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山縣退伍軍人互助協會理事長陳印帶:村民的致富帶頭人 退役軍人的領路人

陽山縣退伍軍人互助協會理事長陳印帶:

村民的致富帶頭人 退役軍人的領路人

12月初,陽山縣杜步鎮元江村,山裡的風吹來,讓人不自覺裹緊衣服。一大早,陳印帶又和往常一樣,去果園裡看看砂糖桔今年降雨偏少,砂糖桔個頭偏小,這段時間他一直在愁銷路,“田裡的芋頭、番薯差不多都賣完了,年前砂糖桔的銷售情況直接影響著村民的收入。”

元江村不僅擁有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建築群,近幾年來,還憑著觀光采摘農業和品質優良的農副產品,吸引眾多遊客前去遊覽體驗。這些和陳印帶分不開。陳印帶是一名退役軍人,是陽山縣退伍軍人互助協會理事長,也是元江村村小組副組長。多年來,他發揚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發揚軍人退役不褪志的精神,通過成立農業合作社和復退軍人創業示範基地,帶領村民致富奔康,帶動更多的退役軍人投身創業建設美麗家鄉的熱潮。

阳山县退伍军人互助协会理事长陈印带:村民的致富带头人 退役军人的领路人

陽山縣退伍軍人互助協會理事長陳印帶。

成立合作社帶領村民致富奔康

陳印帶是土生土長的元江村人,小時候家庭經濟條件差,土裡刨食的日子讓他懂得和理解農民的不易。大哥當兵後,帶著對軍人的崇拜,他於1980年在某部隊服役。1984年退伍後,他進過工廠打工,也做過廚師,後回到家鄉創業。

2011年起,陳印帶當選元江村小組副組長。從那天開始,他就苦苦思索元江村的脫貧致富路。2015年,他籌資先後註冊了鴻帝種養專業合作社、杜步鎮四十二種養專業合作社、元江帶來龍泉鴨專業合作社、元江雄軍東山腐竹專業合作社,帶動全村50多戶263人入股專業合作社,每年每戶可分到一定的分紅。在他的帶領下,家家戶戶進行元江龍泉鴨規模養殖,村中東山腐竹作坊也多了起來。陳印帶通過實際行動帶動了村中貧困戶脫貧致富,成為村中有名的“致富能手”。

他還籌資租用了村中200畝土地種植各類觀光采摘農業作物,種有火龍果、百香果、葡萄等共達100多畝的百果園已經成為元江村鄉村旅遊、觀光采摘農業的新亮點。2016年,他註冊的鴻帝種養專業合作社融資100多萬元,打造了一個集勞動體驗、綠色科普、自助採摘綜合服務等功能區的龍泉山莊,著力打造“住農家院、食農家飯、購農產品”為一體的鄉村旅遊經營體系。

陳印帶還帶領村民在村黨支部的引領下,修路、建橋、拆舊、綠化,先後完成了照明設施、文化活動場所、服務建築等21項村莊整治工程。元江村在2014年被評為廣東名村,2015年被評為“廣東省衛生村”。元江村小組在2015年被列為陽山縣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片區建設主體之一,2016年被評為廣東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

在陳印帶看來,推動鄉村振興,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是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回報祖國和家鄉的責任擔當。

為退役老兵打造施展才華的平臺

而作為一名退役軍人,陳印帶也深知責任在肩。

在陽山,生活著一個人數眾多的退役軍人群體,他們分佈在各個鄉鎮與農村,在那裡紮根、發展。這些退役軍人有思想、有激情,且掌握著一定的技能和才幹,如何幫助這些技能和才幹更好地發揮出來?在陳印帶和幾個戰友的推動下,陽山縣首個復退軍人創業示範基地和杜步鎮元江村復退軍人互助協會、復退軍人互助金融服務部相繼掛牌成立,利用元江村的資源優勢為退役老兵們打造施展才華的平臺。

2018年下半年,陳印帶擴建了山羊養殖場,建設了鬥羊場,創建優質水稻種養體驗示範園,實行稻田養魚,供遊客進行農耕農活體驗,他希望通過自己成功的創業經驗帶動更多的退役軍人投身創業建設美麗家鄉的熱潮。近期,他還計劃建設青少年數字教育基地,結合軍訓、體驗等元素,利用退役軍人等資源,讓更多人能在這裡體驗部隊的生活,尤其是培養青少年吃苦耐勞的品質。

今年7月,陳印帶獲得清遠市“優秀退役軍人”殊榮。他表示,今後將繼續弘揚軍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優良作風,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

採寫:清遠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洋 受訪者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