海變成了日海軍的大墳場。

百戰功成

1945年7月1日,哈爾西再次披掛上陣,向日本本土發起海上猛攻,派出飛機不分晝夜地穿梭出擊,把日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他“唯一感到遺憾的”是“軍艦沒有輪子,不能上岸殺入島內,將敵人斬盡殺絕。”

哈爾西是在“密蘇里”號戰艦上開始自己的海軍生涯的,而1945年9月2日,日本人就是在自己的旗艦,碰巧也叫“密蘇里”號的戰列艦上籤署了投降書。

史上最接地氣的海軍五星上將:錯過了中途島,卻贏得了全世界

10月15日,62歲的哈爾西返回美國本土。戰艦從舊金山的金門大橋下駛過,哈爾西在艦橋目睹此景,感慨萬千。至此,“戰爭中最著名的海軍部隊——哈爾西的第3艦隊,今天回家了”。不久,他晉升為美國曆史上僅有的四位海軍五星上將之一。

有人把哈爾西與斯普魯恩斯作比較,認為後者更應該晉升五星上將,未免失之偏頗。能幹事的人敢打敢拼,往往戰功第一,失誤也在所難免,哈爾西絕對配得上第五顆星。

他是一位性情中人,誠摯率真,有點孩子氣,有時會走極端。每一次勝利,都會大加宣揚這是自己部下的成績;當遇到挫敗時,他會主動承攬全部責任。所謂“進不居功,退不避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哈爾西做到了。

(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