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一瓶被遺忘在角落裡三十年的香醋,卻換來了餘生免費吃醋


醋,是中國人飲食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調味品。而“吃醋”一詞,更是在中國博大精深的語言文化當中也有著一語雙關的意義!“吃醋”還是吃醋的事情可以說幾乎每天都在人們的身邊發生著。但關於醋的種類及由來和典故。好像知道的人就不那麼多了。

北魏賈思勰所作的《齊民要術》一書對這一時期的農業成就做了高度總結概括,書中有一篇《作酢法》,酢多音字通醋,記載了大麥酢法、燒餅酢法、糟糠酢法、酒糟酢法等22種制醋的方法,這是我國農書中最早制醋方法的記載。

而傳說中杜康的兒子黑塔才是香醋真正的創始人。當然這也只是傳說......可這一傳說出現於近代的鎮江,而鎮江香醋馳名全國,這個傳說只是為了傳播鎮江香醋的美名而編造的,倒也未嘗不可。

相傳在杜康發明釀酒術的那一年,杜康舉家遷往鎮江一帶居住,前店後廠的就這樣做起了賣酒的營生。兒子黑塔則幫助父親打理釀酒相關的一些事物,在一次忙活過後喝了點酒便睡著了。夢中見一位白髮老翁指著大缸對他說“你釀的調味瓊漿,已經二十一天了,今日酉時就可以品嚐了。”

夢醒之後黑塔前去品嚐老者手指的那個缸,就喝了一碗。誰知這一喝,只覺得滿嘴香噴噴,酸溜溜,甜滋滋,頓覺神清氣爽,渾身舒坦。杜康聽著兒子黑塔的描述用手在牆上比劃著,:“二十一日酉時,這加起來就是個‘醋’字。就這樣,鎮江香醋雛形就這樣誕生了......


雖然只是個故事或是傳說,但卻也是講的有鼻子有眼的!但不管怎麼說,自此以後,醋便走進了千家萬戶,成了人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調味品。以至於現今,更延伸出了以醋為主要調味品而製作的菜品。如:西湖醋魚、糖醋排骨、醋溜木須等等......

而在北方,吃餃子、包子、餡餅和麵條等主食更是不能少了醋。甚至流傳出了新的關於吃醋的一些梗。比如:誰家吃餃子,我這還剩點醋給打掃了,更有甚者竟然拿著醋碗找螃蟹來打掃的!可見以醋延伸出的民間文化及內涵段子還是不少的......

醋的種類不少,有米醋、陳醋、香醋、酒醋、白醋、及各種果汁醋等。但尋常百姓家最常見及食用的無外乎是米醋、陳醋和香醋白醋等。鎮江香醋,則是這些種類中佔比不小的一大類。鎮江醋屬於黑醋、烏醋,具有“色、香、酸、醇、濃”五大特色。


其色澤清亮 ,酸味柔和、醋香濃郁、風味純正、口感綿和、香而微甜、色濃而味鮮,且久存其質不變,更上榜為“鎮江三怪”之一的“香醋擺不壞”之美譽!這個擺不壞其實也是無意而為之的。你能想象一瓶放了三十餘年的醋至今還可以食用這樣的事麼?!

在中國鎮江醋文化博物館裡,就有這樣一瓶身世的老醋。一位顧客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買了這瓶名為“恆順醬醋廠”出品的鎮江香醋後,放置在家中廚房。而這一放,竟然放置了三十多年。直到某日突然想起並找到這瓶粗,恰巧鎮江醋場新址落成,便將這瓶無意擱置了三十多年的醋送給了它的出生地而廠家為了表達謝意,據說這家人可以今後的日子裡免費食用該品牌的產品。而鎮江“香醋擺不壞”的美譽,也就此坐實了!

而歷代文人墨客也是對醋讚美有加,詩人陸游、蘇東坡等大詩人都曾留有詩句。 明代名士唐寅在除夕夜也寫過一首《除夕口號》:“柴米油鹽醬醋荼,般般都在別人家。歲暮清閒無一事,竹堂寺裡看梅花。”以自嘲晚年生活。而關於醋的影視作品也不在少數,電視劇《血色沉香》裡描述的正是圍繞著民國時期鎮江釀醋巨頭之間發生的愛恨情仇的故事。


而帶引號的“吃醋”,則更多是現代年輕人們用以調侃男女情侶在交往過程中第三方的出現導致過於曖昧而產生的嫉妒眼紅的情緒。“吃醋”、“醋罈子”、“爭風吃醋”更是廣為使用。據傳,“吃醋”一詞的典故出自唐朝的宮庭裡,唐太宗為了籠絡人心,要為當朝宰相房玄齡納妾,大臣之妻出於嫉妒,橫加干涉,就是不讓。

太宗無奈,只得令大臣之妻在喝毒酒和納小妾之中選擇其一。沒想到房夫人確有幾分剛烈,寧願一死也不在皇帝面前低頭。於是端起那杯“毒酒”一飲而盡。當房夫人含淚喝完後,才發現杯中不是毒酒,而是帶有甜酸香味的濃醋。從此便把“嫉妒”和“吃醋”融合起來,“吃醋”便成了嫉妒的比喻詞。

沒想到吧。一個尋常百姓家天天都在吃在用甚至幾乎每天都能看見的一瓶簡簡單單的醋竟然這麼有故事、有內容!非但如此,在中國鎮江醋文化博物館裡參觀後,你會驚人的發現“吃醋”絕對是一件尤以身心健康的大好事!醋可以美容、醋緩解失眠、醋有助消化、醋防暈車、醋降血壓......所以,讓我們一起掉進醋罈子裡愉快的吃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